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笔记已流行很久了,许多自称“斜杠青年”的老师们都会使用视觉笔记,还有一些自由职业者(比如培训师)也擅长使用视觉笔记。最近好奇,就购买了一休老师的《画笔记》一书,前来学习这个“神奇”的工具。
作者把本书分为三个篇章,分别是基础篇、方法篇和应用篇。于是我也根据这个结构,将输出三篇读书笔记,本篇是第一篇,即基础篇,将总结视觉笔记的基础知识。下面是我的笔记正文:
什么是视觉笔记?
视觉笔记是将输入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后视觉化输出的一种表达方式。这是《画笔记》作者在书中的官方定义,说得直白点,就是把零碎的信息输入,经过归纳整理后,变成视觉化的输出,这样的一种表达方式,就是视觉笔记。
视觉笔记与手账、思维导图有什么区别呢?
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图示:
为什么要学视觉笔记?
(1)告别只用文字来记录学习笔记的方式。用大段的文字记录笔记,效率低,缺乏对知识信息的深度加工和理解。
(2)使用视觉笔记的方式来记笔记,有助于左右大脑的同步开发。事实上,我们的大脑与生俱来更爱图像,图像对信息的传达效率更高。
(3)通过画笔记的方式,可以促进我们深度地思考所学内容,增强记忆。
(4)最后一个理由是,视觉笔记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多个领域。使用视觉笔记的方式进行学习和工作,可以大大地提高产出。
视觉笔记与画画
《画笔记》作者说,视觉笔记与画画是两码事,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人仍然可能成为视觉笔记的高手。
画画是每个人的本能,画画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表达方式,就像人类语言那般。在心理学上,画画被称作是一种“非语言的诉说渠道”。
为了让读者有信心学会视觉笔记,作者提到了画笔记的三个秘诀,分别是:
(1)要像孩子一样地画画:孩子拿起画笔,可以尽情涂鸦,释放天性,催生创意。对我们这种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人来讲,可以多看看孩子们是怎么画画的。
(2)画画是一种表达,而非艺术:Ideas, NOT Art。画画的本质是表达想法,事实上就是这么地单纯。
(3)不怕犯错,坚持画下去:对新手来讲,突然地告别过往那种用文字记笔记的方式,是非常不习惯的。但是没有办法,必须走出这种舒适区,不断地犯错,才能成长。
学会这招,搞定画图
视觉化表达的核心目标就是“化繁为简”。使用图像来表达信息,正是一种简化信息的常用手段。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帮助我们快速搞定画图呢?
作者提出了一种“无敌”的方法,学会这招,就可以轻松搞定视觉笔记中的画图。这招便是“拆解”。
所谓的“拆解”,就是把任何图像分解成三类最小的图像单元——点、线、面。进而得到5个最基本的画图元素—点、线、方形、圆形、三角形。作者说,世界上90%的图形,都可以使用这5个基本元素来完成。而画图的过程正好是“拆解”过程的逆向过程,即组合。使用这5个基本元素,可以组合出千千万万个图形来。
带着拆解的思维看世界,所有的物体在你面前都只是“点线面”。对于新手来讲,可以从简单事物开始,选择轮廓分明的事物进行拆解画图;其次在组合画图的过程中,可以暂时先忽略事物的内部,而只关注事物的轮廓。
使用这招“拆解”,勤于练习,一定可以搞定视觉笔记中的画图任务。
视觉笔记由哪些元素组成?
作者说一篇视觉笔记,实际上是人、物、表情、边框和箭头等元素组成的。积累并学会绘制这些基本元素后,就能搞定80%的视觉笔记了。在网络上,多搜索、积累、总结,就可以学会这些用于视觉笔记的常用元素。
如何评价一幅视觉笔记的优劣——ABC法则
作者推荐使用ABC法则来校验视觉笔记的好与坏。
A = 行动列表、信息层次
A(Actions),即行动列表。在我们听讲或者读书的过程中,肯定会激发我们一些行动计划,比如查询资料、去做某件事等,因此在我们的视觉笔记中,必须要有一块区域用于记录这些行动计划,以便于接下来安排时间去完成这些Todos。没有行动清单的视觉笔记,肯定不是好笔记。
A(Administrative Levels),即信息层次。视觉笔记中,同样重要信息的结构、层次性,以及各个信息块之间的关系。没有层次感的视觉笔记,也不是好笔记。
B = 美感、留白
B(Beauty),即美感。这里所讲的美感,指的是“落落大方”,在纸上的呈现时版面平衡、布局合理,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就像书法一样,所写的字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
B(Blank-Leaving),即留白。纸张不能过渡充满,也不能留空大片空白。最佳建议是内容点80%,空白点20%。这里的留白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内容与纸张边缘之间的边距,其二是多个信息模块之间的间隙间隔。合理的边距和间隔,给人舒适感。
C = 清晰的视线流、易理解的
C(Clarity),即保证清晰的视线流。视觉笔记的目标是更好传递信息。使用合理的曲线进行视觉引导是不可缺少的,视觉笔记中一定要有清晰的视线流。用户看不懂的视觉笔记,肯定不是好笔记。
C(Comprehension),即理解力。图像的作用就是把晦涩难懂的文字内容变得易理解、易记忆。因此使用必要的精准的图像来表达信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没有图像或者用图不当的视觉笔记,肯定也不是好笔记。
视觉笔记的三个层次
像《用户体验要素》的五个层次一样,作者把视觉笔记的设计划分成了三个层次,分别是逻辑层、结构层和视觉层。我们在设计视觉笔记时,首先要思考信息的分类归纳以及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对这些信息块进行构图,最后才是视觉层的表现与表达。
(1)视觉层:在这个层次上,使用文字、图像和色彩进行表达。
(2)结构层:这个层次就像是一个容器,它用于承载各个信息块。不同类型的信息块,所需要的容器规格也不尽相同。
(3)逻辑层:这个层次是为了容器构建而打基础,思考信息如何分类和归纳,信息块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需要用何种容器结构来承载它们。
视觉笔记的绘制流程
根据视觉笔记的三个层次,作者把视觉笔记的绘制划分成了五个基础步骤:
(1)第一步:归纳信息(Inductive Data)。在阅读和聆听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
(2)第二步:选择构图(Model Selection)。把上一步中所归纳出来的信息,用合适的容器结构进行承载。
(3)第三步:添加文字(Add Text)。前两步都是在草稿纸上完成的,从这一步开始就要正式开始绘制视觉笔记了。在纸上写出标题、二级标题、部分关键字和正文等。
(4)第四步:设计图像(Graphic Design)。使用精准的图像,把上一步中的文字“翻译”成图画,并绘制出来。
(5)第五步:强调重点(Emphasize Points)。通过线框和颜色,表达出信息的层次感和重点,对重要信息进行强调。
这便是作者所推荐的视觉笔记绘制的五个基本步骤。在下一篇“视觉笔记方法篇”中将会再次详细地讲解这个五个基本步骤。至此,本篇读书笔记就结束了,希望大家能看得懂,也欢迎大家进行评论交流。
本篇结束 201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