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依旧钻之弥坚——读《南渡北归》有感

合上厚重的古书,思绪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些枪林弹雨下依旧刻苦钻研的身影使我久久不能忘怀。使我在今天怀着一份敬畏却沉重的心情写下这篇随笔。

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然后在回归中原的故事,其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大部分大师级人物,作者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进行了描述。

“南渡”是《南渡北归》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描述了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区流亡西南的故事。从七七事变,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的办学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那么为何宋人“还我河山”是“虚愿”,而“吾人”能成功呢?北宋靖康元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俘虏了宋徽宗。赵构逃到江南,继位后不但不吸取亡国教训发奋图强,反而建明堂,修大庙,宫殿楼观一时兴起,达官显宦纷纷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以至于诗人林升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句讽刺当政者。同样身处于国难之中,同样身为国学大师的陈寅格抒发了怎样的胸臆呢?“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碎醒,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宋人南渡,偏安江南,早已忘却当年的靖康之耻,早已忘却当年有汴梁之痛,然而以陈寅格为代表的这帮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们,虽一时沉醉于美景,却不敢忘记美景以外,东北沦陷,日寇入关,国家命运的前途之危难。北平沦陷,众多知识分子茫然四顾,不知命运维系何处之时,北大校长蒋梦麟,清华校长梅贻琦,南开校长张伯苓,以及从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等镇定自若,组织师生撤离;流亡途中,许多学者为保存珍贵资料 昼伏夜行,丢掉了所有行李,血痕遍布的手上只抱着装满文献的木箱;战火遍布大江南北,长沙已不是久留之地,清溪阁一别,各自踏上遥遥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授们时刻不忘教学,其中不乏闻一多指导学生收集民歌,研究民族语言,袁复礼结合湘西一带地形,发表地质理论;在遭遇空袭“跑警报”的日子里,教授们总是胡乱抓一把桌上的文件,学生们也不忘记抄上笔记再往外冲…………当这些情景如幻灯片在脑海中呈现,当这些故事宛如昨日发生至今历历目时,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梅贻琦那句“大学不是有大楼的学校,而是有大师的学校”了。正是大师们“钻之弥坚,越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莘莘学子们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精神,让西南联大成就了亘古不灭的光芒,也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完美的诠释了“刚毅坚卓”的联大校训。

如今,洒满血泪的奋斗史已被尘封,“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但我们需要铭记前辈们的努力与付出,传承他们“宝剑锋从磨砺出”的精神。面对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面对列强入侵,山河破碎,大师们尚可潜心于学问,负重前行,更何况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拥有新环境,新条件,即将踏上新征程。为了复兴中华,再创中国文化的辉煌,我们应该矢志不渝,坚定向前!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依旧钻之弥坚——读《南渡北归》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