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大侠的一首七言打油诗,结束了今年的高三同学聚会。
2015届三(7)金秋师生聚会
金秋周末聚荣兴,
尊师重道话真情。
金花四朵彰绿叶,
八条硬汉挺华哥。
万有引力笑函数,
爱酒男人唱凯歌。
潇洒人生求快乐,
酒逢知己不停休。
前日同窗发豪气,
陈年旧事亦温馨。
只待来年有幸会,
龙马红娟飘九龄。
——九宫大侠于曲江
2017.8.11
算起来,从刚毕业的谢师宴到今天,我们正式的同学聚会也就是只有三次。每次都邀请了所有的任课老师,除了老师实在是有事来不了,在学校的老师们都基本到齐。
而两年三次同学聚会,来的同学由谢师宴的50人,到去年的20人,再到今年的12人。每年都在递减,这貌似也是一个无解的方程。至少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有些深重的无力感。
其实,这种状况也不是只在高中才会出现,几乎出现在所有的的同学聚会当中。毕业八年,小学同学聚会始终办不起来;毕业五年,初中同学聚会到场也是寥寥几人;高中的同学聚会,是能够让人充满激情了的。
高三的最后几节课,班级都在讨论着谢师宴之事。同学们都在议论纷纷:隔壁班的聚会地点已经定下了,对面班的已经约好了老师,平行某班也是正在筹划了。
“班长,我们是不是也需要考虑考虑谢师宴的事啦?”
其实,谢师宴这个词我也是刚刚才听过…
举办肯定是会办的,只是时间问题。
那是我们上的最后一天课,我最后一次站在班里面对全班同学说: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着谢师宴的事宜,很有心很欣慰,这也是我们班委需要去承担的组织工作。
不过,其实,大家需要认清一个事实,最齐的同学会,不是10年、20年或30年,而是我们现在…
我想,将来我们怀念最多的,不是当年的谢师宴,而是我们所在的今天的种种…
大家现在要做的,是全力以赴地准备高考,用我们的成绩,作为谢师的最好礼物…”
或许,我也感觉这些话具有跨时间效应,毕业两年之后,仍然让人浮想联翩。
高考之后,谢师宴是我十八岁以前组织过的最大型、到场率最高的一次聚会。前前后后只用了两天时间,在送走了所有同学之后,我才感受到作为班长的一种责任感和荣誉感。
是的,这是我当班长的第十二年,可以说,我从小是被叫班长叫大的。可真正让我感受到班长应有的滋味,是在那一次以后。
那次,很多同学问我,将来还有没有机会大家一起聚在一起?能不能每年都聚一次?
我想我是一个注重承诺而且认定了一件事就会坚持做下去的人。既然有人说到,那就尽可能地去实现吧!
毕业一周年,我在广州找到了兼职,每周有六天的班次。工作不算是辛苦,却也是很费时间。就在七月底的时候,高三班群突然多了很多冒泡的同学。大家想见面了,想聚会了…
在现实与理想之间,隔着不小的鸿沟。不过,既然要举办,肯定有不少的办法。我只有三天的假期,同学会只能让在家里的同学们去筹备。
于是,第一年的聚会就这样被我在广州遥控着进行着准备,等到我回到家的那一天,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能够做到这些,相对于不去作为,我想对于所有老师和同学都是一种回味和经历。
还记得老师临走时说的,大家现在其实还没毕业,有时间多聚聚也是一件好事。
一年后的今天,同样的人,同样的形式,变的却是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每年来的人多不多,只要还有足够的人想要共同回忆青春,我作为班长也会奉陪到底。
凭着这样一份激情,我们提前了十天开始准备,包括了确定人数、确定形式、邀请老师、踩点吃饭…今年我都亲自操刀。
只不过,可惜的是,我也亲眼目睹了很多同学因为没空来不了、临时有事不去了、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这种状况是同学聚会百分之百会出现的,我已经能够想得通、谅解到、明白事理。
一场聚会,难的不是形式也不是菜色,难的恰恰是每年少几个人你却不能怎么办。
只要能够聚会,我都会组织,同学们有很多,但是班长只有你。铁打的班长,流水的同学,这是聚会惯常定律。
不过,我也很庆幸的是,老师也是铁打的,有很多同学也是铁打的。
在聚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变了很多。慢慢地,我们当初青涩的模样,渐渐开始成熟。有人开始健身了,腰板越来越硬;有人开始大杯敬酒,劝酒令说的头头是道;也有人开始沉默,在桌上默默地看着每一位变化的同学,做改变的旁观者…
在聚会的最后,我们照例拍了合影,依然是原来的老师,依然每年都有一些同学在场。我有一个心愿,那就是看着照片里的我们一点点长大、看着照片里的人每年越来越多…
下一年,你还会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