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疯魔,何处成活?

这几天因为纪念哥哥,铺天盖地的信息使得久负盛名的《霸王别姬》又被翻出来了,以前我没有看过,现在终于补上了这课。这个电影值得补课。

在豆瓣TOP电影排行上,《霸王别姬》排名第三,仅次于《肖生克的救赎》和《这个杀手不太冷》,《阿甘正传》和《美丽人生》紧随其后。从其排名前后的电影水平与声誉,就能明白这个电影的质量。在排名前十中的电影中,这是唯一一部华语电影,第二部出现的华语电影是《大话西游》,排名第十五。

不入疯魔,何处成活?_第1张图片

这是一个悲剧,为什么程蝶衣在最后真的自刎而死?

许多人看法是他性别意识的恢复,本是男儿郎不是女娇娥。他终于明白自己终究是个男人,又回到了起点。这点我不认同,我觉得他自杀是因为他的生命依托没有了,活着的支柱没有了。

他的生命依托就是《霸王别姬》这一出戏,但彼时的段小楼已经老了,演不了楚霸王,这一出戏再也唱不下去了。失去了霸王的虞姬,只能死。

程蝶衣骨子里就是“从一而终”性子,容不得半点模糊,非黑即白没有中间地带,更无从妥协。他早已分不清,也不愿意分清人生和戏的区别,他是为戏而活的:戏,没有了,人就活不下去了。

他本就是这么一个执拗的人。早年间学戏,因自己是男儿身,总是念错《思凡》的戏词。挨打了多少次,都还是错。不是背不会,而是不认同。

这骨子里的执拗得从骨子里面改。最终师哥用烟杆子给他改了,烟杆子象征阳性生殖器,嘴巴象征女性生殖器,这叫征服。

也因着他的执拗与敏感,他艺术天分和造诣,是师兄段小楼永远撵不上的,这跟努力无关。段小楼也是一个用功的人,但他并没有把戏跟自己的命连在一起,唱戏成角儿,不过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程蝶衣不一样,他把自己一生全部都搭在京剧上了。少年学艺时流的汗、受的打,成年后的从一而终,将心血注入角色里,才成就了人戏不分的高超境界。

京戏,是他生命总唯一重要的东西,其他的一切都靠后。他也烦袁四爷,可袁四爷懂戏,他就可以接受跟袁四爷鬼混;他也很日本人,可是日本人懂戏,他就能接受给日本人唱堂会;漫天传单在戏堂子里飞,他可以不为所动,该怎么唱就怎么唱。可是,面对不懂戏的国民党士兵,他退堂了;面对革命后辈不懂戏,他也说出该说的话。这就是疯魔,不顾现实,当戏没了,命当然也就没了。

电影里的反面角色袁四爷,爱的就是这个“人戏不分”,爱的是虞姬再世。他爱的是程蝶衣的艺术造诣,而不是程蝶衣本人,程蝶衣是死是活他是不关心的。但,能把那一出戏唱得入化境,使他真心折服。袁四爷也是一个疯魔的人,就连被枪毙前走的都是台步!

“尘世间男子阳污,女子阴秽,独观世音集二者于一身,欢喜无量!”袁四爷与程蝶衣一样,对戏曲的痴迷已经到了虚实不分的地步。

不疯魔不成活的道理,让我想明白了一个多年没有想通的问题。为什么商学院的教授、咨询公司的顾问,这些做商业知识传授的人,做不出出色的商业机构?商业知识最丰富的人,没能创造出令人惊艳的商业成绩?

按理说,商学院、咨询公司的理论和研究,不可谓不先进,里面的教授和顾问不也能说不聪明。但非常聪明的人,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工具,却无法实现商业成功。原因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理论脱离实际,不接地气,商学院的研究不能落地执行。实则不然,真正的差异在于付出程度的不同。

商学院的教授与咨询公司的顾问对商业这个事情,只是付出了智力,并没有付出热爱。

用类比来说,教授与顾问是文学批评家,而商业从业者是文艺创作人,批评家从理性角度分析评判,而文艺创作人将自己的生命与热情注入到作品里面。同样聪明,同样懂得套路和方法,谁能做出好作品,不言而喻。

出色的商人取得成功的根本,就在于不疯魔不成活。他们除了智力上的付出,更有心力上付出。任何一件事情取得超人的成就,都要有一股子不同于常人的“劲”。

用心一定用力,用力不一定用心。比如电影刚开头,程蝶衣总是纠正段小楼关于年份数字的错误。在段小楼这差不多就得了,在程蝶衣这没有差不多:“说好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这就是真正热爱的表现。

知识和智力总有局限,而热情和生命能将局限突破,偏执的追求才能成就完美的作品。如程蝶衣,如宫崎骏,如安迪·格鲁夫,如史蒂夫·乔布斯,如张国荣。认真、刻苦、精益求精把角色刻画得入骨入神入心。

我们怀念哥哥,怀念的是什么?怀念的就是用心、用命做一件事的态度,哥哥做到了我们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达到了我们渴求而生畏的高度!

借用电影里面师傅说的一句话:人得自个儿成就自个儿。不疯魔不成活!


不入疯魔,何处成活?_第2张图片
懷度日课0403


PS:后续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程蝶衣的爱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入疯魔,何处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