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寓教于乐——对过程重视,对结果释然

【育儿】寓教于乐——对过程重视,对结果释然_第1张图片

女儿很喜欢和我一起玩,因为她知道和妈妈玩很有意思,和跟“别的大人”玩不一样。

我发现很多大人觉得陪孩子玩很累,很无聊,总是把手机ipad拿在手上,是因为自己没有投入进去。在很多大人的眼里,陪孩子玩是一种推卸不掉的责任,是一种牺牲,而不是一种乐趣,不是一件发自内心想去做的事情。其实就像我们对待自己的工作一样,有人是当成一种任务应付过去,有人是当成一种乐趣享受其中。我始终觉得,无论是工作还是陪伴孩子,真心的投入,认真的面对,你会有很多惊喜,很多收获。


【育儿】寓教于乐——对过程重视,对结果释然_第2张图片

首先把自己当成孩子,像孩子那样玩,你会用平等的眼光来审视小孩子的世界,更加了解他们的内心,而在这个时候,有些话,也许平时你居高临下的对孩子说100遍他也不听,也许正是因为一次游戏他就牢记在心了。

女儿最喜欢和我玩的就是“医生和病人”的游戏。有一次她看了“天线宝宝”的一集,然后就模仿里面的情节,躺在沙发上说:“妈妈我不舒服,给我听听肚肚。”最开始,爷爷奶奶是非常反对的,只要听到她这么说,就会大声呵斥“不许胡说”。老人家的心理我当然可以理解,但是我觉得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孩子把“生病看病”这样的事情看的像游戏一样轻松,对她并不是坏事。(也许在老人的心里,我是个叛逆的妈妈吧,呵呵!)所以我每次都会配合她,她当病人,我当医生,我会很认真的给她量体温,并告诉她37度就是发烧了,要贴退烧贴,然后听听肚肚,看看嗓子又没有发炎,模拟涂酒精、打针、包纱布、吃药,全套的过程。女儿每次都特别开心,和我玩上一次又一次。说实话,偶尔我也会有点烦,毕竟对于一个大人来说,一个游戏玩上十几二十遍的,确实有点枯燥,但是看到小朋友那么认真投入,我也不好意思开小差,一般也会认真配合到底。

这个游戏的结果呢?让我非常惊喜。在这之后带女儿去医院,刚开始她有点胆怯,我告诉她:"你看,这就是河马医生哦(绘本里的)~~我们让河马医生用真正的听诊器给你听听肚肚,好不好?"她一下子就不怕了。后来去医院,她总是很淡定的走到医生旁边,说:“怎么还没有轮到我呀?我也要听听肚肚呀!”医生给她打针,她眉头也不皱一下,打完针还对我说:“妈妈我是不是很勇敢?我一点都不哭。”而对于吃药,就更不费劲了,吃药前我会告诉她:“这是草莓口味的,那是苹果口味的。味道很不错哦。“偶尔遇到有点苦苦的糖浆,她在喝之前也会认真的对我说:“就一点点苦,不过没关系!”然后喝完和我挤眉弄眼的唏嘘两下,就开心的去玩了。爷爷奶奶也是非常惊讶,别人家的孩子每次生病都哭天抢地,他们的宝贝孙女却如此淡定,自己不哭还知道安慰人,就不再阻止我们玩“医生和病人"的游戏了。

而更让我惊喜的是,有一次我发烧,女儿非常“专业”的给我贴上退烧贴,过了一会还招呼爸爸:“爸爸,你快去给妈妈的退烧贴弄冰一点!”然后给我倒水,喂我吃药,拍着我睡觉。真是让我的心都融化了。我始终觉得这些都是之前在游戏中学习到的。


【育儿】寓教于乐——对过程重视,对结果释然_第3张图片

另外一点,陪孩子玩,我觉得更重要,是对过程重视,对结果释然。

有天晚上,女儿看完动画片,突然说:“妈妈,我想做也一个松饼给你吃。”那个时候已经晚上8点了,大家都吃完晚饭了。我问她:“你会做么?”她认真的点着头说:“我会的,刚才动画片里教的,放点鸡蛋,放点面粉,放点牛奶,然后搅啊搅,就做好了。”我觉得她的流程有点那么回事,再看她这么兴奋,就答应了。于是我们俩就在厨房开始了。我鼓励她先找到所有的材料,然后我帮她磕好鸡蛋,她自己开始搅,一边搅一边指挥我,“妈妈再加点面粉,妈妈再加点牛奶……”当然最终还是我负责把蛋糊搅好。我们再一起放进微波炉(我们用的是微波炉蛋糕的材料)。我告诉她“要等1分钟,你数到60就可以拿出来了。”烤好之后,我告诉她“如果你要拿,需要带好手套,拿着抹布,因为碗很烫。要小心。”女儿先伸手摸了一下碗,马上缩回来说:“是的,很烫。”于是就小心翼翼的爬在凳子上,和我一起拿出来了蛋糕碗。女儿对我说:“妈妈,我真开心,和你一起做松饼。”后来女儿又一次提起要做松饼,我问她流程,她依然对答如流。我想,通过这样的游戏和实践,让她了解制作蛋糕的流程,认识制作的材料,并且知道过程中哪些是自己力所能及,哪些是需要寻求帮助,以及哪些是危险的不能触碰的,这是最大的收获。

还有一次,不久前幼儿园做手工。老师要求做国旗。回到家,我问女儿:“你们在学校里升旗,那你知道国旗长什么样子么?”女儿想了想说:“国旗是红的,恩,有一个杆子,恩,没有了。”我立刻从手机上下载了一个国旗的图片给她看,告诉她:“其实国旗上还有5个黄色的小星星呢,1个星星妈妈带着4个星星宝宝。”女儿说:“真的呀,我喜欢星星宝宝。”我说:“那我们一起动手做一个国旗好么?”女儿开心的答应了。于是我们找出白纸和画笔,女儿负责涂红色,我负责在另外的纸上画星星的轮廓,然后让她来填色。填好之后,我拿出小剪刀开始剪星星,女儿负责贴到红纸上。在贴的过程中,我不断的让她对比手机上的图片,弄清楚星星妈妈和四个星星宝宝的位置。贴好以后,女儿说:“国庆是需要杆子的。”于是我们一起动手,用纸卷棒棒。女儿一开始卷不好很急躁,随便把纸握在一起,就说做好了。我告诉她做事情要有耐心,然后教她卷棒棒的方法,接着拿着她的手一起开始卷。最终卷出来的棒棒虽然有点粗,但是是她自己的成果,她很开心。国旗做好了,她拿着国庆在家里跳舞,不停地说:“妈妈,我们做的国旗真好看,真的很好看!”第二天上学路上我考她:“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她很认真的回答:“是红色的,上次还有黄色的星星,1个星星妈妈还有4个星星宝宝。”我很欣慰。其实我知道我们一起用蜡笔和白纸做出来的国旗,比起其他人的简单粗糙了很多,但是我觉得,幼儿园提倡的亲子手工,它的真正意义在于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让孩子亲自动手,在过程中学到知识,这才是本质。所以我很享受和我的孩子一起做国旗的过程,虽然它的样子不完美,但是它带给我们的是无比珍贵和完美的体验,它让我的孩子既锻炼了手工,又增长了知识。

我相信,我会一如既往的陪着孩子“认真”玩,我期待看着她在玩耍中成长。


【育儿】寓教于乐——对过程重视,对结果释然_第4张图片

BAT公司的小职员,顶着别人看得见的光环,承受着别人看不见的心酸。奔四的80后,焦虑的职场中年人。不甘于现状,又恐惧未知。正在探索一条自我救赎之路。【个人微信公众号】:焦虑的职场中年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育儿】寓教于乐——对过程重视,对结果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