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脆哨消失,贵州的饮食江山将黯然失色

▲ 天降脆哨!图/网络
-风物君语- 脆哨,贵州美食王冠上的宝石




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风味识别码。它们也许细小不起眼,却浓缩了一方水土的精华酸笋 意味着广西,花椒意味着四川,虾米意味着浙江,而脆哨,就是 最有贵州味儿的细节

猪油即正义

简单来说,脆哨,就是“猪油炸猪肉”。美食家蔡澜列过一张“死前必食清单”猪油捞饭赫然在列。如果猪油、酱油、葱花、热白米饭共同构成了人间至味,那么在齿间灿开的猪油渣,就是此物只应天上有的“神仙享受”。所以,脆哨也被视作“猪油渣plus”

脆哨,似乎就是比较大的猪油渣?图源/网络
健康养生 的风潮狂吹,一时间,猪油腹背受敌,前有“产量怪兽”花生油、玉米油,后有“小众之选”亚麻籽油、葡萄籽油,人们以保护心脑血管之名,誓将猪油及其制品踢出厨房。形势严峻如此,猪油和脆哨贵州人心中的地位却丝毫未受动摇。即使在“二师兄比师父贵”的今天,脆哨老店门口的队伍也依然蜿蜒。
需要郑重声明的是,虽然和猪油关系亲密,但脆哨并不是炼制猪油的副产品,而是专门炸制、对贵州人的生活具有重大意义食材 ▲ 蔚为壮观的脆哨修炼现场。图/网络 脆哨常用肥多瘦少的“槽头肉”、也就是猪后颈肉制成。肉块放进猪油里,且炸且炼酱油提香,甜酒酿上色,脆哨成熟后,锅里的油倒比开始时还多。一番工夫下来,肥肉散去水汽,滑腻被调和为丰腴;瘦肉吸收油脂,死板被驯服成弹韧。用大勺一舀,蓬松的脆哨发出带有空气感的摩擦声,与轻巧的“哨”字不谋而合。
当然,关于“哨”的得名,还有个更通用的解释:贵州话不分平翘舌音,将“臊子”传成了“哨子”。有道理,但无趣,不如“哨”字能体现贵州人爽朗豁达的性格。无论是“臊”还是“哨”,脆哨都已脱离了普通臊子的队伍,在臊子界独领一片风骚

有了脆哨,肠旺面才“常旺“

如果脆哨消失,贵州的饮食江山将黯然失色_第1张图片
▲ 虽然在葱花下面半遮半掩,脆哨也依然是肠旺面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图/图虫·创意
说起贵州省会——贵阳,最著名的风味,莫过于 肥肠、血旺、鸡蛋面 “三巨头”组成的肠旺面。而脆哨,就是那个“主演不是它,但它不来,剧组就没法开机”的金牌龙套

对餐饮业而言,贵州像广东、四川一样,既是热土,也是高手云集的“死亡小组”。 肥肠干净有嚼头,血旺软嫩无异味,面条筋道、软硬适中,红油香辣、不腻不闷,葱花丰富,豆芽清新……以上种种,都是贵州肠旺面江湖的准入门槛,类似于高考第一大题,答错会很惨,但答对也不能拉分。 胜负的关键 ,就取决于口感与“三巨头”截然不同的脆哨了。
▲ 搅拌均匀,脆哨也更入味。图/网络
旺面最受争议的一点,就是主料之间的相融度 鸡蛋面 韧劲为强项,却也以不擅长吸收风味为代价,红油又是单独浇在汤上的,难免显得互不搭理 这时 ,就轮到脆哨发挥优势了。 像所有油炸食品一样,酥脆蓬松的脆哨善于“取各家之长”,把身边围绕着的辣椒香、蒜香、葱香尽数吸纳,再加上无与伦比的天生优势(那可是加了甜酒酿的猪油炸猪肉啊! ),百味融于油脂,肠、旺、面、汤从此相亲相爱。
▲ 嬢嬢,多放点脆哨嘛! 图/网络
肠旺面之于贵阳,正如牛肉面之于兰州。 起床的信号不是日出,而是面馆汤锅的沸腾。一碗肠肥、血嫩、面爽、汤鲜、哨脆的肠旺面下肚,称赞一声“板砸”,这人这山这座城的一天,才算真正开始。
谁是脆哨的好朋友?碳水,碳水,碳水

蔡澜和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脂肪+碳水=快乐”是一个恒等式,是宇宙间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个组合精准地击中了人类对能量的本能渴望,令人无法抵抗。贵州人决定,那就不抵抗了,花式脆哨加碳水,不羡鸳鸯不羡仙。

豆花面| 听说你们在争甜咸?
前些年,“豆腐脑甜咸之争”闹得沸沸扬扬,华南派出清甜的山水豆腐花,正面迎战华北的卤汁豆腐脑。 深居西南的贵州人民嘿嘿一笑,端出一碗浇了豆浆、盖着豆花的面条,震慑四方。
如果脆哨消失,贵州的饮食江山将黯然失色_第2张图片
▲ 刚刚出锅、并不诱人的豆花面。图/视觉中国
“豆花面” 并不是一个能给人以美好想象的名字: 白软的面条泡在白软的豆浆里,再配上白软的豆花,怎么看都不像能吃的样子。 贵州人民又嘿嘿一笑,端出一碟蘸水 我们的黄金配角——脆哨,就藏在这个环节。
如果脆哨消失,贵州的饮食江山将黯然失色_第3张图片 ▲ 配置齐全的豆花面。 摄影/朱锐
豆花面分两种吃法,要么把面条挑出来,放进蘸水里滚一圈,以保面汤(豆浆)清甜 要么把蘸水直接倒进豆花面里,得到一碗泼辣醇厚的“咸豆浆臊子面” 脆哨为前者提供猪油花的膏腴口感,驱散豆制品常见的腥气; 后者由于混合充分,获得了口味与口感的双重提升 贵州的豆花本身质地坚韧,可以用筷子夹起而不散,加上真材实料的脆哨,立刻与华南华北的近亲们划出界限——豆花加脆哨不是小吃,而是一道可以放在圆桌中心的、真正的菜
如果脆哨消失,贵州的饮食江山将黯然失色_第4张图片 ▲ 蘸水里的脆哨,让豆花面挂上了浓醇的香。摄影/朱锐

糯米饭|平时饱腹,战时防身
如果豆花面体现了“原汤化原食”的朴素观念,那贵州糯米饭就是对消化系统的一次大考。脆哨作为价格最高的配料,积极参与其中。
上海的栥饭团一样,糯米饭是贵州城市街头“最沉重的早餐” 摊主先从大锅里挖出一碗用猪油煮出的、结结实实的糯米饭,扣在干净的毛巾上,再用拳头碾出一个坑,填入脆哨、白砂糖、土豆丝、酸萝卜、折耳根、花生米等等。 待百宝入库,摊主亮出一双麒麟臂、翻折毛巾,把手里的一切团成一个密度极大的饭团 顾客接过饭团,只觉得手里一沉,抡起来能破千军万马。
▲ 放脆哨时,祈祷摊主的手千万别抖。图/网络
脆哨白砂糖的搭配类似的,还有北京片皮鸭蘸白糖、广东烧肉蘸白糖,都是热量的“罪恶”,也都是美味的正义
除了早餐摊档的饭团,糯米饭也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在餐桌上任由食客搭配材料。琳琅满目中,就有“灵魂一口”的脆哨。

如果脆哨消失,贵州的饮食江山将黯然失色_第5张图片 ▲ 大碗里飘出了直击心灵的腊味和肉香。摄影/朱锐、酱子

丝娃娃|素食万岁,但脆哨也不错
与糯米饭类似的“百宝箱”,还有著名的贵州“丝娃娃”。这种与北方的春卷类似、但饼皮更小更轻薄的小吃,需要脆哨来增加“厚度”
丝娃娃的“内容”以未经烹制的素菜为主,如黄瓜丝、折耳根、海带丝、黄豆芽等等,动辄摆出十几个小碟子,满桌都是大自然的气息 近些年,小碟子里混入了炒菜,尤其是“乌烟瘴气”的炒肉丝,受到一些人的强烈反对。 唯有脆哨,能平和地融入清心寡欲的素菜世界,凭的却还是老本事——油脂香。
▲ 从里到外都很秀气的丝娃娃。 图/网络

脆哨虽然出自烈火烹油,但冷吃丝毫不减风味。 彻底冷却后,脆哨看不出一丝烟熏火燎的痕迹,这就把对素菜的“污染”降到了最低。 如果肥瘦适中、炸制得当,油脂就能被恰到好处地锁在内里,不会因为降温凝固而变“齁”。 直到与素食一同入口,被收敛的丰腴才能为人所知。
当然,如果实在不喜欢用丝娃娃包裹荤腥,也可以把脆哨藏进蘸水 脆哨的香味,就是这么能屈能伸
脆哨土豆泥|胜过KFC
在追求美味的道路上,东西方往往殊途同归。贵州的脆哨土豆(洋芋)泥中,脆哨撑起“荤菜”的场面,猪油则与淀粉融为一体,和浇了肉汁、以黄油作底的西式土豆泥异曲同工。土豆泥细腻绵滑,但也难免单调;有了脆哨,这道菜的层次才算丰富起来。将镶嵌了脆哨的土豆泥送入口中,稍一咀嚼,脆哨的颗粒感就和淀粉一起化为鲜香。
如果脆哨消失,贵州的饮食江山将黯然失色_第6张图片 ▲ 中式土豆泥,有实实在在的肉香。图/汇图网


脆哨炒饭| 点亮平平无奇
贵州“怪噜饭”,听起来像是用珍奇食材做的西南特色美食,其实是所有放暑假的学生的午餐——受父母之命,中午要消灭昨晚的剩饭剩菜,怎么办? 一锅炒 了吧。
撒一把脆哨,平平无奇的家常怪噜饭顿时改头换面,变成一场趣味横生的寻宝游戏 把脆哨小心地放在米饭上、同时送进嘴里,只觉得火花噼啪,肉香弥漫 无意间吃到的脆哨则是意外之喜,原来口感平淡的炒饭里,还埋藏着这样的惊奇
如果脆哨消失,贵州的饮食江山将黯然失色_第7张图片 ▲ 脆哨炒饭,不输蔡澜的猪油捞饭。图/汇图网

脆哨素粉|荤与素之歌
“素粉” 的名字可能会使人联系想起一览无余的阳春面,其实工夫都藏在了粉里。 素粉的原料——酸粉的诞生过程,往往使外地人闻之却步: 米是发酵过的粘米,在磨浆之前,还要用带酸味的淘米泡上两天,最后汆熟用的沸水,也是酸淘米水和清水的“勾兑”。
又“酸”又“素” 的一碗白花花的粉,需要醇厚的动物油脂的调和 万能的脆哨又出现了,这次,它真的成了主角 只需要一把脆哨,令人肠子打结的酸粉就温和了七分,而脆哨的油性也得到了淡化 两者特性迥异,却能相辅相成,既安抚口舌,又饱暖肠胃。
如果脆哨消失,贵州的饮食江山将黯然失色_第8张图片
▲ 脆哨素粉,米酸与肉香更配哦。图/汇图网
随着高铁的开通,贵州这块被群山包藏的宝地迎来了旅游业的爆发。 青岩古镇变得面目全非,当酸汤鱼的“鱼”变成了肥而无味的巴沙鱼,寻味贵州的你,还可以躲进老城区的缝隙里,在菜市场买半斤脆哨,丢几颗入口,分享一点点本土的集体记忆。



你还吃过哪些令人欲罢不能的脆哨搭配?



- END-

文丨密林 封图| 汇图网

点击下方图片,跟风物君一起逛吃逛吃~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脆哨消失,贵州的饮食江山将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