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媒体人”

从1月15号到2月9号四周时间,好友和我在省台的一个栏目里,着实体验了一把媒体人、电视人的生活。

在头两周,班上的个把同学时不时在微信QQ里问我们的实习情况。实习生嘛,就是啥都干,我们也是都愿意干,毕竟带着能多学点东西的期盼,我们跟着年轻的老师街采、出镜,必要时演情景剧,去演播室送带子,推提词器,看到栏目主持人在录音。原来,一月份可以录二月甚至三月的稿子(我们所在的栏目是生活服务类,时效性问题不大);原来,一个不大不小的栏目背后是几十号人耕耘着;原来,各司其职、团队协作真的很重要;原来,出了校园,采访就要成为一种强势大胆、咄咄逼人之为(可以压缩时间成本);原来,媒体的机房系统直接秒杀学校索贝和自己电脑的PR;原来,上下班高峰期的公交车是可以挤到人窒息……

但是,好友和我在第一天上班就陷入倦怠期。生活服务类栏目枯燥,选题无聊,随着后来的街采出镜,发觉老师们默守陈规,与脑海中憧憬的紧张真实的媒体人生活差了不止一截(总是觉得自己要去采新闻而不是给大爷大妈们解决假货次品问题)。后悔、遗憾充斥于心,已经离职学校一年多的老师教我就当作满足好奇心吧。于是,我带着好奇心,重新回到办公桌。

老师们很年轻,大多数都是长我们几岁的姑娘。她们敲击电脑快捷键时让我不禁感叹神速啊!教我的老师并非科班出身,但一直都对媒体、新闻有好感。她告诉我虽然不是新闻专业,却在大学时就喜欢干这个。她提到一件我觉得有趣的事,刚进媒体时,家人见她出镜很是高兴,现如今,她在栏目待了两年多,家人都对她出镜司空见惯,尽管她已经不是几年前青涩的小白。“都已经习惯了。”习惯性地找选题,习惯性地拍摄,习惯性地剪辑,也习惯性地违反真实。老师不是个例,因为栏目里科班出身的人很多,也因为栏目设定已固化。

“老师,都有什么人看这个节目呀?”

“这个不用管,你就尽管找选题。”

好友与我脑中飞过一群乌鸦,在电视台对面的珠璣巷里,我俩开起了吐槽大会。大多数时候的午饭,我俩都是在200米长的珠璣巷里解决,外卖太贵,力盟新华联万达又太远。

很偶然的机会发掘一家文艺餐馆“吃点撒”,当时我忍不住就拍了好几张照片,好友的相机也派上用场。生活或许不如意,但是美好时刻依旧值得珍惜。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周“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