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福帝姬》:一阙时代悲歌。靖康耻,尤难忘。

        唐宋元明清,我对宋朝知之甚少,以前在历史课上插科打诨,也未读过多少有关宋朝的著作。对于靖康之耻,只是读过岳飞的那首《满江红  怒发冲冠》:靖康耻,尤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偶读《柔福帝姬》,方对这段历史有了些了解。这本书根据一桩宋朝疑案改编,在靖康之变中被掳去金国的柔福帝姬跋涉千里后终逃回故国,但一双金莲却放大了很多。

          柔福原是金枝玉叶,最为受宠的帝姬,生长于花团锦簇之中。国难当头,她也难逃受辱。宋国节节败退,在金人面前卑躬屈膝,割地,赔款。但退让带来的只是一时的安宁,金人的胃口越来越大,索求无度,举国之力也无法筹集赔金。只能以宫女,宗姬,乃至帝姬来抵债,每个鲜活的生命明码标价地一批批被送入金营任人蹂躏。

        金玉陷于泥淖,明珠蒙尘,亦不改其光辉。多少如花女子毅然殉国,以身守节,这是她们的信仰。活下来的人仍在坚守,玉箱蛰伏在君王侧,曲意承欢,被众人唾弃鄙视,一生正直的父亲与她割袍断义。她在金国步步为营,不惜亲自杀死亲生孩子从而在金国掌权,为救父亲铤而走险,事情暴露后慷慨就义。

        当然,也有女子在金国从善如流地活着。柔福的妹妹宁福沦落洗衣坊,受尽凌辱与折磨,被宗隽收下后欣喜若狂,甚至想与柔福作娥皇女英,完全失去了作为帝姬的傲骨。柔福对此大惊,心如刀绞,宁福声泪俱下,她说姐姐永远不知道她过了什么日子。和平时代,男子要她们缠小脚,终日琴棋书画,作为他们的玩物。祸起萧墙,被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又能如何?她们何其无辜,我对这些并没有报国大志,只想苟且偷生的女子报以同情,表示理解。

        柔福可以说是幸运的,起码,宗隽对她有一份真心,我觉得柔福也对他也有着一份真心。但家仇国恨,何其深重,柔福心中的复仇火焰熊熊燃烧,盖过了那一丝真心。最终,宗隽放她走了,让她回到了她心心念念的家乡,见到了那个在樱花树下雄姿英发,为她捡起毽子的九哥。

          赵构和柔福最美好的回忆便是那日樱花簌簌落下,繁樱如雨,机灵俏丽的女孩在秋千上飞起。那时,赵构还是意气风发的九王,心负报国志,在战场上誓要击退金人,恢复家园。而不是现在坐在王位,终日为国操劳,无力抗敌只能节节败退的皇帝。那时,柔福还是单纯可爱,艳若桃李,生活中只有琴棋书画诗酒花的媛媛。而不是现在清冷高傲,尖酸刻薄,极端地逼迫赵构抗金的帝姬。

        他们之间的禁断之恋,早已埋下了种子,不过朦朦胧胧,且被战争催化。他们是对方的寄托,代表了美好的过去,他们爱的其实是当时在樱花树下的自己。

          全书并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真正能让人去恨的人。不过是真实地迎合自身的利益,大家都是身不由己,没有自由的人。柔福之死看似由赵构生母和婴弗造成,其实哀莫大过心死,她抱着希望来找到九哥,希望他能抗金,最后惊觉九哥已经死在了樱花树下。现在的皇帝与金国签下了合议,因多疑畏战赐死了忠臣岳飞,终于主张合议的奸臣秦侩。柔福认为她已经看不到一雪靖康耻的那天了,于是她选择了自杀。

            在战争年代,命如草芥,全书不断有人死去,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我觉得这本书的主题并非爱情,而是在缓缓讲述一段历史,一段无奈又悲凉的历史。

          米兰Lady文笔细腻深情,流畅自然,缓缓叙述中足见真情,这是一本让我觉得惊艳的书。不过全书虽然尽力想营造悬疑感,却着实有些娇揉造作了,构架有些僵硬。作者讲故事的能力还是很强的确,一串长长的人物,很多人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其中最为深刻的就是婴弗了。

            婴弗原是柔福侍女,倾心于九王,幸得逃出靖康之乱后,便一直跟随于赵构身边。凭着她的聪颖细心被赵构收下为妃。在后宫她波澜不惊,左右逢源,既不过分巴结,也不冷淡示人,极合人心意。她勤于学习,对事也有独特见解,却善于藏拙,不露锋芒。她看穿了赵构,柔福的私情,处处为他们掩饰。最终当上皇后,常伴赵构至老。她做过的唯一“坏事”就是提供了许多关于柔福是假冒帝姬的证据,将柔福推上了断头台。闪着寒光的宝剑一旦出鞘,必断血封喉。她就是这样一个冷静地可怕的女子,她为了她想要的,她爱的,可以不择手段。

        1276年,忽必烈破宋都临安,宋朝亡国。     

你可能感兴趣的:(《柔福帝姬》:一阙时代悲歌。靖康耻,尤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