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跨界”乎,“寻根”乎?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13日,瑞典学院将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75岁的美国音乐家、诗人鲍勃·迪伦,以表彰其“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尽管三十多年来,鲍勃·迪伦一直活跃在音乐圈,但他创作的歌词被认为“朗读出来就是一首诗”,美国诗坛怪杰艾伦·金斯伯格曾评价其为“最棒的诗人”。(京华时报10月14)


诺贝尔文学奖:“跨界”乎,“寻根”乎?_第1张图片
诺贝尔文学奖:“跨界”乎,“寻根”乎?_第2张图片

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确实令人意外。因为诺贝尔文学奖,向来都颁给纯文学创作的人,并且,还要著作等身,有极大的影响力。所以,一提起诺贝尔文学奖,人们首先就会想到最活跃的文学家,还有他们诸多的文学作品,以及由他们产生的影响。但鲍勃·迪伦,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是一个非凡的音乐家,从来没有人将他与文学家联想起来。这次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确实颠覆了人们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认识。

但是,这也并不奇怪,因为鲍勃·迪伦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他的唱片销量超过一亿张,其音乐作品滋养了世界无数的人。而最关键的是,他的歌词就是诗,他的诗从思想上来说极其深邃,并无多少华丽的词藻,但却能穿透国界,穿透种族,穿透人心,将人的思想带向哲学与现实的维度。不管是哪位国际型的音乐家,都不可能不晓得鲍勃·迪伦的音乐作品,和他诗篇型的歌词,也不可能忽视鲍勃·迪伦本人的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说,鲍勃·迪伦首先是个顶级的诗人。

但是,自古以来,诗与音乐就是一对伴侣,他们之间有着天然的不解之缘。从中国的诗经,到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在当时来说,其实都是吟唱之用,而今天很多诗,虽然已不再用于吟唱,但其中的格律依然清晰可辨,音乐的韵味潜存其中。因此,不管是中国的诗经,还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其实都是后世的文学鼻祖,只是由于世界文化的不断细分,才使人们渐渐淡化了对文学鼻祖的感知。

从这个角度来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音乐家,虽然出人意料,但也完全可以接受。因为,诺贝尔所有奖项,都是世界性的,它的最高价值观,就是要融合世界所有文明,并将这些文明作用于全人类。而诗与音乐是最古老的融合,它们又构成了所有文学的鼻祖,今天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音乐家,这看起来是一种“跨界”,但在诺贝尔奖项的价值观之下,这种“跨界”并没有偏离世界文学历的脉络,应当说是一次对世界文学历的“寻根”之旅。

你可能感兴趣的:(诺贝尔文学奖:“跨界”乎,“寻根”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