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训练营:2018.12.31 周一学习练习内容读书任务

必读:p14《救孩子于母爱泛滥》
选读:  p265《两朵蘑菇的对话》
心理知识点: 
PAC理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际关系心理分析。是加拿大心理学家Eric Berne于1964年在《人们玩的游戏》(Game People Play)一书中,提出了这个著名的理论。    这种分析理论认为,人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  母”、“成人”、“儿童”状态。取这三个间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P-A-C” 理论把个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也就是说这三者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分。 
“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独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 你必须……”。
  “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 。
  “儿童”状态象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 ,“我不知道……”。
  根据PAC分析,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如父母--父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对话会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如果遇到相互交叉作用,出现父母--成人,父母--儿童,成人--儿童状态,人际交流就会受到影响,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刺激--成人反应。

今日的作业内容:

1 当天读书的心得体会(选写)

2 情绪管理练习中的感受(必写)

3 沟通练习中的事件及感受(必写)

4 自己在做作业过程中的问题是什么?(选写)


1读书心得:

李老师从“注意的分散”(分心)说起,讲述了“分心”给他带来的意外收获。从跳“小红帽”的过程中,“分心”看到了起死回生的虎皮兰,自问自答的讲出了缘由。

它怎么能死而复生?
生,说明它根本就没有死;而当初它怎么会根烂近死呢?
水浇多了!

我也有因水浇多了导致花儿涝死的经历,所以当老师在文末转题至:“救孩子于母爱泛滥”时,我茅塞顿开!

孩子就是祖国的花朵啊。
一旦父母的“爱如潮水”,无数的花朵就会被这种泛滥的爱浸泡其中。
不敢联想了--救救孩子!

2情绪管理练习:体会你内在的父母、孩子、成人三个角色,感受这三个人的情绪,分别记录下来。

内在的“父母”:多年来,不论我在哪儿做什么事情,在我的脑海中总会有一个苛刻的批评者,几乎让我无法忍受。不管我怎么努力,她总会指责我做的不够好,接着便有一套应该如何做,必须怎样做的命令朝我砸来。如此看来,我内在的“父母”成分肯定是占足了优势的。

在当我做了“妈妈”以后,好像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如火山爆发了一样,在孩子面前,独断专行,为所欲为,一天到晚的嘚吧嘚吧嘚,没完没了的对孩子说着:“你应该……”、“你不能……”,“ 你必须……”。现在换位思考一下:长期以来,孩子真的很辛苦!

当我感受自身内在的“父母”成分时,我体会到的是当对方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做事时,我内心涌出的“愤怒”。越是愤怒,越想控制。

内在的“孩子”:前面我对“内在父母”感触极深,当我将自己置身于“内在孩子”的角色时,内心极其抵抗,想证明自己不应该像孩子一样任性,随意。也就是在这一瞬间,我发现“内在孩子”一直在与“内在父母”顽强抵抗,共生共存着。

我害怕做错事,害怕被指责批评,所以,我也慢慢学会了“服从和任人摆布”。当我成了“乖宝宝”,得到“内在父母”的认可时,我会很开心,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可是有一天,当我发现无论我如何“服从”都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时候,我才开始寻求自身的成长。

当我体验“内在孩子”的角色时,我极度渴望被认可,只要我可以,我一定努力去做到令“父母”满意。为了做个好孩子,我会不遗余力。

内在的“成人”:我今年33岁,我是个实实在在的成年人了,可是当我努力向内寻求时,才发现自己的心是空的。我一会扮演“父母”,教育自己应该如何如何,一会又反串上演我是个孩子,甚至撒泼打滚的向“父母”示威!

其实,我也不该如此否定自己的“成人”角色!毕竟我现在是老公的妻子,孩子的妈妈,我也在努力成长着。给自己一些鼓励,期待一天比一天成熟稳重,努力做到: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

3沟通练习:  回顾你跟孩子的沟通模式,看看你对孩子说的话像是父母、孩子、成人哪个角色在说话?

回顾我和孩子的沟通模式,我基本上都是以“父母”的角色在说话。从早到晚,我乐此不疲的重蹈覆辙:

上学前:
起床了!快点!再不起床就要迟到了!
抓紧时间洗脸、刷牙、抹香香!要不然,没时间帮你扎头发了!
不要咬牙刷,对牙齿不好,也浪费牙刷!
把这杯温水喝了,对你身体好!
快点穿衣服,别磨叽了!
快点穿鞋子!不要总是把鞋子魔术扣全部打开再穿,那样多浪费时间啊!
快点出门,慢点下楼梯,别摔着!
都和你说了,看好脚底下的路!要不是我拉住你,你又摔个大马趴!
来,快上电动车,坐后面,朝前坐!
……
放学后:
进门换鞋洗手!记得打洗手液!
别趴地下,别跪在地下,行不行!
不要总在沙发上跳来跳去!
别喝冷水,喝温开水!
赶紧关上电视,已经超时了!
该洗刷睡觉了!快点洗脸刷牙!洗屁股洗脚!
别再听故事了,赶紧闭上眼睛睡觉,不许再出声了!

通过这一段回顾,我能理解孩子在面对我这一系列“命令”而表现出的“充耳不闻”了。这哪里有沟通,更谈不上尊重了。还是要从改变自己做起,努力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做榜样。趁孩子还小,我还未老,努力学习:有话好好说!

4困惑

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学习了“PAC理论知识”,也尝试将自己代入理论知识的框架中体验“父母”、“成人”、“孩子”的角色,但是,还是感觉“知道”却“做不到”。突然脑袋里蹦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怎样才能做到……?”好像也只有不断的练习体验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感谢老师们的引导和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成长训练营:2018.12.31 周一学习练习内容读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