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背后的故事

冷漠背后的故事_第1张图片
你还记得我们一起的快乐日子吗?

前两天看到一篇由余陌写的文章《内向且不主动是一种劣势吗?》引起我的强烈共鸣。文章中余陌虽讲述的是自己,却感觉里面的每一句,同样是在讲我,因为我就是个内向且很少主动的人。

现移居美国的儿时好友,曾在多年前,不记得是因为什么,评价我为一个待人冷漠的人。当时我还很年轻,且性格内向而敏感,很在意别人,尤其是她,我唯一的好友对我的看法,所以她将“冷漠”这个词用在我身上之后,让我纠结了很多年。在自己状态不是很好的时候,“冷漠”会成为包袱,压在心口上,更加难以和人相处,怕和人相处。

直到近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积累,经过许多人和事的磨练,自己变得更加爱看书、更加爱思考,也更加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待着,竟然开始喜欢上了“冷漠”。在其中,我找到了一种解脱、一种自由。

要说这种感觉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有的,我想应该是在我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一点点变大,而且现在越来越大的时候开始的吧。为了读懂自己的内心,我选择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这里,做自己喜欢的事、发现和关心自己喜欢的人,比如家人、朋友,还有我最爱的读书、写作。所以自然而然的,一些无关我的事、不懂我的人,就只得牺牲了。

那位儿时好友是我人生中第一个非常喜欢、用心喜欢过的人,而原因恰恰是因为她的性格与我截然相反。在我身上缺乏的,在她那里被全部填满了。她爱说、爱笑,尤其在众人面前口才出奇的好,天然幽默。身边人,无论年龄、性别都很喜欢她,男孩子们更甚。如今我们都四十岁了,对于女人就是成了没人待见的豆腐渣,但听说,年轻时有个追过她的男孩儿,现在心里还给她留着位置。这就叫个人魅力吧!

我们最终能成为好朋友,应该是符合了异性相吸原理。这里的“性”是“性格”的“性”。对于我一个不善与人打交道的人,笨嘴拙舌的,能与她成为闺蜜,当时我也是付出了很多很多。比如出去逛街,她说去哪里我就陪着她去哪里,她说要吃什么我就陪着她吃什么。记得从小,因为妈妈是个极节俭的人,从不给我零花钱,所以我很少能吃到零食,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我只喜欢吃饭。但是她喜欢吃零食,所以为了不扫她的兴,我也掏出本不多的,从奶奶那里得来的零花钱,买来同样的和她一起吃。还有就是,与她一起在外面吃饭的时候,总是我忙前忙后招呼着,将盘子、碗什么的端进端出,她只要坐在那里等着就行。做这些,只因为我喜欢她,也极重视我们之间的友情。只要和她在一起,我就能瞬间变成另一个自己,肆无忌惮的乱说乱笑,疯疯癫癫的,好不高兴。

但是,在她的身边总是会聚集着很多其他人,喜欢她的人。这时候我就变成一个混迹在人群中的充数木偶,沉默寡言。但心里面却因为有她在,而满满的,很平静,即便那些人不全是熟悉的,我也不慌张了,只专心听她们一旁热闹嬉笑着,我也一起热闹嬉笑着。她能得到大家的喜欢,我因为是她的好朋友,竟觉得很骄傲。为了这份友情、为了这份骄傲,在我心里,无论何时何地都更加用心的苦苦守着她一人。

现在想来,那时的自己为什么会把她看的如此重,应该是因为我的内心世界在当时还太小,除了家人,就只能够再装下她一个,如果再有其他人来,真是装不下的。虚情假意我是一辈子也学不来的事,也是最讨厌的事,我不能欺骗他人和自己的感情,所以只能以“冷漠”相待,也就会有了后来她对我“冷漠”一词的评价吧。想想,自己真是与她白白做了这么多年的朋友,身边现成的交友老师,最终都没能学会半分。

就在几年前,我还是个不太认识自己的陌生人,曾经因为性格内向,而痛恨自己,不知如何爱自己,给自己快乐,让他人快乐更是无从谈起,总是很容易就让自己受到不应有的伤害。现在再看,那都是因为没有好好先认识自己,先与自己好好相处,对自己太过苛刻和冷漠了,才又会反应到对待他人身上。

而现在的我,竟喜欢上了“冷漠”,表层原因是自己已经四十岁了,不再给内向的自己较劲儿了,累了,改不了了,也不想再改了。深层原因还是因为四十岁了,要将更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统统用在我爱和爱我的人,我喜欢和喜欢我的人身上。早年间就因为性格内向被好友冠以待人“冷漠”的评价,现在这个评价,反倒让我不必为将来可能更加疏远他人而担心了。

从那位儿时好友之后,几十年间再未如对待她那般,用心且专一的相待过他人。但内向且很少主动的我,如今身边却也有了几个知心好友。他们都是经过长时间的了解后,发现是自己很喜欢的人,也是能懂我的人,值得信任的人,便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更难能可贵的是,大家彼此间都极默契的认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相处之道。不艳羡锦上添花,只在乎雪中送炭。彼此间,心灵上无比贴近,现实中保持独立。此生能得到这样一种友情,使我感到幸福,同时获得了一份用金钱都买不来的成就感。

心中有你,吾之足以,他人奈我何?

你可能感兴趣的:(冷漠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