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不爱读书,但故事却听得不少。床前膝头,王子、公主、恶毒的女巫是标配。
一个个故事陪我度过睡前轻闲的小时光。那时‘黑童话’还没有被人频繁地提起,故事的结局都是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那样的千篇一律而皆大欢喜。
《伊索寓言》是我听过的唯一一本不套路的故事集。其中有一篇老猎狗的故事令那时年幼的我着实惶恐一番。
“一条年轻时在森林众猛兽间威风赫赫的老猎狗,因牙齿老化连一只野猪都抓不住而被主人责骂。”
无论什么,畜牲或人。活着,就总会衰老直至死亡――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规律。岁月总是无情,流光轻易把人抛。
你可以想见,一个孩子第一次直面老去与死去,心里是何等震撼。
后来,渐渐地大了,对死亡反而不再那么在意。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百年之间不过尔尔,再回想起童年里那只可怜的老狗,不免悲叹,又带一点嘲讽。
老猎狗,终其一生恪尽职守地奔跑在去往森林的道路上,临了,却只得到主人大失所望的痛骂。它图什么呢?一只狗,可没人会給它颁劳模奖章。
你也可以说是主人太不懂感恩,但在我看来,此般果,未尝没有“老猎狗太把自己当回事”的因。
《伊索寓言》原书名《埃索波斯故事集成》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我想,他应该没听说过佛家“出离心”的典故,否则他可能会給这个故事画上一个不那么悲伤的句点。
当然,就算他听说过,我也不保证他一定会修改。以上,针对我的猜测,我用了“可能”一词。一个故事,从成型到最终被创编出来,我相信作者必定有自己的考量和意图。只是,我不太喜欢这个结局,太催人泪下,而我终究喜欢喜剧结局。
‘伊索’,这位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为世界四大寓言家的伟大男人,如今早已随着历史远去而永远沉眠在浩瀚的土地之下,不知后事。那么,不妨让我用一支拙笔,以无能之辞来稍稍修改一下这个故事,一求心中宽慰。――我愿每一位生灵,还活着的,都能微笑着有尊严地死去。
唔!“猎狗,一只年轻力壮的猎狗,徘徊在广袤的森林里。它是猎人最趁手的武器,它与猛兽对峙,牙齿能撕裂老虎的下颌,但它并不。它与森林之王是朋友,带給主人的猎物不过能果腹!”
你看,这样一来,原著里可怜的老猎狗的处境是不是立马就不一样了?不会再有遭主人责骂的隐忧,就算真的再被抛弃,也自有它的去处。天地那么大,四海皆有朋,四海就皆可为家。
我习惯做每一件事都保持一颗出离心。
有人曾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
通常我会回:我从来没有理想。
于是,错愕地眼神投射过来,“嗖嗖”地,刀子一样,我做不到坦然承受,但一样意识不到我有什么错。
每一个年轻人,似乎都该有一些理想:如俗世的念想,物质上的期待,精神上的憧憬,或是更加崇高一些的像“造福子孙”的目标。但如果,岁月在你脸上已然留下不少年轮――你坐船的动机仍然只是到达一座岛,别人把岛上的一切美妙和宝藏说給你听,就可以让你划船划的更带劲儿――那我能对你说些什么呢?
我平素做事时,遇到喜欢感兴趣的事物,常常也会乐此不疲,但这绝不代表我有什么理想。
我享受我追求一件事情时挥洒汗水时的快意,但我的心能够随时出离。很认真很努力很投入的时候――心随时地出离。
我认为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所有的人都应该毫不顾忌地把它运用到生活中的一切事情上。
毕竟,一切都在究竟上毫无意义。
一只萤火虫最大的悲哀是,自以为能照亮全世界;一只猎狗最大的悲哀是,自以为能勇猛如初时。
我们周遭有多少这样的萤火虫,这样的猎狗?
韩信,汉朝开国元勋,功高震主,死于吕雉之手,开“狡兔死走狗烹”之先河;赵匡胤,一国之君,杯酒释兵权,致使国家国力愈来愈弱;岳飞,大宋名将,精忠报国之辈,十二道令急召回京,未得死其所。
寓言之所以为寓言便是它独有的警醒世人的道理,故事就是生活。或者,更残忍地,生活即是故事!
吸取前车之鉴吧!纵然是后人如你我,经过世俗意义上的“努力”、成为了人们眼中的“人才”、大幅度提高了自身的光亮度――也别因为自己是霓虹灯就沾沾自喜并开始张罗理想。
无论瓦灯、霓虹灯或是月亮,又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吗?
拜托,太阳会笑的。
保持出离心吧!别太把“理想”当回事儿,你应该知道,坐船的意义就仅仅是坐船,如果坐船是为了到达目的地,那所有人最终的目的地都是死亡――你看,非要树立目标,那面对着这个终极目标,是不是比没有目标更绝望得多?
保持出离心,做一个虔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