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吃”

今天上网了才知道是汪曾祺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巧的是昨天老妹才与我说想要读《慢煮生活》却一直未遂。记得之前也有遇到过类似的巧合,我很喜欢这样的时刻,像是一拍即合、心有灵犀。

很多人提及汪曾祺先生,第一反应就是《端午的鸭蛋》,我却完全不记得,直到点开看了看,才和那篇著名的写咸蛋的文章对上号。回想起来,我应该只是大学的时候读过《人间草木》、《五味》等,总之不太多,当然具体的内容也是完全忘记了。对他的印象就是擅长写吃,但追根究底,其实是擅长写生活和人间之情吧。

都说中国人会吃,但似乎也是这几年吃货文化才大行其道。其实我有些反感人人自称吃货这种表达,不大喜欢鼓吹人生在世就是吃的观念,也厌倦出游全都是当地小吃或是网红店打卡的攻略和游记,还特烦看到啥都要问“能好怎”的人。总觉得把人平面了,让文化肤浅了,这种偏见间接使我有些抵触美食类的书籍和视频。所以我看《舌尖上的中国》其实是从配乐开始,是在听了《才下舌尖 又上心间》之后,浮现一家人忙活一顿饭的画面感,觉得很有希望才想起去看看。看完确实也觉得有些意思,只是后来两部越发难看,非常难忘的是第三部第一集讲的泉州石花膏,惨白的打光令人毫无食欲,并且后来到了那家店也确实有些不良好的体验。不过放假在家没有好看电视的时候,也会常常用《舌尖》还有《寻味顺德》之类的片子下饭。

不过人往往双标,我一边是对美食分享不感冒,一边非常关注好吃的店并且进行点评分享。也常常把对一个地方食物的印象扩大到对这个地方的整个印象,很典型的例子可能就是山西了吧,有一种遇到口味盲区的感觉,这导致我虽然知道那里还有很多值得看的东西,但真要再去又有点怵。反过来,如果在一个地方吃到了喜欢的食物,确实会极大提升好感,就像很多人觉得东北菜乱七八糟没水平,但基于那边较为高超的烤肉水平,我倒是很乐意再去走走。

最后分享一个中学就学过但是没太注意的的关于吃的细节,就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的吐哺。周公吐哺的故事最早记录于《史记》,讲的是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为了不怠慢人,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就很奇怪,如果着急见人,本应该赶紧吞下去,怎么会吐出来呢。这就和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古代人吃的稻米品质和现在是没办法比的,而且去壳水平也很差,这就导致吃点米饭得咀嚼很久,如果着急了就硬吞下去,很容易噎住,周公已经身居高位,吃的已经是用肉汁或者油脂的拌饭,叫做“淳熬”,是周天子吃的八珍之一,依然是这个效果,所以普通人吃的东西就更是难以下咽了。

同样的,哪怕是又过了几百上千年,皇帝吃的东西在现在看在依然不是那么诱人,直到翻看五十年代的国宴菜谱,还是能感觉到“没啥意思”,虽然不乏有黄焖驼峰、红烧熊掌这种现在看来满头问号的菜品。但你看,即使是国宴,吃个海鲜还是水发的,似乎也不是很有吸引力。当然,国宴重在烹饪水平和很多别的因素,普通人也只能从单纯的食材出发进行一些点评。只不过,从历史进步的角度来看吃,或者是从吃入手去了解历史片段甚至演变,还是相当有趣的。

最后的最后,想到最近蒙古国送给我们的三万只羊,颇有些古代的感觉,只不过看到那条新闻的时候,满脑子只想着“肯定很好吃”。所以,吃作为人最初级的需求,很多时候最直接地冲击了大脑,这时候我又完全没觉得一心想吃有什么问题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说一说“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