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 Rule!


最近在与感冒进行着艰难的斗争,一直没有更新内容。本来是想分享一下关于互联网上的“90-9-1”法则的一些认识的,不过准备的过程中忽然觉得,一方面每当我看到有人在讲东西时喜欢引用各种定律时都会觉得略装逼,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这事儿不归纳出一个普适的定律来不够上档次。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决定先分享下几个广为人知的IT领域的定律。

  • 摩尔定律(Moore's Law)及其他

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一倍以上。

普遍的说法是,该定律是英特尔的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于1965年任仙童半导体公司研究开发实验室主任时应邀为《电子学》杂志35周年专刊写观察评论报告时发现的(另一种说法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卡沃·米德(Carver Mead)教授首先提出的)。这个定律最有趣的部分是,从诞生至今,预言它将不再适用的人数足以挤地铁了。其中不乏各界名流,譬如理论物理教授加来道雄(加来道雄教授写过一本《平行宇宙》,算是物理学科普书,很有意思,推荐阅读),譬如竞争对手AMD的首席图形产品设计师约翰·古斯塔夫森等等。但在我们讨论这个定律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物理定律或者数学法则,它建立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既然涉及到“成本”,自然便是多种因素的作用结果。

当然,如果你反过来审视摩尔定律的话,就会发现另一个现象,亦即Google前CEO埃里克.施密特提出的反摩尔定律:

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和18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同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降一半”。

在这两条定律的作用下,IT公司需要不断的创新以满足这个规律,而那些跟不上步伐的公司多数走向衰落。当然,这事儿也没那么惨,小米不是把这招玩成了看家本领了么。

与摩尔定律相关的另一条定律是“安迪-比尔定律”——What Andy gives, Bill takes away。安迪是原英特尔公司 CEO 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比尔就是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也就是说,虽然硬件性能在不断提升,但是操作系统与软件所消耗的性能也在飞速增加。这事儿再熟悉不过了,回忆下当年Windows 98或者XP的系统内存使用率,再对比下Win7及Win8的。或者仅仅去看一些应用软件,每一代的安装包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比下经典的Office 2003以及最新的Office2013吧)。在手机上其实也是这么回事,自从几个月前微信升级到5.0版本以后,我的Google三儿子就面临了启动微信后需要与那个孤独的背影一起注视地球若干时间的窘境。所以软件行业的发展,推动了用户更换硬件的需求,一方面是由于软件提供的功能越来越多(哪怕是一辈子都不会用到的),另一方面是开发者对内存的精打细算越来越少。所以下次决定更换电脑或手机时,就拿这个定律作为借口吧——这真不是我的问题。

  • 二八与长尾

二八定律(The 80/20 Rule)拥有足够久的历史以及足够广泛的知名度,这个定律被应用到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以及日常生活与商业等等领域。其核心思想在于:最重要的往往只占一小部分,大约20%。而与之对应的是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该理论由<连线>杂志主编Chris Anderson最早提出,强调的是在互联网时代,那些曾经被认为“不重要的”80%所产生的价值。

老实说,我受够了关于这两条定律的讨论,尤其是很泛化的将这些定律迁移场景。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无论是二八还是长尾,都在其适合的场景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有争夺那带来80%利润的热门领域成功的,自然就有更多摔跟头的。有基于长尾用户建立产品出名的(如豆瓣、亚马逊)自然也有在这条路上无声无息的。

之所以讨论这两则理论,主要是因为曾经在腾讯CDC上读到的一篇文章,作者将从这两个理论的角度比较了用户体验中的取舍,简而言之就是设计中是否要多考虑那些长尾用户。顺着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问一下,是否要多考虑那些“长尾功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一个产品的功能越少,用户的学习阻力就低。但是显而易见的,现实的场景并不是如此简单。且不说那篇文章中提到的长尾用户的长尾需求,从商业层面上一些产品的功能肩负着更多的使命。以最常用的新浪微博为例,在主功能外挤进了异常多的产品入口,尤其对于这样用户众多的大公司,每个入口都是一个团队的作品,彼此间对资源的竞争格外惨烈(年终奖、KPI直接受影响啊),都想搭上这条大船,搜刮一下庞大用户群中的长尾。微信在这点做的相对较好,这一大部分功劳需要归到张小龙在腾讯的地位,但在5.0带上自家游戏后据说下个版本要捎上自家的应用宝了,不知道手机管家会不会未来也插一腿。

之所以存在这些的不友善,主要根源在于其对用户体验的破坏。增加一个不在计划内的功能意味着需要让用户去重新理解这个设定,体现在交互上则是对界面资源的占用、增加了交互次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长尾功能都会影响,而在于这个功能是否从用户使用场景下的需求出发,是否以一种得当的展示方式出现,是否给予了用户一定的选择权。有的时候看到一些产品,完全可以想的出其产品经理挖苦心思推出的不讨好功能,譬如,每次我都会吐槽的App——8684公交。查个车次路线而言,用得着制造“偶遇”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Hey R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