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面临的挑战

文章目录

  • 去中心化和中心化
  • 三角平衡:利益、效率与安全

去中心化和中心化

  有时候,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需要相互结合。比如互联网专车服务,如果完全去中心化,短时间内针对司机的恶性行为,哪个平台或者责任方负责提钱预防、及时发现呢?希望用去中心化替代信任,显然还要很长一段制度的演变过程。

三角平衡:利益、效率与安全

  制度依赖性和区块链颠覆性会产生激烈的矛盾与冲突,区块链注定要在旧世界中东奔西突,区块链需要平衡利益、效率和安全三大制约。区块链构建的去中心化的世界,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且也势必面临既得利益的阻碍;分布式商业的存在,能否达到或超越已有商业的效率至今还是问题,区块链的算力也亟待大幅提升;效率和安全,往往是矛盾体,比如银行转账,如何保证资金安全,又能达到流通的效率,是个中心化社会都没能彻底解决的问题。

  2016年12月1日开始,中国央行账户管理新规正式实施,这次新规变动比较大的就是银行转账环节,从1日开始,在自动柜员机即ATM机上办理的转账业务24小时之后资金才会到账,如果客户发现这笔转账有问题,可以在转账之后24小时之内进行撤销。在银行网点和网上银行转账,则可以选择实时到账、正常到账或者是次日到账。对此,银行方面解释,这次央行出台新政,主要就是防范电信诈骗、保障市民资金安全。

  区块链的算力,还处于婴儿期。2015年双十一的时候,支付宝支撑起了8.59万笔/秒的交易峰值,这一数值让支付宝超越Visa,成为全球处理能力最强的支付平台。统计显示,比特币要确认数据,现在最少得三十分钟,以太坊也需要几分钟;比特币一秒钟仅可确认6.6笔交易(比特币的扩容仍然争论不休),而以太坊大概是10-20笔。两相对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2018年6月27日,区块链安全报告《“区块链+”产业快速发展下的安全问题》发布。报告对区块链产业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深度解读。报告指出,从技术安全的角度,区块链面临着算法安全性、协议安全性、使用安全性、实现安全性和系统安全性的风险与挑战。
  (1)算法安全性:目前区块链的算法主要是公钥算法和哈希算法,相对比较安全。但是随着数学、密码学和计算技术的发展,以及量子计算的发展和商业化,使得目前的加密算法存在被破解的可能性,这也是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潜在安全威胁之一。
  (2)协议安全性:基于PoW共识过程的区块链主要面临的是51%攻击问题,即节点通过掌握全网超过51%的算力就有能力成功篡改和伪造区块链数据。区块链应用前景广阔,不排除攻击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惜成本地实施这样的攻击。
  (3)使用安全性:主要是指私钥的安全性。区块链技术一大特点就是不可逆、不可伪造,但前提是私钥是安全的。但是目前针对密钥的攻击层出不穷,一旦用户使用不当,造成私钥丢失,就会给区块链系统带来危险。
  (4)实现安全性:由于区块链大量应用了各种密码学技术,属于算法高度密集工程,在实现上比较容易出现问题。比如NSA对RSA算法实现埋入缺陷,使其能够轻松破解别人的加密信息。
  (5)系统安全性:在区块链的编码以及运行的系统中,不可避免会存在很多的安全漏洞,黑客通过利用上述安全漏洞,展开攻击,这对区块链的应用和推广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中国科技媒体Bianews总结了报告中披露的多件区块链安全攻击事件,攻击事件带来的经济损失主要集中于智能合约、共识机制、交易平台、用户自身、矿工、共识机制等方面。2011-2018年至今,智能合约层面发生的安全事件累计损失为14.09亿美元,占比42.04%,交易平台安全事件损失13.45亿美元,占比40.15%,普通用户安全事件损失4.37亿美元,占比13.03%。

你可能感兴趣的:(区块链,去中心化,挑战与问题,区块链性能,技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