《影像叙事的力量》——怎么用视频增强表达力?

我们已身处动态影像时代:微电影、微动漫、短视频、自拍秀、动态图片、“阅后即焚”……

随着世界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所有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分享到互联网上,这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短视频流行了起来。

流行的要素就是短平快,短片不能简单到毫无剧情,也不能复杂到大多数受众看不懂。

很多时候,图像的感染力大于文字和语言。

就像在信息爆炸的今天,papi酱和办公室小野仍能凭借其独特的视频风格,杀出一条血路,打开市场缺口。


作为一个当代人,理解他人、表达自己的能力十分重要。尤其是表达自己的能力,这一能力和影响力息息相关。在历史的长河中,极大发挥这一能力的人,往往都成为了统治者

在人类发展史中,能够用各种方式(语言、文字、图像、视频)影响他人、塑造自身的形象的,更容易成为被拥戴的领袖。纵观美国总统的选举历史就能发现,更能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塑造自身形象的候选人比较容易胜出,如肯尼迪、奥巴马、川普。


那么人们更容易被图像、视频影响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

1)眼睛是众多感官中我们最为信任的。

2)大脑多达85%的区域都用来接收和处理大量输入的视觉信息的。

3)图像交流比文字、语言交流更高效。

4)图像能让人感同身受,产生极大共鸣。(比如影片中的人在吃冰淇淋,这个人脑部神经激活区域和观看的人相差无几。A片同理。)

人们的注意力会瞬间被大型物体、明亮的颜色、快速的瞬间移动行为所吸引。以上所有因素都带有一定危险性。大脑的反应就像条件反射,但这些因素抓住人们注意力、情绪之后,并不一定能深度影响人们的行为


影像往往以感性而非理性影响受众

一段画面,能成为庭审中的重要证据,画面比证词的可信度更高。

然而“取景”和“剪辑”其实是有主观性的,拍摄和后期制作者可以用其特有的技术悄无声息地影响观众的感情倾向。譬如有经验的竞选代理就会利用这些来帮助自己的候选人塑造更好的形象,然后看似不经意地抹黑对手的形象。


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影像,可以创造很大的收益。例如广告等。


视频制作三要素:画面、声音、剪辑

画面:包括屏幕上的画面、演员的面孔和物体的表面、人物的动作、灯光、背景、道具、台词等。

声音:包括画外音、对话、音效、音乐、环境音效等。

剪辑:构建故事,包括镜头推进方式、画面顺序、混音等,目的就是包含更多的内涵、驱动观众的情感或叙事节奏。

准备工作:

1)清楚你的目标,一句话说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

2)了解你的观众。这视频是给谁看的。

3)选择适当的表达形式。内容不同,适合的叙事结构就不同。视频时长则和传播途径息息相关。

4)计划、计划、进一步计划,然后展示。根据剧本想象出场景。

画面要素:

1)屏幕比例

2)分镜构成(远景,风景/中景,人物动作/大特写镜头,面部表情,细节)

3)镜头角度(低角度仰拍,重要或强大的事物;高角度,显得人物弱小;斜镜头,塑造一种紧张和不适感;对角镜头,交谈中的两人)

4)构图(三分法,黄金比例等)

5)对动线的重新演绎

声音要素:

1)剧情声音(比如车门关闭声、人踩在人行道上的声音等等)

2)bgm、插曲之类

剪辑:

1)正常推进剧情,如省略走路,从开门到主角走进客厅坐在沙发上

2)交叉剪辑,如一个女人被绑在铁轨上,急速行驶的列车和女人挣扎的特写相互切换,女人挣扎越来越激烈,另一镜头里火车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这一画面要体现的内容就不言而喻了

3)视觉隐喻。比如简单暗示时间的流逝或空间的变换,将一系列与故事情节无关的画面连接在一起——蒙太奇

4)剪辑能隐藏瑕疵。比如略去一些没有意义的画面,使内涵更丰富饱满

5)过渡。fade in,fade out

6)提前想好,自己需要怎样的镜头

7)通过剪辑让故事层层递进

器材不是最重要的。要有这个意识,用影像去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具备这种叙事的能力。身体力行的硬技术+社交参与的软实力加持,会对未来人生路中的各种社交大有裨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影像叙事的力量》——怎么用视频增强表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