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最常见的老年病患者,糖尿病占到绝大一部分。但你以为糖尿病只存在于中老年人当中吗?
你可能见过这样的体检结果:血糖明显“越线”,超出正常值一大截,却没有诊断为糖尿病。
其实,这时候的你,已经踏入糖尿病候选人的行列——糖尿病前期(以下简称“糖前期”)。
5亿中国人的血糖超标了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的《全球糖尿病报告》显示,中国约有5亿成年人处于糖前期,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所以说,不要认为糖尿病是很遥远的,它其实离你很近。
糖尿病需要终身服药,目前没有“根治”的办法。
血糖控制不佳者,半数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余与肾功能衰竭、感染和高血糖相关并发症有关。
而糖前期,是指血糖偏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中间”状态,是糖尿病的早期预警信号。由于还未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常常被人忽略。
那么有什么身体信号能判定自己是否处于糖前期呢?
吃饱就困
偶尔一次不必担心,如果经常吃饱就犯困,可能是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
如饮食中精制面粉和含糖饮料、食物等碳水化合物比重太大,导致血糖突然升高,胰腺需要“努力”产生更多的胰岛素。
经常如此,人体器官负担过重,容易出现出现昏昏欲睡、体力透支等感觉。长此以往,将发生慢性胰岛素抵抗。
“垃圾食品”上瘾
人体摄取含大量糖、盐和脂肪的食物时,消化道会分泌出一种能刺激进食中枢的物质,让人感到饥饿,有暴饮暴食的冲动。
三天不吃爆米花、薯片就难受,你就需要警惕了。此类食物进入体内消化速度快,容易导致血糖紊乱,长期食用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体重“屡减不降”
肥胖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糖前期患者体重都超标,特别是单纯减少热量摄入后,体重依然不减的人,更应警惕。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体重比较科学的指标。体质指数(BMI)最好控制在18.5~24,大于24为超重,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大于28则属于肥胖,需要减肥。
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²)
大腹便便
细胳膊细腿大肚子的体型,又称为腹型肥胖。
男性腰围大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即为腹型肥胖,这种体型的人更易发生胰岛素抵抗。
另外,腹型肥胖的人内脏脂肪多,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血压偏高
临床上许多高血压病人都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地伴有高血压,两者被称为同源性疾病。
有研究显示,病史超过6年的高血压患者,约有四成会患上糖尿病。
当身体出现上述不适症状时,应该警惕是否与血糖升高有关,并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健康生活方式是降糖“良药”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如果一旦发现自己处于糖前期,应立刻采取措施,以免血糖“持续走高”发展为糖尿病。
减肥
糖前期的人,要把减肥5%~10%列为首要目标。体重下来了,控糖效果才会好。超重或肥胖的糖前期患者,可通过运动和饮食达到减重的目的。
运动
每天划出固定时间段进行运动,例如做广播体操、散步等,最好每周将运动时间增加至250~300分钟。
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运动可以采取由短到长、循序渐进的方式。
改变饮食习惯
饮食上要注意合理搭配,尽量做到均衡饮食,少吃肉类,多吃果蔬。
适当减饭量
对体重超标的人来说,可每天适当减少食物摄入量。餐前喝杯水,可以避免饮食过量。
多吃全谷物
控制碳水化合物食物摄入量,多吃大麦、小麦、玉米、燕麦、大米、小米、荞麦和高粱等全谷食物,可以减缓人体吸收碳水化合物的速度。
零食要选对
夜晚肚子饿的时候,可以吃一碗健康的水果或者蔬菜沙拉,而不要猛吃主食或油腻食物。
补充纤维素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减缓胃肠内食物消化速度,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
糖前期的人要定期测血糖,每年至少去医院检查一次空腹血糖和葡萄糖耐量试验,并定期监测血压、血脂、体重,以防心脑血管损伤。防止血糖悄悄增高,阻断糖尿病。
关注顺道嘉微信平台(微信ID:bjtcgx)
您手中的社区动态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