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伪类选择符

1):link/:visited/:hover/:active (爱恨原则 love/hate)
2):first-child/:last-child/:only-child/:nth-child(n) n从1开始
3)E :nth-last-child(n) 匹配父元素的倒数第n个子元素E,假设该子元素不是E,则选择符无效。
4):first-of-type 以父元素为参照,选择器匹配属于其父元素的特定类型的首个子元素的所有元素。

5)标签 : only-of-type , 以父元素为参照,匹配只含有一个目标元素的元素,该元素样式改变
6)标签 : nth-of-type(n) , 以父元素为参照,匹配位置在父元素中第n个目标元素的所有元素,该元
素样式改变。
7)标签 : nth-last-of-type(n) ,以父元素为参照,匹配位置在父元素中倒数第n个目标元素的所有元
素,该元素样式改变。
8) E:empty
匹配没有任何子元素(包括text节点)的元素E。
9)E:checked
匹配用户界面上处于选中状态的元素E。(用于input type为radio与checkbox时)
10) E:enabled
匹配用户界面上处于可用状态的元素E。
11) E:disabled
匹配用户界面上处于禁用状态的元素E。
12)E:target
匹配相关URL指向的E元素。
13)E:not(s)
匹配不含有s选择符的元素E。
14)E:before/E::before
设置在对象前(依据对象树的逻辑结构)发生的内容。用来和content属性一起使用,并且必须定义content属性
15)E:after/E::after
设置在对象后(依据对象树的逻辑结构)发生的内容。用来和content属性一起使用,并且必须定义content属性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mxHome/p/10749974.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css伪类选择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