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买房寄希望与房价下跌的人,是loser

        由于最近在物色学区房,所以对房价的事情有点关心,也就自然而然的注意到了关于房价的讨论。其实讨论的命题也都很简单,无非就是大部分有房子的人看涨,没房子的人看跌。而在看跌的人中,有一部分蛮值得分析-—没钱买房并且觉得房价一定会下跌的loser,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我有一个男同学就属于这类人群中挺有代表性的一个。我们都是经济学毕业的,虽然学的浅,但偶尔也会讨论一些经济现象。他执着的相信着:随着社会的进步,二胎政策无法挽救生育率,再过一段时间人口将会稳定在7-–10亿,教育和医疗资源会平均,因此到时候就会形成供需平衡的局面,房价也会大大降低。他还认为房地产现在已经卖不出去,正在寻找接盘侠,等房价拦腰砍他就可以购入了。

        我很难过,曾经和我一个教室学习的同窗如今竟变得有些愚蠢。

        的确,对比欧美国家生育率就知道,越发达的社会生育率是越低的。夫妻双方工作专注度高、抚养小孩耗费精力多等等原因,都是越来越多人不愿意多生育的原因。但人口即便真的减少到7亿,真的能实现所谓的“教育、医疗平均,供需平衡,房价降低”吗?我觉得,不会。

        人口总量减少,也还是会存在稠密区和稀疏区。比如美国,国土面积和中国相当,人口4-5亿。而且从地图上看,美国的适宜居住区域比中国更多。即便如此,美国的人口还是集中在东部和西部沿海。为何?因为人是向上的生物,会追求更好的工作、教育、医疗等等。而这些东西恰恰存在于东西两边沿海。

        教育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优质的教育总是聚集在资本集中的地方,资本可以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更好的条件。同理,医疗也是一样,没有理由让资源把一家三甲医院开在小山村。你看,一个人想要的得到更优质的资源,就不得不向更好的地方迁移,不得不付出资本的代价。

        只要一个地方还在吸引人,人口数量一直是净流入的,那么对房子就会有不断的需求。最有发展前景、能吸引人的地方,供大于求这种事难以发生。“北上广深这种城市将来房地产崩盘,房价拦腰砍”这种事,只能在梦里出现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最近的一个现象-—三四线小城市房价暴涨。其中的原因也没什么好争议的,就是适龄青年在一二线城市买房压力大,退而求其次回老家买房。

        按照我们上面的分析,显然,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原因起码两点,1.资本、教育、医疗等资源的流向,永远都是向更好的地方去。2.三四线城市的人口流入情况堪忧。

        现在不能承受一点压力咬咬牙留在大城市,除非你决定以后世世代代都窝在小地方,否则等以后孩子长大了,还是要重复一次挤进大城市的过程。现在选择逃回小地方,只是将这种压力留给了孩子。拼不进大城市,就一直在小地方呆着吧。

        其实现在我们的居住区域,也是祖祖辈辈的选择造就的。自古以来,大地方的生存压力都比在乡村生活大很多,上几代人里有选择承受压力留在大城市的,现在他的后代作为某城市的“原住民”,在房子这个问题上肯定比“城市新居民”压力小些。

        所以,我觉得天天意淫,指望房价会下降再买房的人挺loser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思进取。不去思考如何通过自身努力赚钱,而是期待市场改变进而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就好像一个学生考试没考好,他不反思自己哪里学的不扎实,反而埋怨老师出题难了。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

        下次老师的题出简单了,学习差的排名照样在后面;即便房价真的崩盘了,经济危机下,当初买不起房子的人,照样因为工资降低或者失业买不起、还不起。

        最后需要指出,并不是在大城市里买房就功德圆满了,人生还需要不断前进。参照那些城市新晋精英和落魄原住民,我们不难得出此结论-—优秀的人到哪里都优秀,不思进取的人即便把他放到个好地方,最终也还是会变low。

        房价再贵,也还是会有很多人买得起。如果你在金融领域工作,就会明白,“20%的人掌握80%的财富”绝不是一句空话。与其抱怨房价,还不如想想怎么让自己挤进前20%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将买房寄希望与房价下跌的人,是lo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