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这是一个“速食”的年代。速食的工作、速食的爱情,速食的综艺节目。
高速的生活节奏下,大家越来越喜欢浅显易懂的表演、劲爆的视觉效果,就连看综艺,也喜欢轻松有趣的《奔跑吧》or《中餐厅》。
但偏偏有人反其道而行之。
其实,在《幻乐之城》开播之前,我自己也没想到,能够把一个综艺节目的片段,反复看上了好几遍。
和很多大热的综艺节目不同,《幻乐之城》是个典型的“慢综艺”。这个节目很有挑战性。每期四组唱演人,每人合作一位导演,每组八分钟表演,这八分钟实时画面浸入,全程无剪辑。
可以说,每场都像是一个微型电影节,需要人细细品味。
这样的“慢综艺”观众到底会不会买单,就连监制洪涛心里也没底。在他看来,这是一次向大众推广小众艺术的尝试,他甚至在微博上说,“真,是这个节目的魂。” “不敢奢求收视多火爆,但我敢保证节目的每一秒都是心血的凝聚。”
“慢综艺”的大前提下,每个唱演人呈现八分钟,唱+演。在《幻乐之城》第一期首发阵容里,黄晓明组呈上的《独木桥》,可谓是“慢综艺”中的“慢表演”,但也成了那个让我反复观看的八分钟。
很多喜欢一笑而过的年轻人可能真的需要静下来心看这八分钟。
这八分钟,是一个已经在娱乐圈打拼了二十年,戴着“明星”、“名人”、“成功人士”这样完美人设光环的男人四十年的心路缩影,是他敢于自我剖析的八分钟。
这八分钟的创意来自于黄晓明对“自己四十岁人生的一个总结”:随着年龄增长,曾经的无畏变得越来越小心,最终把自己逼到了一段窄小的“桥”上,但如果提前预知人生的痛苦,你会选择来到这个世界上么?而“独木桥”就是黄晓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在成功者聚会的喧闹声中垂下头,把自己和热闹隔绝开来。黄晓明的登场方式就很不一样。听到“陪跑者”三个字还眼眸一暗——他是不自信了吗?
这一低头,却让他意外发现了浑身滴水的人,于是起身一探究竟。
第一个场景里,黄晓明完全没有台词。
在一个密闭空间,他找到了“镜中人”,“镜中人”又是谁?
起初黄晓明是谈话主导者,他不断追问镜中人的身份,甚至拿出了人前惯有的面具,数起自己身上的“标签”。
但面具很快被镜中人击碎。
你每天都在强装坚强,你不累吗?镜中人反客为主的问题,直击内心。
熟悉黄晓明的都知道,他特别照顾别人的感受,凡事往自己肚子里闷,对父母、对老婆、对朋友、对同事力求周全,但独独忘记了自己。不知道有没有人问过他,累不累?
在这里,黄晓明沉默了有快十秒,这样的留白在八分钟表演里弥足珍贵。最终,他卸下防备,轻轻吐出了一个字:“累”。
卸下防备后,他直面了真实的自己。“懦弱是我,坚强是我,不自信也是我”。从初出道的意气风发到后来被全网黑的小心翼翼,对攻击看似云淡风轻,但其实,黄晓明一直藏起来了这样的另一面。
这分明是一部内心独角戏。不再要求自己做完美的人,不再苛求每个人都喜欢自己,放下铠甲,袒露最柔软的一面,拥抱不完美的自己,才是内心强大的开始。真正直面了自己脆弱不安的一面,真正接纳了所有的真实的自己之后,才能更笃定的前行。即便身处“独木桥”,也能坚定地“无问西东”。这也是黄晓明在八分钟中想要传递出的声音啊。
作为《幻乐之城》的首个“八分钟”,《独木桥》可谓是把这个节目的“慢”特征展现到了极致:场景简单、故事抽象、台词不多,全靠黄晓明表演在撑。
对于这样的表演,《幻乐之城》监制洪涛是这么评价的:黄晓明是“探索和开拓者” ,出品人梁翘柏则说,“八分钟很短,但却是最能带给大家思考的作品”。黄晓明还是一贯的谦虚,感谢了两位老师一路的鼓励。
但这个八分钟却不是每个人都看懂了。
有网友说,节奏太慢,也有网友说,场景简单,更有网友说,“看不懂”,“矫情”。
其实这样的反应,黄晓明和导演许宏宇在演出前都预料到了。一个出道二十年的演员,一个拍摄经验丰富的导演兼剪辑师,怎么不可能了解当下观众的审美取向和口味。
许宏宇发微博说,这个“选择”折磨了他们很久,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更直白更贴合观众的方式,但是他们最终选择“偏向虎山行”,选择“听从我心,无问西东”。
走心的东西是会发光的。
这确实是一个越看越有味的八分钟,这八分钟,肩上扛着家庭责任的人会懂;处于上有老下有小“中年危机”的人会懂;在职场打拼好多年处于不上不下尴尬位置的人也会懂。
也许你没有三四十年的人生经历,也许你没有身处纷繁复杂的“贵圈”,但每个人的来路去路,不都是需要一个人独自完成的吗?其他的人,都是过客。
每刷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真的不是一句假话。有网友一开始就看哭了
后来,又有更多网友从这八分钟里看到了自己,开始学着停下来,与自己对话
还有业内人士出来实名打call,说黄晓明在这八分钟里呈现的表演是“电影级”的。
确实,看下来,首期《幻乐之城》里中最具电影感的两个“八分钟”分别来自黄晓明和任素汐。
同样催泪,但二者又有不同:任素汐从快速的场景变化里用生动的表演展现了自己对父亲的思念让人泪目,黄晓明则是通过不动声色的表演和眼神的表达剖白了自己让人感同身受。
甚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黄晓明面对的是更难的命题:在没有了多场景的穿插,没有了角色的参与配合,不能用情绪爆发那么直观的演绎方式的情况下,怎么才能传达情绪感动观众?
他靠自己的全情投入做到了。
与镜中人对视,从眼眶微红,怀疑到接纳。
再到坚定走上独木桥,任凭雨打,动作表情不过在一瞬之间,张弛不过眼神的变幻,缓慢又有力度。
他被大雨淋透,唱完歌坐下来的时候,他仿佛给自己四十年做了一次深刻的总结,眼中是欣慰,长吁一口气,淡淡微笑。只是八分钟,心境却仿佛经历了四十年的变化,这就是演技的魅力。
如果把《幻乐之城》当成电影节,《独木桥》则是最好的文艺片。背影的思绪,孤独与沉默,一呼一吸间,我们仿佛就是他身旁急剧凝结的空气。
黄晓明选择用《独木桥》这种直击内心软弱、直面真实自己的方式和选题来作为一个节目,并不讨好。 然而,在喧嚣的“贵圈”,在浮躁的尘世,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仅仅是这样敢于直面自己的八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