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感

《论语》卫灵公篇中一句:子曰:“有教无类。”

这句话可谓是教育界的金科玉律。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论是什么样的人,不分种族和阶级。但考虑到现实,无类不代表没有门槛,孔子也是要收学费的。

《论语》述而篇中有云: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就是,孔子收学费的标准是至少一束(大约十条)肉干。十条肉干在饥荒年代可能不算小数目,但相比当时的学校只招收贵族阶级子弟而言,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孔子承诺,只要交了学费,他就会好好教导,尽一个教师的本分。

教师是孔子的工作。孔子虽然是凭自己兴趣而从事的教师工作,但他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所以只要有人向他缴纳学费,他就有义务履行职责。这里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既然有教无类,那么无论此人是什么样的身份,也不论此人的品性习惯是否令孔子本人喜欢,孔子都必须进行教导。这正是我们很多现代人也会遇到的情况。明明是处不好、处不来的人,因为工作等原因,偏偏要硬着头皮去打交道。孔子门徒三千众,又是有教无类,他一定会碰到这样的问题,那么孔子当年是怎么解决的?

在《论语》卫灵公篇中,紧接着“有教无类”句的是: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也是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了。大致意思就是:处不来的就不要处了。有人说,孔子真奇怪,一会儿说不管怎么样的都要处,一会儿又说处不来的就不要处了,而且上下两句连着,难道孔子精分了?

我试着去理解孔子的想法(或者说《论语》作者的意思),这两句上下相连,可能存在一定的意义。

有教无类。这是在履行一种职责、一项义务,是无可避免的,这里的孔子是被动的,是别人找上门来的,因此孔子强调,王子也好,乞丐也罢,即使有自己不喜欢的人,都应一视同仁,尽好自己的职责。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里的孔子是主动的,他自己选择自己的朋友、学生,处得来的学生,就多跟他们交流,处不来的学生,尽到“束脩”这个程度的职责即可。

因此这两种态度,是处理两种不同类型社会关系的态度。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最常遇到的自己找上门来的社会关系,就是自己的亲戚、同窗、无可避免的同事、上司等关系。这种关系,这种关系自我的意志介入太少,几乎没有选择余地,因此就是要尽到自己的职责。摆脱不了,就尽己之能做到基本的。而自己选的社会关系,就是自己的朋友、爱人等等,这种关系就是要道相同才行,因为是自己选的,因此需要用高标准来筛选,既然要同舟共济,当然需要同道中人。自己选的,就要在选择的时候擦亮眼睛,到相处的时候才能舒适。

有人说,万一我就是跟他们处不好呢?跟不能选择的社会关系相处,往往容易因各自的喜好而闹僵,就算跟自己选择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相处,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闹矛盾,人生往往是充斥着这些矛盾的。那么此时,请记得《论语》中还有一句: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告诉我们,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我想这里的从心所欲,是自我的意志,而所谓的“矩”,在自然界,是自然规律,在社会,则是社会规律,社会规律说白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界限。要既能保持自我意志,又能不侵犯到他人,这是需要很高的人生智慧的。知道如何从心所欲又能不逾矩,那人生就没什么事难得倒了。当然,并不是说要到七十岁才能具备这样的智慧,而是人在比较高的境界才能悟出这样的道理。明白了这一点,我想,与人相处的问题才能解决。

与人的相处是很复杂的事情,这也是《论语》中多次探讨的问题,因此处不好不怪你,孔子他老人家也是到了七十岁才真正整明白了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