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接口测试基本操作

这是一个很基本的操作,一个基本的验证接口是否联通并反馈信息

1.    参照上篇文章,安装jmeter。

2.    win+r运行程序,输入cmd,输入jmeter打开jmeter

jmeter接口测试基本操作_第1张图片

3.    第一次进来,可以选个中文语言,参照下图(我圈的是中文繁体,你们点上面那个中文简体就好)

jmeter接口测试基本操作_第2张图片

4.    新建一个线程组

        右键测试计划,点击添加,点击Threads,点击线程组

jmeter接口测试基本操作_第3张图片

5.    线程组配置

jmeter接口测试基本操作_第4张图片

线程组参数详解: (取自sszmvb1234博主)
a. 线程数:虚拟用户数。一个虚拟用户占用一个进程或线程。设置多少虚拟用户数在这里也就是设置多少个线程数。 
b. Ramp-Up Period(in seconds)准备时长:设置的虚拟用户数需要多长时间全部启动。此时线程数为10,准备时长为1,那么需要1秒钟启动10个线程。 
c. 循环次数:每个线程发送请求的次数。如果线程数为10,循环次数为100,那么每个线程发送100次请求。总请求数为10*100=1000 。如果勾选了“永远”,那么所有线程会一直发送请求,一到选择停止运行脚本。 
d. Delay Thread creation until needed:直到需要时延迟线程的创建。 
e. 调度器:设置线程组启动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配置调度器时,需要勾选循环次数为永远) 
持续时间(秒):测试持续时间,会覆盖结束时间 
启动延迟(秒):测试延迟启动时间,会覆盖启动时间 
启动时间:测试启动时间,启动延迟会覆盖它。当启动时间已过,手动只需测试时当前时间也会覆盖它。 
结束时间:测试结束时间,持续时间会覆盖它。

6.创建http请求

jmeter接口测试基本操作_第5张图片

7.http请求界面数据输入

大部分都是顾名思义的东西,协议我这儿用的是http

jmeter接口测试基本操作_第6张图片

8.此时需要创建一个信息头,

jmeter接口测试基本操作_第7张图片

9.在信息头里告诉它,我们将以什么方式编码给它

jmeter接口测试基本操作_第8张图片

10.到这一步就可以跑通了,但是我们要然后创建个结果树来看运行结果

jmeter接口测试基本操作_第9张图片

11.那最后再建个聚合报告来分析数据

jmeter接口测试基本操作_第10张图片

12.现在运行看结果

jmeter接口测试基本操作_第11张图片

这个是聚合报告的数据

jmeter接口测试基本操作_第12张图片

13.聚合报告分析(取自博主:helen_elva 原文:https://blog.csdn.net/zhlelva/article/details/52459171 )

Label:每个JMeter的element的Name值。例如HTTP Request的Name

#Samples:发出请求数量。如第三行记录,模拟20个用户,循环100次,所以显示了2000

Average:平均响应时间(单位:)。默认是单个Request的平均响应时间,当使用了Transaction Controller时,也可以以Transaction为单位显示平均响应时间

Median:中位数,也就是50%用户的响应时间

90%Line:90%用户的响应时间

95%Line:95%用户的响应时间

99%Line:99%用户的响应时间

注:为什么要有*%用户响应时间?因为在评估一次测试的结果时,仅仅有平均事物响应时间是不够的。假如有一次测试,总共有100个请求被响应,其中最小响应时间为0.02秒,最大响应时间为110秒,平均事务响应时间为4.7秒,你会不会想到最小和最大响应时间如此大的偏差是否会导致平均值本身并不可信?

我们可以在95 th之后继续添加96/ 97/ 98/ 99/ 99.9/ 99.99 th,并利用Excel的图表功能画一条曲线,来更加清晰表现出系统响应时间的分布情况。这时候你也许会发现,那个最大值的出现几率只不过是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而且99%的用户请求的响应时间都是在性能需求所定义的范围之内的;如下图则是最低响应时间的值出现几率是很小的,实际99%的用户请求响应时间都要20000+。

Min:最小响应时间

Max:最大响应时间

Error%:本次测试中出现错误的请求的数量/请求的总数

Throughput:吞吐量。默认情况下标示每秒完成的请求数(具体单位如下图)

KB/sec:每秒从服务器端接收到的数据量。

当然还有断言,正则表达式提取什么的,下次再记录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jm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