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读博?

又一年的博士报名开始了。在很多人眼里,博士(phD)是介于人类和外星人之间的第三种直立行走的高级动物。

回想自己博士报名的时候,多少“关心”我的朋友长辈们各种劝说:“女孩子家,读什么博士,毕业了都没人敢要。”当时的我也因此犹豫过,是继续念下去,还是出去找个工作然后等待嫁人生子。

我的外公是个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小时候读过点书。当知道我在犹豫要不要继续念下去的时候,外公斩钉截铁地对我说:“念,只要自己想好了,想明白了,就念下去。不要因为外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

我的奶奶虽然三年前离开了我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但一直记得高考完填报志愿的时候,周围那些“关心”我的叔叔阿姨们又开始给我出主意的:“选个985或者211的学校,出来好找工作。”“不不不,选个一般的学校,然后选个好专业,你看那***专业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被单位要走了。”我在各种建议和意见之间不知所措。奶奶的一句话让我做了最后的决定:“你小时候不是说过长大了要去北京上大学吗?”是啊,记得小学一年级课本里刚学到北京天安门的那年暑假去奶奶家玩,奶奶问我长大了想干什么,我当时坚定地说:“我要去北京上大学!”是啊,那时候的想法只是个简简单单的梦想,没有考虑过北京离家2000多公里,更没考虑过北京刺鼻的雾霾会让人怀念家乡的蓝天。

后来填报志愿时,放弃了其他城市的985和211,最后选择了北京一所“默默无闻”但又别有一番风味的大学,只因为,它在北京。

大学四年在北京的我过得很愉快,学了一口的“京片子”,也没少吸入那可怕的雾霾。四年毕业,带着小时候梦想实现了的满满的满足感,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北京。

现在,我还在为了自己的博士梦而努力着,但一点也不会再动摇。虽然过年过节回家,那些亲朋好友们问我在干嘛,我斩钉截铁地回答读博,然后他们就带着一种“这姑娘没救了”的表情看看我,也不再说啥。但我知道,之后的他们总会“好心”劝我父母,让我再考虑考虑,女孩子读完博就找不到对象了。我周围的朋友一听到我决定读博,也是打趣地说:“我周围居然要出一个女博士了!”就连刚认识的朋友,本来聊的好好的,一听我“职业”是博士,一下子就感觉遇到了外星人,不知道如何再继续聊下去了。

对于这些,我不在意。我很高兴我的爸爸妈妈是那种特别开明的父母,从来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认为人活着开心快乐追求自己想要的就行。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价,那活着多累啊。所以来自家里的压力,我基本是没有的(唯一有的是爸妈担心我忙着读博就忘了找对象,这是后话了)。但有时候也特别无奈,这个社会给博士,特别是女博士扣上了“另类”的帽子,而且这帽子还特别特别大,大到遮住了很多人的眼睛。

自己身在这个圈子,我比别人更了解这个圈子里的人。我很清楚现在很多博士离开校园基本融入不了社会,不知道如何跟人打交道,不知道如何整理自己的仪表,而且还特别爱给自己戴高帽:我是博士!找工作时,简单的工作不愿做,复杂的工作又不会,这让那些招聘单位望而却步。我身边也有那样的博士,跟外人一起吃饭,明明平时饭量很大,但由于紧张放不开,不敢主动加菜,别人问吃饱了没也不好意思回答没吃饱,然后回宿舍泡面零食各种填补自己咕咕叫的肚子,唉,可惜了那一大桌美食。

这样高智商低情商的人很多,这和“博士”没关系。关键还在自身修养。所以,请不要一竿子打死所有“博士”。

我也见过那种智商高,情商更好的博士。我的一个师兄,每次跟着导师出去应酬,在饭桌上都能侃侃而谈,更能注重饭桌礼仪,给对方留下很好的印象。我的师兄没有海归背景,但应聘工作时“战胜”了那些拿着海归文凭,抱着两位数量的SCI论文的博士们,去了帝都的一所211院校当老师,而且现在还混的不错。

“博士”只是一个学历,别把它当做第三类人。

那我为什么读博?因为喜欢我现在做的东西。说实话,当初下决定读博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了自己的爱好和我愿不愿意去为此牺牲我的某些东西:比如周末,比如节假日。但我当初也不是没有犹豫过,但犹豫的点只是考虑自己做的这个决定是单纯的想法,还是真正认真思考过的。至于亲朋好友说的:女孩子,博士毕业不容易找对象的问题,我也是考虑了的。经过自己分析和“市场调查”的结果,其实很多男生并不在意女孩比自己学历高,或者换句话说,即使你因为对象嫌弃女博士这个问题而放弃了读博,你和这个男生在一起也不会很幸福的,毕竟,你们的“三观”已经不在一个频道了。

我为什么读博?不为博士毕业好找工作,不为博士身份令人羡慕,只为自己喜欢,只为自己想通过三年的努力奋斗能成就一篇在某个领域有点小建树的“毕业论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什么读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