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帧:即Intra-coded picture(帧内编码图像帧),I帧表示关键帧,你可以理解为这一帧画面的完整保留;
解码时只需要本帧数据就可以完成(因为包含完整画面)。又称为内部画面 (intra picture),I 帧通常是每个 GOP(MPEG 所使用的一种视频压缩技术)的第一个帧,经过适度地压缩,做为随机访问的参考点,可以当成图象。在MPEG编码的过程中,部分视频帧序列压缩成为I帧;部分压缩成P帧;还有部分压缩成B帧。I帧法是帧内压缩法,也称为“关键帧”压缩法。I帧法是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的压缩技术,这种算法与JPEG压缩算法类似。采用I帧压缩可达到1/6的压缩比而无明显的压缩痕迹。
【I帧特点】
1.它是一个全帧压缩编码帧。它将全帧图像信息进行JPEG压缩编码及传输;
2.解码时仅用I帧的数据就可重构完整图像;
3.I帧描述了图像背景和运动主体的详情;
4.I帧不需要参考其他画面而生成;
5.I帧是P帧和B帧的参考帧(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同组中以后各帧的质量);
6.I帧是帧组GOP的基础帧(第一帧),在一组中只有一个I帧;
7.I帧不需要考虑运动矢量;
8.I帧所占数据的信息量比较大。
【I帧编码流程】
(1)进行帧内预测,决定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
(2)像素值减去预测值,得到残差。
(3)对残差进行变换和量化。
(4)变长编码和算术编码。
(5)重构图像并滤波,得到的图像作为其它帧的参考帧。
例如:在视频会议系统中,终端发送给MCU(或者MCU发送给终端)的图像,并不是每次都把完整的一幅幅图片发送到远端,而只是发送后一幅画面在前一幅画面基础上发生变化的部分。如果在网络状况不好的情况下,终端的接收远端或者发送给远程的画面就会有丢包而出现图像花屏、图像卡顿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I帧机制来让远端重新发一幅新的完整的图像到本地(或者本地重新发一幅新的完整的图像给远端),终端的输出图像的花屏、卡顿现象会越来越严重,从而造成会议无法正常进行。
在视频画面播放过程中,若I帧丢失了,则后面的P帧也就随着解不出来,就会出现视频画面黑屏的现象;若P帧丢失了,则视频画面会出现花屏、马赛克等现象。
在视频会议系统中I帧只会在会议限定的带宽内发生,不会超越会议带宽而生效。I帧机制不仅存在于MCU中,电视墙服务器、录播服务器中也存在。就是为了解决在网络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出现的丢包而造成的如图像花屏、卡顿,而影响会议会正常进行。
P帧:即Predictive-coded Picture(前向预测编码图像帧)。P帧表示的是这一帧跟之前的一个关键帧(或P帧)的差别,
解码时需要用之前缓存的画面叠加上本帧定义的差别,生成最终画面。(也就是差别帧,P帧没有完整画面数据,只有与前一帧的画面差别的数据)
【P帧的预测与重构】
P帧是以I帧为参考帧,在I帧中找出P帧“某点”的预测值和运动矢量,取预测差值和运动矢量一起传送。在接收端根据运动矢量从I帧中找出P帧“某点”的预测值并与差值相加以得到P帧“某点”样值,从而可得到完整的P帧。
【P帧特点】
1.P帧是I帧后面相隔1~2帧的编码帧;
2.P帧采用运动补偿的方法传送它与前面的I或P帧的差值及运动矢量(预测误差);
3.解码时必须将I帧中的预测值与预测误差求和后才能重构完整的P帧图像;
4.P帧属于前向预测的帧间编码。它只参考前面最靠近它的I帧或P帧;
5.P帧可以是其后面P帧的参考帧,也可以是其前后的B帧的参考帧;
6.由于P帧是参考帧,它可能造成解码错误的扩散;
7.由于是差值传送,P帧的压缩比较高。
B帧:即Bidirectionally predicted picture(双向预测编码图像帧)。B帧是双向差别帧,也就是B帧记录的是本帧与前后帧的差别,
换言之,要解码B帧,不仅要取得之前的缓存画面,还要解码之后的画面,通过前后画面的与本帧数据的叠加取得最终的画面。
B帧压缩率高,但是解码时CPU会比较累。
【B帧的预测与重构】
B帧以前面的I或P帧和后面的P帧为参考帧,“找出”B帧“某点”的预测值和两个运动矢量,并取预测差值和运动矢量传送。接收端根据运动矢量在两个参考帧中“找出(算出)”预测值并与差值求和,得到B帧“某点”样值,从而可得到完整的B帧。采用运动预测的方式进行帧间双向预测编码
【B帧特点】
1.B帧是由前面的I或P帧和后面的P帧来进行预测的;
2.B帧传送的是它与前面的I帧或P帧和后面的P帧之间的预测误差及运动矢量;
3.B帧是双向预测编码帧;
4.B帧压缩比最高,因为它只反映丙参考帧间运动主体的变化情况,预测比较准确;
5.B帧不是参考帧,不会造成解码错误的扩散
【为什么需要B帧】
从上面的看,我们知道I和P的解码算法比较简单,资源占用也比较少,I只要自己完成就行了,P呢,也只需要解码器把前一个画面缓存一下,遇到P时就使用之前缓存的画面就好了,
如果视频流只有I和P,解码器可以不管后面的数据,边读边解码,线性前进,大家很舒服。那么为什么还要引入B帧?
网络上的电影很多都采用了B帧,因为B帧记录的是前后帧的差别,比P帧能节约更多的空间,但这样一来,文件小了,解码器就麻烦了,
因为在解码时,不仅要用之前缓存的画面,还要知道下一个I或者P的画面(也就是说要预读预解码),而且,B帧不能简单地丢掉,
因为B帧其实也包含了画面信息,如果简单丢掉,并用之前的画面简单重复,就会造成画面卡(其实就是丢帧了),
并且由于网络上的电影为了节约空间,往往使用相当多的B帧,B帧用的多,对不支持B帧的播放器就造成更大的困扰,画面也就越卡。
在H264中图像以序列为单位进行组织,一个序列是一段图像编码后的数据流。
一个序列的第一个图像叫做 IDR 图像(立即刷新图像),IDR 图像都是 I 帧图像。H.264 引入 IDR 图像是为了解码的重同步,当解码器解码到 IDR 图像时,立即将参考帧队列清空,将已解码的数据全部输出或抛弃,重新查找参数集,开始一个新的序列。这样,如果前一个序列出现重大错误,在这里可以获得重新同步的机会。IDR图像之后的图像永远不会使用IDR之前的图像的数据来解码。
一个序列就是一段内容差异不太大的图像编码后生成的一串数据流。当运动变化比较少时,一个序列可以很长,因为运动变化少就代表图像画面的内容变动很小,所以就可以编一个I帧,然后一直P帧、B帧了。当运动变化多时,可能一个序列就比较短了,比如就包含一个I帧和3、4个P帧。
在视频编码序列中,GOP即Group of picture(图像组),指两个I帧之间的距离,Reference(参考周期)指两个P帧之间的距离(如下图3.1)。一个I帧所占用的字节数大于一个P帧,一个P帧所占用的字节数大于一个B帧(如下图3.1所示)。
所以在码率(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取样率,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不变的前提下,GOP值越大,P、B帧的数量会越多,平均每个I、P、B帧所占用的字节数就越多,也就更容易获取较好的图像质量;Reference越大,B帧的数量越多,同理也更容易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提高GOP值来提高图像质量是有限度的,在遇到场景切换的情况时,H.264编码器会自动强制插入一个I帧,此时实际的GOP值被缩短了。另一方面,在一个GOP中,P、B帧是由I帧预测得到的,当I帧的图像质量比较差时,会影响到一个GOP中后续P、B帧的图像质量,直到下一个GOP开始才有可能得以恢复,所以GOP值也不宜设置过大。
同时,由于P、B帧的复杂度大于I帧,所以过多的P、B帧会影响编码效率,使编码效率降低。另外,过长的GOP还会影响Seek操作的响应速度,由于P、B帧是由前面的I或P帧预测得到的,所以Seek操作需要直接定位,解码某一个P或B帧时,需要先解码得到本GOP内的I帧及之前的N个预测帧才可以,GOP值越长,需要解码的预测帧就越多,seek响应的时间也越长。
IDR(Instantaneous Decoding Refresh)–即时解码刷新。
I帧:帧内编码帧是一种自带全部信息的独立帧,无需参考其它图像便可独立进行解码,视频序列中的第一个帧始终都是I帧。
I和IDR帧都是使用帧内预测的。它们都是同一个东西而已,在编码和解码中为了方便,要首个I帧和其他I帧区别开,所以才把第一个首个I帧叫IDR,这样就方便控制编码和解码流程。 IDR帧的作用是立刻刷新,使错误不致传播,从IDR帧开始,重新算一个新的序列开始编码。而I帧不具有随机访问的能力,这个功能是由IDR承担。 IDR会导致DPB(DecodedPictureBuffer 参考帧列表——这是关键所在)清空,而I不会。IDR图像一定是I图像,但I图像不一定是IDR图像。一个序列中可以有很多的I图像,I图像之后的图像可以引用I图像之间的图像做运动参考。一个序列中可以有很多的I图像,I图像之后的图象可以引用I图像之间的图像做运动参考。
对于IDR帧来说,在IDR帧之后的所有帧都不能引用任何IDR帧之前的帧的内容,与此相反,对于普通的I-帧来说,位于其之后的B-和P-帧可以引用位于普通I-帧之前的I-帧。从随机存取的视频流中,播放器永远可以从一个IDR帧播放,因为在它之后没有任何帧引用之前的帧。但是,不能在一个没有IDR帧的视频中从任意点开始播放,因为后面的帧总是会引用前面的帧 。
收到 IDR 帧时,解码器另外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所有的 PPS 和 SPS 参数进行更新。
对IDR帧的处理(与I帧的处理相同):(1) 进行帧内预测,决定所采用的帧内预测模式。(2) 像素值减去预测值,得到残差。(3) 对残差进行变换和量化。(4) 变长编码和算术编码。(5) 重构图像并滤波,得到的图像作为其它帧的参考帧。
多参考帧情况下, 举个例子 :有如下帧序列: IPPPP I P PPP ……。按照 3 个参考帧编码。
因为“按照 3 个参考帧编码”,所以参考帧队列长度为 3 。
遇到第二个 I 时,并不清空参考帧队列,把这个 I 帧加入参考帧队列(当然 I 编码时不用参考帧。)。再检测到其后面的 P 帧时,用到之前的 PPI 三帧做参考了。
6.1 SPS语法元素及其含义
在H.264标准协议中规定了多种不同的NAL Unit类型,其中类型7表示该NAL Unit内保存的数据为Sequence Paramater Set。在H.264的各种语法元素中,SPS中的信息至关重要。如果其中的数据丢失或出现错误,那么解码过程很可能会失败。SPS及后续将要讲述的图像参数集PPS在某些平台的视频处理框架(比如iOS的VideoToolBox等)还通常作为解码器实例的初始化信息使用。
SPS即Sequence Paramater Set,又称作序列参数集。SPS中保存了一组编码视频序列(Coded video sequence)的全局参数。所谓的编码视频序列即原始视频的一帧一帧的像素数据经过编码之后的结构组成的序列。而每一帧的编码后数据所依赖的参数保存于图像参数集中。一般情况SPS和PPS的NAL Unit通常位于整个码流的起始位置。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在码流中间也可能出现这两种结构,主要原因可能为:
解码器需要在码流中间开始解码;
编码器在编码的过程中改变了码流的参数(如图像分辨率等);
6.2 PPS语法元素及其含义
除了序列参数集SPS之外,H.264中另一重要的参数集合为图像参数集Picture Paramater Set(PPS)。通常情况下,PPS类似于SPS,在H.264的裸码流中单独保存在一个NAL Unit中,只是PPS NAL Unit的nal_unit_type值为
8;而在封装格式中,PPS通常与SPS一起,保存在视频文件的文件头中。
H264结构中,一个视频图像编码后的数据叫做一帧,一帧由一个片(slice)或多个片组成,一个片由一个或多个宏块(MB)组成,一个宏块由16×16的yuv数据组成。宏块作为H264编码的基本单位。
采用 CIF 及 QCIF 格式时,视频信号的结构采用图像、块组(GOB,group of block) 、宏块(MB,macroblock 16×16) 、块(B,block 8×8)四级结构。
1帧 = n个片
1片 = n个宏块
1宏块 = 16x16yuv数据
场和帧:视频的一场或一帧可用来产生一个编码图像。在电视中,为减少大面积闪烁现象,把一帧分成两个隔行的场。
宏块:一个编码图像通常划分成若干宏块组成,一个宏块由一个16×16亮度像素和附加的一个8×8 Cb和一个8×8 Cr彩色像素块组成。
片:每个图象中,若干宏块被排列成片的形式。片分为I片、B片、P片和其他一些片。
I片只包含I宏块,P片可包含P和I宏块,而B片可包含B和I宏块。
I宏块利用从当前片中已解码的像素作为参考进行帧内预测。
P宏块利用前面已编码图象作为参考图象进行帧内预测。
B宏块则利用双向的参考图象(前一帧和后一帧)进行帧内预测。
VBR:
Variable BitRate,动态比特率,其码率可以随着图像的复杂程度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其编码效率比较高,Motion发生时,马赛克很少。码率控制算法根据图像内容确定使用的比特率,图像内容比较简单则分配较少的码率(似乎码字更合适),图像内容复杂则分配较多的码字,这样既保证了质量,又兼顾带宽限制。这种算法优先考虑图像质量。
ABR:
Average BitRate,平均比特率 是VBR的一种插值参数。ABR在指定的文件大小内,以每50帧 (30帧约1秒)为一段,低频和不敏感频率使用相对低的流量,高频和大动态表现时使用高流量,可以做为VBR和CBR的一种折衷选择。
CBR:
Constant BitRate,是以恒定比特率方式进行编码,有Motion发生时,由于码率恒定,只能通过增大QP来减少码字大小,图像质量变差,当场景静止时,图像质量又变好,因此图像质量不稳定。优点是压缩速度快,缺点是每秒流量都相同容易导致空间浪费。
CVBR:
Constrained Variable BitRate,VBR的一种改进,兼顾了CBR和VBR的优点:在图像内容静止时,节省带宽,有Motion发生时,利用前期节省的带宽来尽可能的提高图像质量,达到同时兼顾带宽和图像质量的目的。这种方法通常会让用户输入最大码率和最小码率, 静止时,码率稳定在最小码率,运动时,码率大于最小码率,但是又不超过最大码率。比较理想的模型如下:
Quantizer Parameter,量化参数,反映了空间细节压缩情况。值越小,量化越精细,图像质量越高,产生的码流也越长。如QP小,大部分的细节都会被保留;QP增大,一些细节丢失,码率降低,但图像失真加强和质量下降。
h264编码时,将每一帧的图像分为很多个宏块,每个宏块编码后都有一个qp值(每个宏块的qp不一定相等)。所以对于每一帧图像来说,都有一个最大qp值和最小qp值,也就是max_qp 和min_qp。
Min qp:设置x264可以使用的最小量化器。量化参数越小,输出越接近输入。使用某些值时,x264的输出可以和输入看起来完全一样,虽然其实并不是精确相同的,通常就够了没有必要使用更多比特在宏块上了。如果开启了自适应量化器(默认开启),则不鼓励提高qpmin的值,那样可能会降低帧的平坦部分的质量。
分别是BP、EP、MP、HP:
1、BP-Baseline Profile:基本画质。支持I/P 帧,只支持无交错(Progressive)和CAVLC;
2、EP-Extended profile:进阶画质。支持I/P/B/SP/SI 帧,只支持无交错(Progressive)和CAVLC;
3、MP-Main profile:主流画质。提供I/P/B 帧,支持无交错(Progressive)和交错(Interlaced),也支持CAVLC 和CABAC 的支持;
4、HP-High profile:高级画质。在main Profile 的基础上增加了8x8内部预测、自定义量化、无损视频编码和更多的YUV 格式。
【为什么会有PTS和DTS的概念】
通过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P帧需要参考前面的I帧或P帧才可以生成一张完整的图片,而B帧则需要参考前面I帧或P帧及其后面的一个P帧才可以生成一张完整的图片。这样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在视频流中,先到来的 B 帧无法立即解码,需要等待它依赖的后面的 I、P 帧先解码完成,这样一来播放时间与解码时间不一致了,顺序打乱了,那这些帧该如何播放呢?这时就引入了另外两个概念:DTS 和 PTS。
先来了解一下PTS和DTS的基本概念:
DTS(Decoding Time Stamp):即解码时间戳,这个时间戳的意义在于告诉播放器该在什么时候解码这一帧的数据。
PTS(Presentation Time Stamp):即显示时间戳,这个时间戳用来告诉播放器该在什么时候显示这一帧的数据。
虽然 DTS、PTS 是用于指导播放端的行为,但它们是在编码的时候由编码器生成的。
在视频采集的时候是录制一帧就编码一帧发送一帧的,在编码的时候会生成 PTS,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frame(帧)的编码方式,在通常的场景中,编解码器编码一个 I 帧,然后向后跳过几个帧,用编码 I 帧作为基准帧对一个未来 P 帧进行编码,然后跳回到 I 帧之后的下一个帧。编码的 I 帧和 P 帧之间的帧被编码为 B 帧。之后,编码器会再次跳过几个帧,使用第一个 P 帧作为基准帧编码另外一个 P 帧,然后再次跳回,用 B 帧填充显示序列中的空隙。这个过程不断继续,每 12 到 15 个 P 帧和 B 帧内插入一个新的 I 帧。P 帧由前一个 I 帧或 P 帧图像来预测,而 B 帧由前后的两个 P 帧或一个 I 帧和一个 P 帧来预测,因而编解码和帧的显示顺序有所不同,如下所示:
假设编码器采集到的帧是这个样子的:
I B B P B B P
那么它的显示顺序,也就是PTS应该是这样:
1 2 3 4 5 6 7
编码器的编码顺序是:
1 4 2 3 7 5 6
推流顺序也是按照编码顺序去推的,即
I P B B P B B
那么接收断收到的视频流也就是
I P B B P B B
这时候去解码,也是按照收到的视频流一帧一帧去解的了,接收一帧解码一帧,因为在编码的时候已经按照 I、B、P 的依赖关系编好了,接收到数据直接解码就好了。那么解码顺序是:
I P B B P B B
DTS:1 2 3 4 5 6 7
PTS:1 4 2 3 7 5 6
可以看到解码出来对应的 PTS 不是顺序的,为了正确显示视频流,这时候我们就必须按照 PTS 重新调整解码后的 frame(帧),即
I B B P B B P
DTS:1 3 4 2 6 7 5
PTS:1 2 3 4 5 6 7
另外,并不是一定要使用B帧。在实时互动直播系统中,很少使用B帧。主要的原因是压缩和解码B帧时,由于要双向参考,所以它需要缓冲更多的数据,且使用的CPU也会更高。由于实时性的要求,所以一般不使用它。不过对于播放器来说,遇到带有B帧的H264数据是常有的事儿。在没有B帧的情况下,存放帧的顺序和显示帧的顺序就是一样的,PTS和DTS的值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