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百倍币擦身而过,仅仅差了这一步!

你与百倍币擦身而过,仅仅差了这一步!_第1张图片

“币太多了!”,对于刚进币圈的小韭菜和见过大场面的老韭菜而言都有这样的感叹。

短线需要好的眼光,严格的交易纪律,以及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并非人人有这样的条件。

我试过了,高抛低吸,并非想象中容易。高低是相对的,很难把握,而且今日之高也许只是明日之低。所以我选择长线。

当你自己当作天使投资人,把选币当作天使资金投项目,那么你选币的方向必然谨慎得多。

人人都想选价值币,优质币,我们该从那些方面入手呢?

一个优质币,应该长什么样子呢?

从哪里找规律?

我们应该研究一下2017年最高增长的20个币。

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来自什么领域?有什么共同点?

这要花时间一个个看。这里面有一些规律么,从中看能否得出一丁点的提示。

再用提炼出来的规律去指导

选币方法,

先建一个篮子,把备选项目放进来,再不断提炼指标,形成一张过滤网

我们资金有限,集中投一个就好了。

设时间段,按照天使投资的方法,至少半年到一年再看成绩。

这样,才会心安理得,不用每天盯盘。

闲钱,优质币,低成本,大量,长期拿住。这五点都能做到的。才能笑到最后。

闲钱,能判无期徒刑的资金,能锁仓的最好。随时要跳车的钱,不知道会不会被迫在山谷隧道中下车。

优质币,这点很难,我正在努力。

先编织一张筛网,材料是市值最高的币,研究

增长最高的币,研究,

得出筛选指标。这就是我们的淘金的晒网。

低成本,二级市场上刚出的可以,ico的成本更低,

ico选错的风险会大一些,但是由于低成本,才能大量,才能拿住。

项目太多也看缘分,耐心考察。投入,持有。

集中投一个。心无旁骛,静候佳音。

这点也很难,现在很狂热很多项目都很快结束,很多人都是FOMO(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简称“FOMO”),怕上不了车。其实国外很多ICO都有很长(1到半个月)

的周期,国内为什么那么多代投都搞得那么急,

我分析主要有几点可能:

1.拿到的额度少,2.营销手段,制造抢购错觉,迎合大众喜欢短平快,赌一把的心理。

白皮书不看,什么都不问,直接有车就上,直接打币,甚至提前打币的大有人在。

然后币价波动,破发,破口大骂的往往也是他们这帮人最先开口。怎么不骂自己?

最好的情况提前研究好,集中投一个,节省好多注意力,关注生活,关注家人。

多年后再看。中间的风雨已过,彩虹挂在天空。

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想到和得到之间,却有多少人能做到?

这里提到的几个动词:

一,研究案例,

二,筛选指标,

三,考察项目,

四,大量集中投入,

五,长期持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还在第一和第二步,你在做哪个阶段了?你也正好在研究,需要抱团,需要分工合作么?

欢迎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微信:sparkbenson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与百倍币擦身而过,仅仅差了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