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一霖
在 上篇文章 中,我们主要介绍了 Pump Server 的上线过程、gRPC API 实现、以及下线过程和相关辅助机制,其中反复提到了 Pump Storage 这个实体。本文就将介绍 Pump Storage 的实现,其主要代码在 pump/storage 文件夹中。
Pump Storage 由 Pump Server 调用,主要负责 binlog 的持久化存储,同时兼顾排序、配对等功能,下面我们由 Storage 接口开始了解 Pump Storage 的实现。
Storage interface
Storage 接口 定义了 Pump Storage 对外暴露的操作,其中比较重要的是 WriteBinlog
、GC
和 PullCommitBinlog
函数,我们将在下文具体介绍。Storage 的接口定义如下:
type Storage interface {
// WriteBinlog 写入 binlog 数据到 Storage
WriteBinlog(binlog *pb.Binlog) error
// GC 清理 tso 小于指定 ts 的 binlog
GC(ts int64)
// GetGCTS 返回最近一次触发 GC 指定的 ts
GetGCTS() int64
// AllMatched 返回是否所有的 P-binlog 都和 C-binlog 匹配
AllMatched() bool
// MaxCommitTS 返回最大的 CommitTS,在这个 TS 之前的数据已经完备,可以安全的同步给下游
MaxCommitTS() int64
// GetBinlog 指定 ts 返回 binlog
GetBinlog(ts int64) (binlog *pb.Binlog, err error)
// PullCommitBinlog 按序拉 commitTs > last 的 binlog
PullCommitBinlog(ctx context.Context, last int64) <-chan []byte
// Close 安全的关闭 Storage
Close() error
}
Append
Append 是建立在文件系统接口上的持久化的 Storage 接口实现。在这个实现中,binlog 数据被追加写入 Valuelog,因此我们将这个实现命名为 Append。由于一条 binlog 可能会很大,为了提高性能,我们采用 Key 和 Value 分离的设计。使用 goleveldb 存储 Key(binlog 的 Timestamp),并针对 Pump 的读写特点设计了用于存储 binlog 数据的 Valuelog 组件。
初始化
Append 的初始化操作是在 NewAppendWithResolver
函数中实现的,首先初始化 Valuelog、goleveldb 等组件,然后启动处理写入 binlog、GC、状态维护等几个 goroutine。
WriteBinlog
WriteBinlog
由 Pump Server 调用,用于写入 binlog 到本地的持久化存储中。在 Append 实现的 WirteBinlog
函数中,binlog 在编码后被传入到 Append.writeCh
Channel 由专门的 goroutine 处理:
toKV := append.writeToValueLog(writeCh)
go append.writeToSorter(append.writeToKV(toKV))
一条 binlog 被传入 Append.writeCh
后将按如下顺序流经数个处理流程:
-
vlog
这个过程的主要实现在
writeToValueLog
中:// valuePointer 定义 type valuePointer struct { // Fid 是 valuelog 文件 Id Fid uint32 // Offset 是 pointer 指向的 valuelog 在文件中的偏移量 Offset int64 }
Append 将从
Append.writeCh
读出的 binlog,批量写入到 ValueLog 组件中。我们可以将 ValueLog 组件看作一种由valuePointer
映射到 binlog 的持久化键值存储实现,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详细介绍 ValueLog 组件。 - kv
这个过程的主要实现在
writeBatchToKV
中,Append 将 binlog 的 tso 作为 Key,valuePointer
作为 Value 批量写入 Metadata 存储中,在目前的 Pump 实现中,我们采用 goleveldb 作为 Metadata 存储数据库。由于 goleveldb 的底层是数据结构是 LSM-Tree,存储在 Metadata 存储的 binlog 相关信息已经天然按 tso 排好序了。 -
sorter
既然 binlog 的元数据在 writeToKV 过程已经排好序了,为什么还需要
writeToSorter
呢?这里和《TiDB-Binlog 架构演进与实现原理》一文提到的 Binlog 工作原理有关:TiDB 的事务采用 2pc 算法,一个成功的事务会写两条 binlog,包括一条 Prewrite binlog 和一条 Commit binlog;如果事务失败,会发一条 Rollback binlog。
要完整的还原事务,我们需要对 Prewrite binlog 和 Commit binlog(下文简称 P-binlog 和 C-binlog) 配对,才能知晓某一个事务是否被 Commit 成功了。Sorter 就起这样的作用,这个过程的主要实现在 sorter.run 中。Sorter 逐条读出 binlog,对于 P-binlog 则暂时存放在内存中等待配对,对于 C-binlog 则与内存中未配对的 P-binlog 进行匹配。如果某一条 P-binlog 长期没有 C-binlog 与之牵手,Sorter 将反查 TiKV 问问这条单身狗 P-binlog 的伴侣是不是迷路了。
为什么会有 C-binlog 迷路呢?要解释这个现象,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下 binlog 的写入流程:
图 2 binlog 写入流程 在 Prepare 阶段,TiDB 同时向 TiKV 和 Pump 发起 prewrite 请求,只有 TiKV 和 Pump 全部返回成功了,TiDB 才认为 Prepare 成功。因此可以保证只要 Prepare 阶段成功,Pump 就一定能收到 P-binlog。这里可以这样做的原因是,TiKV 和 Pump 的 prewrite 都可以回滚,因此有任一节点 prewrite 失败后,TiDB 可以回滚其他节点,不会影响数据一致性。然而 Commit 阶段则不然,Commit 是无法回滚的操作,因此 TiDB 先 Commit TiKV,成功后再向 Pump 写入 C-binlog。而 TiKV Commit 后,这个事务就已经提交成功了,如果写 C-binlog 操作失败,则会产生事务提交成功但 Pump 未收到 C-binlog 的现象。在生产环境中,C-binlog 写失败大多是由于重启 TiDB 导致的,这本身属于一个可控事件或小概率事件。
PullCommitBinlog
PullCommitBinlog 顾名思义,是用于拉 Commit binlog 的接口,其实现主要在 PullCommitBinlog
函数中。这个过程实现上比较简单,Append 将从客户端指定的 tso 开始 Scan Metadata,Scan 过程中只关注 C-binlog,发现 C-binlog 时根据 StartTs 再反查与它牵手的 P-binlog。这样我们从这个接口拉到的就都是 Commit 成功的 binlog 了。
GC
GC 是老生常谈,必不可少的机制。Pump Storage 数据在本地存储的体积随时间而增大,我们需要某种 GC 机制来释放存储资源。对垃圾数据的判定有两条规则:1.该条 binlog 已经同步到下游;2.该条 binlog 的 tso 距现在已经超过一段时间(该值即配置项:gc
)。
注:由于生产环境中发现用户有时会关闭了 drainer 却没有使用 binlogctl 将相应 drainer 节点标记为 offline,导致 Pump Storage 的数据一直在膨胀,不能 GC。因此在 v3.0.1、v2.1.15 后无论 Binlog 是否已经同步到下游,都会正常进入 GC 流程。
GC 实现在 doGCTS 中,GC 过程分别针对 Metadata 和 Valuelog 两类存储。
对于 Metadata,我们 Scan [0,GcTso]
这个范围内的 Metadata,每 1024 个 KVS 作为一批次进行删除:
for iter.Next() && deleteBatch < 100 {
batch.Delete(iter.Key())
deleteNum++
lastKey = iter.Key()
if batch.Len() == 1024 {
err := a.metadata.Write(batch, nil)
if err != nil {
log.Error("write batch failed", zap.Error(err))
}
deletedKv.Add(float64(batch.Len()))
batch.Reset()
deleteBatch++
}
}
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我们发现,如果不对 GC 限速,GC 线程将频繁的触发底层 goleveldb 的 compaction 操作,严重时甚至会引起 WritePaused,影响 Binlog 的正常写入,这是不能接受的。因此,我们通过 l0
文件的数量判断当前底层 goleveldb 的写入压力,当 l0
文件数量超过一定阈值,我们将暂停 GC 过程:
if l0Num >= l0Trigger {
log.Info("wait some time to gc cause too many L0 file", zap.Int("files", l0Num))
if iter != nil {
iter.Release()
iter = nil
}
time.Sleep(5 * time.Second)
continue
}
对于 Valuelog,GC 每删除 100 批 KVS(即 102400 个 KVS)触发一次 Valuelog 的 GC,Valuelog GC 最终反应到文件系统上删除文件,因此开销比较小。
在示例代码的
doGCTS
函数中存在一个 Bug,你发现了么?欢迎留言抢答。
小结
本文介绍了 Pump Storage 的初始化过程和主要功能的实现,希望能帮助大家在阅读代码的时候梳理重点、理清思路。下一篇文章将会介绍上文提及的 Valuelog 和 SlowChaser 等辅助机制。
原文阅读:https://pingcap.com/blog-cn/tidb-binlog-source-code-readin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