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去深圳出差的时候遇到了当地的同事Jamie,她也是一个职场妈妈。据她说,近几年珠三角家长圈有个特流行的名词儿,叫做“双非儿童”。
“双非”的意思是:孩子是香港户口,可爸爸和妈妈两人却都不是,特指那些赴港生子的家长。
这样做,是为了香港的户口?
同事说当然不,是为了香港的精英教育。
为了能让孩子出人头地,这些家长们在孩子还未呱呱落地之前就迫不及待地规划好了“宏伟”的蓝图,没有时间埋怨,没有一刻止步休息……
TVB有一部名为《没有起跑线》的纪录片,在它的镜头下,精英教育俨然是一部混杂着血与泪的角斗场,其残酷程度,一点也不比内地差。
出现在第一个镜头里的,是一个挺着大肚子的二胎妈妈Lrene。
原本只想给孩子宽松环境的她,直到儿子两岁时才送去幼儿园。结果人家告诉她,有的小孩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入学”了,她当即震惊:“六个月时,我儿子还在地上爬呢。”
果然,儿子在幼儿园面试时遭遇淘汰,不得不转去稍差一点的学校。
两岁起步和6个月就开始早教的孩子同台相比,赢面多少可想而知。
深知儿子被别人远远地甩在了身后,Lrene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她打算这次出生的二胎宝宝,一定要早早报班。
爸爸一听忍不住感慨的说,我觉得小朋友这么小就念书很可怜。Lrene立刻回了过去:
“你没有学位没有书念更可怜;”
“没有学校要你更可怜。”
与想要赢在子宫前的Lrene相比,其他的资深鸡血家长更要让人大吃一惊,有家长告诉记录导演,她要赢在射精前!
因为一月出生的宝宝相比于六七月的宝宝更早慧,接收知识的能力更强,香港的名校大多喜欢接收一月出生的宝宝。为此,这些妈妈们算好了受孕和临产时间,为生一月宝宝特意准备着。
在香港,精英教育的最优路径是,先考进优质名牌幼儿园,再谈国际班,补习班。
考进了,才有接着说下去的本钱。
为了下一代的教育,香港的父母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与天拼,与地斗,用Lrene的话说:“别人有的,“我”一定要有,别人没有的,“我”更要有!”
一个孩子的成长,读书受教育……一切都仅仅是为了竞争?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言:
“儿童的发展应该顺应“内在自然”与儿童的“天性”一致,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进行教育,而不能越过这个发展阶段去“揠苗助长”。
谁都知道过度超前和竞争很荒诞。
但,你又不得不和别人争。
因为有一天,大家忽然发现了一件事——
就算在心底里,家长接受了自己的孩子只能做个普通人的命运,但如今连做个普通人都需要拼尽全力,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空有一颗想给孩子快乐童年的初心,却因此丢掉了进入知识殿堂的入场券,这是无数投身于精英教育大潮中的父母最后怕的事情。
“赢在起跑线上”,到底意味着什么?
早前看过一部片名叫《起跑线》的印度电影,男主就像大多数中国家长一样,面临着非常头疼的问题——择校难。
男主先是带孩子去了一家顶尖的私立学校,在这里,学生能享受到贵族化教育,全英文教学。学校有马场,泳池,高尔夫,最先进的仪器......没错,这仅仅只是一座学校。
然而,男主却因为没有上流精英的身份,他的孩子被校方拒绝。
可当他们来到了一所当地普通的公立学校,发现两所学校有着天壤之别。
相比于贵族学校而言,这里的孩子别说是马场、高尔夫这些难以企及的“奢侈品”,就连这里的教室,都是用木头支撑起来的危房。
在上学这个问题上,没有家长愿意甘于人后,但很多时候,好的教育或许并不便宜。
所以在多数家长眼中,选择一所学校,差不多就是选定了人生的天花板。
它是好是坏,决定一个孩子能走多远,多广,所以精英阶层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纽约时报》做过一个调查,这个调查结果非常震撼人心:
从2007到2017这10年期间,中产家庭的教育开销几乎没变化,大概占家庭年收入的1%。
而最富裕的1%精英阶层,教育开销却增加了整整3.5倍,占了家庭年收入的6%。
为什么越有钱、越成功的人,越愿意在教育上投入更多?
答案是,他们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精英阶层拼命想用教育固化阶级壁垒;而中产阶级则拼命想用教育打破壁垒,你追我赶得教育之争,上演了一场场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让我们的孩子不得不去竞争。
家长担心的是,不赢在起跑线上,就可能输掉人生!
错位的教育,正在毁了孩子!
《没有起跑线》里有个家长说,现在小朋友就连上什么兴趣班,都出现了鄙视链:
“那些学钢琴的,游泳的都不算什么,是鄙视链的底端,只有高尔夫、竖琴、马术才能称得上‘高档课外活动’!”
培养孩子的兴趣,怎么能因为费用的高低,把兴趣内容分为三六九等?
那位香港家长一语中的:
说难听点,就是为了妈妈的面子而已。
之前还看到过另一则新闻,北京妈妈小郑带着不到五岁的女儿在国贸边玩耍,一个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凑到女儿面前说:“我叫Lucy,你叫什么”?女儿回答:“我叫Eva。”于是两个人开始玩耍。
这时,一个男孩也想加入,但是得知对方没有英文名字后,Lucy拉着小郑的女儿跑开了。
在一旁目睹了全程的郑开欣略感尴尬,但却也夹杂着一丝窃喜和满足。她给女儿报的英语补习班,每学期的学费就高达两万五千元,这是和Lucy交朋友的代价。
保持优越感,减弱焦虑感,攀比之风......都是教育、成长之外的缘由,孩子却要因此而抢跑:
“那多么孩子学钢琴,早不稀罕了,我家孩子要学竖琴!”
“别人家孩子六个月就上早教,我家孩子也不能落后,要赢在子宫!”
“别人家孩子学了10个兴趣班,拿了4个证书,我家要学二十个兴趣班,拿八个证书!”
结果,所有的重担都落在孩子的身上。
孩子被不同的兴趣班填满时间,转战不同的赛场,在一次次疲惫中过完自己的童年。
《没有起跑线》里有个女生提到一个问题:你总想让孩子赢,但过度的逼迫,如果让他们小小年龄就出现心理问题,甚至自杀,那到底赢了什么?
怎么做,才能不走近误区?
培养孩子的兴趣并没有错,但好的教育,是能给人带来更高的眼界。
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沈祖尧在2014年的毕业典礼演讲中对学生们提出了一个期望:
去过“不负此生”的生活。
怎么做才能不负此生?
我们认为,孩子只有知道有什么,才会明白自己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