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两则——我读《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

                    读书笔记两则

                  —— 我读《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

读韩非子的两篇文章《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小有所得。

先说《智子疑邻》,天公不作美,把富人家的墙给冲毁了。就这么一件小事,让富人家的儿子和邻家老人同时做了预测:不修,会有盗贼来(不筑,必将有盗!),而且还竟灵了验。这天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暮而果大亡其财!)。这让富人犯起了嘀咕,宝贝儿子真格的聪明,邻家老人可能是个小偷!

两个人,持有相同的意见,却因为身份不同,被主人强行地,按照与自己亲疏关系的远近(儿子是自己人,邻家老人是外人),主观臆断地分了类:一个被认为是“智”,一个却被疑为“偷”。

故事虽小,但却寓意深刻,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却是更多。

一个人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这是傻子都知道的问题。但提意见的人太多了。这又让我们常常晕了我们头,转了向。到底该听谁的?富人用他的行为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择其善者而从之。听取别人的意见,应是以正确与否为标准的。倘若任人唯亲,那是要犯大错误的。

不尊重事实,主观臆断。便会让自己不明智,对事情、对未来做出错误的判断。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神勇无人能及,但最终却落得个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下场。这与他疏远亚父范增、听信糊涂虫叔父项伯的话,不无关系。倘若他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惟亲疏远近,只惟正确与否,无赖小儿刘邦又岂能夺得天下。

这是从富人那里,我们学习到的。那么从邻家老人那里我们又可以借鉴点什么呢?

言浅不言深。

也就是说跟交情浅的人不用进行深谈。

当我们说话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的话正确与否,我们还得想一想,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是否适合发表这样的言论。

我们向人谏言,要注意和听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甚好,并且此人心胸尚广,方可考虑向其提出建议;否则,便会被人授之以柄。被疑为小偷,拉进警察局接受盘问事小;自讨没趣,自取其辱,为自己招致祸端事大。比干惨遭挖心,梅伯被施以炮烙之刑,伍子胥无奈自刎,屈原自沉汨罗,智者范增被迫辞官,郁结病终······这些人,其忠心可鉴日月,但听取意见的人昏庸不智,却是招致他们悲惨命运的根源。尽忠固然可敬,保全自我亦应自知。

再说《塞翁失马》,我做了以下批注,与君共享:

老子有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相辅相成。福能生祸,祸亦能诞出福祉来。一个人不会一生都倒霉,亦不能一辈子都交好运。身处逆境,当信终会时来运转;处于顺境,亦可能随时祸从天降,甚至祸不单行。

倘若倒了霉,莫要心灰意冷,更不用万念俱黑。因为祸中藏福,好运随时会向你招手。只顾怨天尤人,自艾自怜,便将看不到命运的垂青,而错失转运的良机。做好分内的事,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到来,努力成就辉煌,方是正途。

倘若走了运,便更要小心谨慎了。因为福中潜着祸。倘被潜藏假象的繁华所迷惑,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不能自拔。居安思危,时刻保持清醒,统观全局,运筹帷幄,未雨绸缪,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2018年元月20日周六

读书笔记两则——我读《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两则——我读《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