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张培基

致张培基

第一次听说张培基老人,是在大三的时候。那时候新招来的一个上海交大毕业一个研究生---栾乂敏老师。她有时会跟我们讲张培基的翻译书籍对她考研的极大帮助,并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他的译作,名字叫《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我当时怎么都没想到这本书对我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由于当时我也准备考研而且是打算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的翻译方向的研究生,所以我格外地留心她说的每句话,于是我立刻就决定买一本她推荐的那本书。2008年3月15日我在唐山的一个唯一专卖英语书籍的书店---紫宸书店买了那本书。

      以后的学习中,在没课的时候我的安排几乎没变:上午基础英语,下午翻译张培基的这本书,自己翻译完后再与张培基翻译的原文对照,找出自己的不足和缺陷。那时的自己真的是有时会桀骜不驯,觉得自己某个句子会比张培基翻译的好,有时看不懂张培基的翻译版本时我还会拿去问翻译老师田丽丽,田丽丽是中南大学的翻译专业研究生毕业的高材生,还获得过韩素音翻译二等奖,也是新招来的研究生,人很和蔼,后来她还担任我的毕业论文导师。她说不出个所以然的时候,就会说“人家是大翻译家,这样翻译自然有人家的道理,先记下吧”,因为她这话有段时间,我还狠鄙视她,现在想想真是自己太不应该了。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翻译中,我真的没有发现自己的翻译水平有任何的长进,但是就是狠劲地坚持翻译了那么一年。现在我再翻开我当年的那些翻译的笔记,我都很惊讶,这是我翻译的吗?我怎么翻译这么好,我现在是绝对翻译不出来这样的文章了,也许是工作几年后退步了吧。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很快被我翻译完了,书上自己划下的注释,及生词占满书的边边角角和扉页。但是翻译总觉得还是不够。于是我就又买了《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2》,还是像以前一样,如果有的文章长,占用时间太长,我就翻译一半,第二天再翻译一半。就这样在考研前我把第二本也翻译完了。还是觉得脑子的东西太少。于是我又去了紫宸书店。这次我犹豫了很长时间。这翻译就像吃饭,我吃了那么多,消化了吗?我问自己。看了《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3》很长时间,最后我决定不买,然后将已翻译过的那两本书好好复习一下。

于是就这样,考研完了以后我就很少再去看那两本我已翻译过的那两本张培基的译作。偶尔翻起来,看着那红笔,蓝笔,黑笔,铅笔等做的笔记很有成就感 。我虽然很少再翻那两本书,但是我的脑子却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两本书。比如说我在读纽约时报时碰到一个熟悉的单词,我就会想到“啊,这个词我认得是在张培基的译作上遇到过的”,工作中需要的写的英语单词,我发现也只能想到那时从张培基的译作里记下的单词。而且我对张培基老人的敬仰之情与日俱增。也许是我越来越发现,要成为他老人那样还有太长太长的路要走吧!

谨此一篇拙文,感谢栾老师,感谢张培基老人对我人生的影响和指导。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敬张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