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回放(2018陕西省联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7年3月3日,来自济南大学、沈阳建筑科技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政法大学的5名大学生,通过层层考试,从391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被济南市环卫局招为“掏粪工”。按照规定,他们至少要在掏粪工岗位上干三年。这一消息经过报道之后迅速在网上蹿红,有网友封其为“最牛掏粪5人组”。有网友认为大学生当掏粪工是作秀,他们掏的不是工作而是“编制”;也有网友表示,大学生当掏粪工体现出的是知识和人才的贬值,令人寒心;还有网友认为,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大学生当掏粪工反映了大学生新的职业观。
面对众多网友对此事的评论,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好的立意始终是文章的灵魂。
面对这样一则材料,文题给出任务指令:面对众多网友对此事的评论,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显然,此文题考查了考生对具有争议的社会现象的思考与评判力。
如何从材料中提取较高的立意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第一,是什么?是5名“大学生”经层层选拔成为“掏粪工”,注意“大学生”与“掏粪工”之间被世俗所赋予的身份差;是网友的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第二,为什么?为什么这几名大学生会有这样的选择?他们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网友会有这样那样的评价?网友的不同评价各有其道理吗?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其实是在探本究原,探究原因可以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大学生当掏粪工是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网友褒贬不一的评价是现象,折射背后的本质指什么?
第三,怎么样?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联想比较法。这是一则新闻材料,5名大学生将来的人生走向我们并不能确定,但我们可以通过平时的积累做联想类比。例:央视《朗读者》节目曾邀请数名年轻人参与节目,而这些年轻人无一例外的有留学海外的背景,且个个都是高材生,但他们被邀请的原因却是选择了中国的偏僻农村作为他们的人生舞台。经过这样的联想比较,我们新的思考就会被激发出来。这里仅举一例,同学们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联想比较,得出新想法。
要想使立意深刻一些,首先当思考得深刻一些。我们需学会一些思考路径即由个体到群体,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其次,我们还需要广泛的阅读,细致的观察,勤奋的练笔,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习作欣赏支持·尊重
高2018届一班 杨洋
生活中难免出现“分支”,面对分支即面临选择。但不论于己于人,面对选择时都应给予尊重与支持。
近期,一篇报道在网上热议,它讲的是来自某五所高校大学生,从391名报考者中,“争”得粪工一职。对此,网友也是议论纷纷。有人持赞扬态度:认为这反应了当代大学生对工作的新型职业观;有人持相反态度: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大学生在“作秀”,也有人认为这体现了人才与知识的贬值。
但在我看来,各行业都有其独特之处,因此,作为一名网友,我认为应当给予支持与尊重。
在电影《无问西东》中,由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一角,让我印象深刻。自身怀有一身本领与正气,面对“空招”他跃跃一试。虽然母亲出于爱护儿子的本性加以阻拦,但沈光耀在后来生活中明白了自己的“真”,清楚自己作为中华儿女的使命。他自知母亲会担忧、伤心与难过,但他仍毅然决然的选择做一名空军。他怀着一腔热血,保卫国家,只为不让自己的祖国颠沛流离,不让自己同胞横遭灾祸。
记得影片结尾处,母亲在家中等待了许久,等到的却是捧着儿子遗物的同学。母亲听他们讲述着儿子的努力,讲述着儿子在战场上与日本飞机同归于尽的结果,一页一页翻着儿子的画,直至最后一页。母亲哽咽、无语……而在儿子同学离开时,她邀请同学喝些莲子汤,那是儿子最喜爱的饮品。那一刻,“同学”如同儿子,而作为母亲,她最终选择尊重与支持。
因此,当面对问题时,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看法也会不同。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应当尝试着去理解,去感同身受。若不断对其决定与选择过分追求是与非,对与错的评判,难道不是一种道德绑架吗?
我坚信这五位大学生选择这一职业,有其独特的想法,独特的信念,独特的职业观。而这种独特或许是我可以体会得了的,亦或是我体会不到的。但他们的选择,我决定给予支持与尊重。
而网友朋友也定有其“独特”见解。但当自己做决定时,我们难道不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吗?答案是否定的……
支持他们的决定,支持他们的选择,尊重这个职业,尊重大学生的新型职业观。不过分追求对与错,是与非的评判。给予他们信心,给予他们热情,最大程度的做到支持与尊重。
点评
本文立意精巧。小作者没有聚焦于大学生当掏粪工这个事件本身,而是将思考点放在了各类评论上,不同评论的背后折射的恰恰是对他人选择的不尊重。因此,小作者确定了本文的立意点为“但不论于己于人,面对选择时都应给予尊重与支持。”这样的立意颇显小作者思想的成熟。道理论证与事实论证均紧紧围绕论点展开,具有一定的说服力。语言表达的严谨性还需注意。(冯培妮)
就恋那清晨的甘露
高2018届二班 倪维旭
清晨爬上花草的甘露,它们是新的象征,是生命力的象征。
这样一个善变的社会中,“新”一字最适合如今的生活。某某手机上市后经市民疯抢,这体现了科技的新。
这种“新”是适宜社会的变革。它传递给人们一个观念——对时代发展的正确认识。科技的发展固然是新事物的发展,但这种对旧事物的新认识是我们大多数人灵魂的空缺。而这种新的观念,千百年前的古人早已为我们认证。那便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对教育的新认识——有教无类。这种新认识使他有子贡、颜回等优秀弟子,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旧被传承下去。这种新,宛如清晨的甘露,它滋润着充满活力的下一代。同样,这五位大学生对职业的新认识,这种“千里马不怕无伯乐”的精神是新时代活力与生机的象征。
这种“新”也是社会责任感的真实体现。飞速发展的社会,使得竞争越来越强烈,导致的是没有一个人甘愿拿着高学历去当一位清洁工。这样一个焦躁的社会,需要的正是这种新的社会责任感,去抚平每个人心中的不理性的冲动。
放眼古今,从陈涉吴广起义,到中国打响抗日的第一枪,再到今天这种“新”的认识,我们发现了时代的发展离不开“新”这一字。它是新时代的旗帜,是爱因斯坦光子说的跃动的思维,推动着时代的一次又一次发展。这五位大学生对就业的新认识一方面体现了他们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体现了新时代的活力,将这种“新”的思想传递给了下一代。
这样一个社会体现的就是一个“新”字。科技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改变,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精神上的新。如今,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拥有这种“新”思想也十分重要。我们是炎黄子孙新的象征,而未来的成功与否都掌握在我们手中。只有我们在拼命学习的同时用这种思想去填补我们未来的空缺,才能看到一个阳光明媚的明天!
点评
这篇习作在立意上亦有可取之处。小作者将思考的触角透过事件表象延伸到了本质,以“新”为立意点。由科技的“新”到时代的“新”再到精神的“新”,由大学生新的职业观谈到新的时代责任感,思考有一定的深度。在行文的逻辑顺序上请注意。(冯培妮)
“ 低下” 不低
高2018届二班 周童欣
受过高等教育出身的人,自应从事与之对应的“ 高等职业” ,大多数人都持如 此观点。
报道一出,众响哗然。 多年求学仅换来一个“ 低下” 的职业,这真的是贬值的人生吗? 我想,低下不低,人生不应被狭隘的观点裁决,只应力求一份价值的实现。 老子曾言,所谓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故王侯多以寡、不谷自称。一 切脱身于底层,正是有底层人的平凡,才拥得起那一角的瞩目。自古皆然。 回归底层的“ 低下” 职业,并非人生的贬值,而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新途径。 柳永一生命途坎坷,亦曾有清高文人的志向,望终有一日仕途坦荡,方成功 名。可皇帝一句且去浅唱而何要浮名,就将他的一生定成死局。花街柳巷,是为 文人所不耻之地;歌姬舞女,均是败落风俗之人。而柳永,就在这花柳之地,成 了为其谱词作曲的人。 这是他人生的贬值吗? 置身那时,时人讥讽嘲弄,看似是柳永败坏文人清白,自甘沦落低下。而时 至今日,他的词却破过史籍仍被人吟诵之际,他的价值如何算做未曾实现?他的 人生如何算做贬值?低下的职业,看似与大学毕业的名牌不符,却有不容否定的价值。新闻报道 里,许多大学毕业生转身偏远山区支教,或是放弃优厚待遇,在街头摆摊生计。 这反映出的,实是当代人价值观念的转变,实是新的职业观的形成。
中国自古以来兴办教育。封建时期考取功名成为脱身寒门的机遇;民国之际, 国土沦丧,教育成为救亡图存的手段;建国之后,力兴教育培养人才;而现今, 教育更被视为走向优等的路径。高等教育,只因高等二字,而让人自视已远离低下之职,脱离底层。 大学生从事如此岗位,带来的定是观念的再次革新。是职业无贵贱,人生无 高低的再认识。
确如老子之言,高以下为基石。因此“ 低下” 不低,正是有这深埋土层的基石, 才能筑起楼层耸立之壮。
点评
该文由个体到群体,由现象到本质进行思考,提出职业无贵贱,人生无高低的论点。语言简洁洗练,行文清晰,引用恰当,堪称佳作。(冯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