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学习方法之语数(理科)

语文

  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笔者认为,要想语文有一个较高的分数,积累,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似乎很多人会认为,语文的积累无非是在没事时背背古诗,背背文言文的实词虚词,背背作文素材等,笔者不能说这是错误的,但这应该是很不全面的。是否会积累也是影响一位同学语文成绩高低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先谈谈如何进行语文方面的积累。

  第一,积累的时间及频率

  从宏观角度来看,语文的积累应该是伴随整个高中学习生活的一件重要的事情,也就是说,语文积累应该从高一就开始。大多数同学初入高中时,往往沉浸于高中生活的新奇感觉里,不知道对高中的学习提前规划。而语文,作为大多数人眼里“学了不一定能考好,不学也不一定考不好”的学科,更是容易受到同学们的忽视。我想,这就是积累方面,同学们常犯的一个错误。笔者高中时,许多同学在高一高二轻视语文方面的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不去记忆,古诗词也不背,一些成语,病句方面的问题更是不愿理会,而到了高三,同学们又意识到语文对高考总分的重要影响,便拾起了耽误了许久的语文,重新进行记忆背诵。可语文的积累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临阵磨枪,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记忆不深刻,模棱两可,而且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复习。因此,同学们需要树立积累方面的规划意识,即积累要趁早,不可在高考来临之前才去考虑这件事。

  从微观角度来看,语文的知识点太多太多,包括熟语,病句,修辞,得体,古诗文,文言文,现代文,作文等多个模块,而且前几项包含的知识十分的零碎。因此,要想记得熟练,就要做到重复,大量的重复。许多高中生的习惯是在早自习的时间记忆语文的内容,而接下来的一天往往把非上课时间都交给数理化生,去进行大量的刷题。笔者认为,对于理科生,和你在一个档次的学生,数理化生的成绩往往和你差不多,拉分项便是语文和英语了。因此,同学们应该在一天的早,中,晚都抽出一定时间交给语文,以此来巩固自己的记忆。

  第二,积累的内容及形式

  笔者认为,积累的内容应该包括但不限于成语,病句,得体,修辞,文言文实词虚词等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内容是很多的,比如一些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中常见的答题套路,我们不能完全按照套路答题,但是必要的套路可以帮我们拿到应该拿到的分数。再比如,作文方面各种好段落的引用化用,古诗文里的答题术语等内容。值得积累的内容应该是很多的,任何可能让你提高分数的内容,都值得去积累。

  积累的形式呢,也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内的背诵式积累。课内的积累做得充实了,可以让你拿到一个还不错的分数的,但如果在辅以一些课外的积累,那就是锦上添花了,可以更好地提高你的个人竞争力。阅读便是课外积累的方式之一,在高一高二学习压力还不太大的时候,尽量多看一些世界名著,这不仅有益于你的语文成绩,更有益于你人生观的构建,你的视野和格局。除了阅读名著,平时无意中看到的好句子,好段落,都可以积累下来。另外,高中生也需要多多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各方的评论,将你认同的观点记录下来,如果可以的话,写一写时评类文章,也是很不错的。

  语文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看出明显的效果,但同学们千万不要因此便放弃了。要相信,只要你给语文足够的时间和关注,语文便不会在分数上亏待你。

数学

  数学,往往是许多同学们最头疼的事情,理科的数学又相对困难一些,再加上各种道听途说,同学们大多对数学有一种先入为主式的畏惧。所以笔者认为,要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便是,克服对数学的恐惧。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但高中数学却没有那么的博大精深,高中数学只属于初等数学,其实是比较简单的部分。而且,高考并不会在数学方面为难大家,只要基础部分掌握得好,稍微拔高一下,便可以在高考难度的试卷上,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差不多是120左右。如果思维能够外深入一些,拿到130+的分数并不是特别难的事情。既然我们不是以数学满分为目标,那就没必要担心自己出错,没必要过于畏惧数学。只要心底不再畏惧,便能以平和的心态学习数学,接受度也自然会提高。

  克服了心里的畏惧之后,笔者认为,高中数学提高分数的利器有两个,一是通性通法的运用,一是具有模型意识。

  通性通法的运用无疑是极为重要的,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其实是很有限的,任何的出题模式,任何的题目都离不开这些知识点。因此,只要掌握通性通法,便能解决大部分数学题了。举个例子,导数应该是高中数学最难的部分之一,许多人往往都放弃了导数题,看都不看一眼。但实际上,只要基础足够,导数题也是可以拿到一定的分的,而且不会耗费太多的时间。导数的题型很多,比如极值点偏移啊,二元变量一元化啊,化曲为直啊,各种含参问题啊等等等等,但高中的导数本身的知识点是不太多的,无非是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在研究函数单调性,最值极值方面的应用这些东西。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对应的通法,导数题即使不能拿全部的分,也能拿到差不多一半分,只要熟练度足够,就不会浪费时间。我们老师有句话,是关于函数导数含参问题的,“不含参怎么做,含参就怎么做,做不下去就讨论”。我觉得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高中数学解题,只要你把通性通法尽可能地掌握,遇到复杂的问题,也不至于完全束手无策,总能写一些东西出来。更为重要的是,通性通法不会太束缚你的思维,它只是基础性的东西,在遇到复杂问题时,它是你进行发散性思考的保证。而一些同学痴迷于各种“解题大招”,固然,合理使用这些大招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可是,这些大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你的思维,许多问题你觉得使用大招很方便,就自动减少了你去深入思考这道题目的时间。久而久之,遇到一些新的题目,不但没有大招可以运用,而且思考能力大幅度下降,自然只能干瞪眼了。

  模型意识,也是提分利器。以全国卷为例,高考数学的题目分配很固定,特别是六个大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三角或者数列,一个统计,一个解析几何,一个立体几何,一个导数,一个选做。再拿立体几何为例,高考考的无非就是证明平行或垂直,求线面角,二面角,稍微偏一点,也就是求点面距,求体积,还是很有限的。如果你能把这些题目分类,也就是以一个个模型的方式进行整理,一个模型刷足够数量的题目,尽可能总结出可能的考法,不就可以做到题型的各个击破了吗?以此类推,把各个大的模块的题目模型尽可能地总结处理,再慢慢渗透到选择题,填空题的一些题型,每一个模型都进行大量练题,熟悉直至基本完全掌握,那么,在面对绝大多数数学题目时,你都可以沉着应对了。除了个别极其复杂的题目在,大多数的高考题都是几个模型的组合,有时候甚至是模型的重现,既然已经掌握了这些模型,那么多思考,多分析,便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了。

  数学上面,还有一点要提一下,那就是,刷题。许多人所谓好的学习方法,往往打着不用大量刷题的噱头,这种方式无疑迎合了高中生在巨大压力下希望放松的心理。笔者认为,如果高中的应试学习以拿分为目标,而分数又是通过做题得来的,那么,大量的做题便是必须的。高考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拿到更多的分数,所以,大多数同学都必须通过做题来提高自己的熟练度,以期达到自己的目标。特别是数学这种学科,难度较大,如果不刷题只听课,往往会陷入似懂非懂的境地,对于考试,则是十分不利的。当然啦,刷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刷一万道小学20以内的加减法,也不能帮你在圆锥曲线题中拿到更多的分。不能完全沉迷于刷题的数量中洋洋得意,更应该注重刷题的质量,也就是提高刷题效率。很懂的地方就不必刷,不懂的地方就要多刷,这样才会有效果。

  数学的学习,总结一下,便是掌握通性通法,灵活运用模型,平时打好基础,多多思考,成绩便不会差。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高中学习方法之语数(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