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shark验证TCP3次握手

wireshark过滤条件:ip.addr == 120.79.36.180
千万别写成 ip.dst == 120.79.36.180 ,这样子就看不到服务器给我们返回的包了
此时,在浏览器输入120.79.36.180:8080,敲下回车,然后查看wireshark的捉包;
在计算机网络课上,我们知道有下面的理论;现在我就从wireshark抓包中论证这个理论。

wireshark验证TCP3次握手_第1张图片

tcp 的头部

英文版

wireshark验证TCP3次握手_第2张图片

中文版

wireshark验证TCP3次握手_第3张图片

上图中有几个字段需要重点介绍下:
(1)序号:Seq序号,占32位,用来标识从TCP源端向目的端发送的字节流,发起方发送数据时对此进行标记。
(2)确认序号:Ack序号,占32位,只有ACK标志位为1时,确认序号字段才有效,Ack=Seq+1。
(3)标志位:共6个,即URG、ACK、PSH、RST、SYN、FIN等,具体含义如下:
(A)URG:紧急指针(urgent pointer)有效。
(B)ACK:确认序号有效。
(C)PSH:接收方应该尽快将这个报文交给应用层。
(D)RST:重置连接。
(E)SYN:发起一个新连接。
(F)FIN:释放一个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
(A)不要将确认序号Ack与标志位中的ACK搞混了。
(B)确认方Ack=发起方Req+1,两端配对。

接下来我们来看wireshark捉到的包

第一次握手

书中写第一次握手的包是 syn = 1 , seq = x ,这里的x是任意的,

wireshark验证TCP3次握手_第4张图片

我们从第一个捕捉到的包开始看,这个从source、destination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我本地发送给120.79.36.180的一个tcp请求;再看下面的信息;
可以看到 Sequence number :0 还有 Flags.Syn = 1 ,这里跟书中的理论描述是一致的,这也印证了这是tcp第一次握手的包。

第二次握手

书中写第二次握手的包是 Syn = 1 , Ack = x + 1 , Seq = y ;
这里的Ack是确认序号,不是标记为的Ack,标记位的Ack的
用 1 表示第一次握手, 2表示第二次握手,3表示第三次握手
这里的 x 是第一次握手中的x,也就是第一次握手的Seq,说明第二次握手的Ack等于第一次握手的Sqe + 1,我们得到公式 2.Ack = 1.Seq + 1
而第二次握手的Seq变成了y,说明第二次握手的Seq是任意的。
wireshark验证TCP3次握手_第5张图片
从上图中我们看到 2.Seq = 1 , 2.Ack = 1,印证了理论2.Ack = 1.Seq + 1

第三次握手

书中写第三次握手的包是Ack = y + 1 ,Seq = z ;
这说明第三次握手的包的Seq是任意的,3.Ack = 2.Seq + 1

我们再从下面的包中找到第一个从本地发给服务器的包,协议是TCP
wireshark验证TCP3次握手_第6张图片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3.Ack = 1, 而2.Seq = 0 也就是 3.Ack = 2.Seq + 1;从而印证了书中的理论。

参考:TCP三次握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tcp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