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亲戚称谓,有时候把我们自己都能搞得头晕脑胀,傻傻分不清姨表与姑表,舅妈与婶婶。而对于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更是一头雾水。
学过英语的都知道,英语中的亲戚关系比较简单,管他七舅三伯的,一律叫uncle,舅妈伯母的一律叫aunt,简单明了。实际上,除了英语国家,其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中,亲属称谓关系,也都有些不同。
最早研究不同社会对于亲属关系称谓的学者,是美国人类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1818-1881),1871年他出版了《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Systems of Consanguinity and Affinity of the Human Family)一书。
真佩服这老兄,花了三年多时间,实地调查访问美国的原住民,搜集到了很多的资料,要不是两个女儿死于猩红热,他还会继续去调查研究。
这本600多页的巨著中,其中有200页内容,是不同社会中亲属关系称谓的表格。这600多页还是应出版社的要求,删了又删,就这样每页的雕版成本就16美元,全部600页加起来可是8000美元,那可是在19世纪的价格。
而据估计,摩尔根个人在研究、撰写和编制印刷过程中的耗费成本就达到了25000美元,更不用说自己还因此痛丧爱女。历经出版社和同行评审的磨难,这本书终于在1871年得以出版。
这本书也被认为是人类学研究的开山之作,摩尔根后来的《古代社会》(1877年出版)一书更是被马克思和恩格斯捧上了天,恩格斯后来一篇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副标题直接就是《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
据说,摩尔根也是唯一被马克思、达尔文和弗洛伊德三位当代大师级学者,共同引用的社会理论家。
回到《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一书中,我们继续讨论七大姑八大姨。摩尔根定义了两种亲属关系的专有名词:描述性的和分类性的。
描述性亲属关系(descriptive kinship):是只表示两个人之间的一种亲属关系。例如汉语中,我们只把比自己大的兄弟,称为哥哥。中国的亲属关系,两个人之间都有独有的称呼,所以它基本上都是一种严格的描述性亲属关系。
分类性亲属关系(classificatory kinship):是指一个词可以指许多不同类型的关系。例如,英语中的brother一词,表示的是同一个父母所生的所有儿子之间的称谓,这就是一种分类性的亲属关系。而英语中的cousin一词,既可以指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孩子,也可以指父亲的兄弟姐妹的孩子。
在一个社会中的描述性亲属关系可以成为另一个社会中的分类性亲属关系,例如陕西话的“大大”,即可以指父亲,也可以指父亲的兄弟,见《麻食、撒这些陕西话竟来自波斯语》。
有了定义之后,摩尔根将众多不同社会的亲属关系进行了归类并总结出来了一些规律。
摩尔根指出,首先,几乎所有不同社会的亲属系统,都区分性别。
例如爸与妈,兄与妹叫法不同。这个好像也挺好理解的,无论是采集部落还是牧民中,都是以家庭为核心组成,试想在家里叫一声“爸爸”,父母分不清叫谁,也会不知所措吧。叫哥哥和叫姐姐也是一个道理。
其次,亲属关系都区分世代。
例如父母辈和子孙辈的叫法不同,理由同上,分不清自家的世代,好像也挺严重。爷爷和孙子要是一个叫法的话,恐怕屁股会被打青的。
以上两点,好像也不是什么规律,但是有意义,后面就可以看出问题所在了。
摩尔根还归纳出了人类社会的六种亲属称谓模式,图中圆形表示女性,三角表示男性,颜色相同表示称谓相同:
第一种:夏威夷类型——“一律都叫妈”
这是最具分类性的一种,就是说一个词可以指许多不同类型的关系。由图可知,夏威夷类型的关系中,“母亲”一词即可以是亲生的母亲,也可以把母亲的姐妹叫母亲。父亲的兄弟也叫“父亲”,例如上面说的陕西话中的“大大”。
在夏威夷类型中,只区分了性别和世代,兄弟姐妹和堂兄弟没有区分。这是几种亲属关系类型中,最为简单的一个,比英语中的称谓更简单。夏威夷原住民过节的时候应该不用发愁,凡是和母亲年纪相仿的都叫“妈”,和父亲年纪相仿的都叫“爸”就成了。各种表兄弟姐妹的,一律叫姐姐和哥哥就行。
第二种:苏丹类型——“表哥堂哥不一样”
这个类型是最具描述性的一种,亲戚各自区分,有不同称呼。兄弟姐妹与表兄弟也各不相同,不同的表兄弟使用不同的术语。中国就属于这种类型。
这种类型在古代拉丁语世界和盎格鲁 - 撒克逊文化中也存在,知乎上有篇文章《为什么在英语中,表示亲属称呼的词汇很少? - Chris Loomis的回答》介绍了一些古英语关于亲戚不同叫法的词汇。
在当今的阿拉伯和土耳其文化中,也拥有比较复杂的亲戚称谓,巴尔干半岛一些国家的称谓中,仍保留这此种类型不同程度的简化。
从上图土耳其的亲属称谓看出,与中国的亲戚叫法差不多,父母的姐妹与他们的儿女都有不同的称呼。
苏丹类型这种比较复杂的亲戚称谓系统,通常与父系制度的兴起同步,在文化迈向复杂化,阶层分化细致的社会中较为常见。
第三种:爱斯基摩类型——“亲的才分叫法”
后来也被称为“因纽特类型”。这个是既有分类性和描述性的亲属类型,除了性别和世代称呼不同之外,还区分了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
直系亲属过多使用描述性的称呼,而旁系亲属过多使用分类性称呼。因此,兄弟姐妹有不同称呼,与姨表姑表等表兄弟,都是一个称呼。
这个类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并不区分母亲方的和父亲方的亲属。例如,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一个叫法。英语亲属称谓系统就属于爱斯基摩类型。
全球十分之一的人类社会使用爱斯基摩类型亲属关系称谓,其特点就是以核心家庭为主的亲属关系。
第四种:易洛魁类型——“血缘和姻亲不一样”
易洛魁也是北美原住民之一。该系统区分父母辈的“异性”和“同性”兄弟姐妹,同性的被归类为血缘关系,异性的被认为是姻亲关系。
通俗地说,母亲的姐妹都叫“妈”,父亲的兄弟都叫“爸”,而母亲的兄弟叫“叔”,父亲的姐妹则叫“姨”。叫“妈”的生的孩子都叫“兄弟”或“姐妹”,叫“爸”的生的孩子也这么叫。
这种叫法,有点像中国一些独生子女,常常将自己的堂/表兄妹,称之为兄妹一样。
这种叫法的关键一点在于结婚,使用这种类型称呼亲戚的,是鼓励叫做“表兄妹”之间结婚的,所以称之为姻亲关系,而禁止被称为兄弟或姐妹的关系之间通婚。也就是说,你可以和舅舅或姑姑的女儿/儿子结婚的,但不能和伯父与姨妈的女儿/儿子结婚。
第五种:克罗类型——“姑姑她女儿也叫姑姑”
克罗来自于克罗部落(即Crow,乌鸦的意思),也是美国原住民部落之一。
这种类型的亲属称谓与易洛魁类型类似,但进一步区分了母亲方和父亲方亲戚的称谓。来自母亲一方的亲属,有更多的描述性称谓,父亲一方的亲属有更多的分类性称谓。
除此之外,他们还将属于父亲方的女性亲戚有个统称,忽略了代际差异。因此,姑姑和姑姑的女儿都叫姑姑,姑姑的儿子也叫爸爸。
生活在这个类型的社会中,杨过表示很开心,也比较凌乱。
小龙女:过儿,我们生个孩子吧。
杨过:不!姑姑,我们生个孩子,我还得叫她姑姑!
第六种:奥马哈类型——“舅舅的儿子还叫舅舅”
基本上和克罗类型差不多,不同的就是,奥马哈类型中,母亲一方的亲属有更多的分类性称谓,父亲一方的亲属有更多的描述性称谓。因此,舅舅和外甥,是一个词。
克罗类型和奥马哈类型正好相反,前者强调的是母系亲属,后者强调的是父系亲属。
以上六种是摩尔根提出的亲属称谓分类。虽然最后,摩尔根以此研究为依据,落入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误区里,但他所开创的研究方法在人类学研究中,具有开创性的地位。
回顾以上六种亲属称谓,实际上并没有一项可以完完全全在人类社会中找到匹配的。称谓系统也是不断地在社会演变中,进行变化,因此也必须纳入到历史研究之中去。
例如,早先的拉丁语世界和盎格鲁 - 撒克逊文化中,使用的是苏丹类型,到了后来简化成为了爱斯基摩类型。
而中国的亲属称谓,先从简单的爱斯基摩类型走向了苏丹类型,到现在我们渐渐地具备易洛魁类型和苏丹类型的混合型。
总结就是:亲戚称谓划分出不同类型有助于研究,但不能就此得出孰优孰劣,称呼的变化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下次我们就讨论遗传与亲属称谓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