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我们能每天准时相见
你的加星和在看对我们非常重要
点击电影铺子 → 主页右上角 → 设为星标
★
今天要说的电影,载誉颇多。
它提名了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并入围了威尼斯双年展电影学院。
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影片、澳门国际影展新华语映像单元亚洲电影奈派克奖。
还提名了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
它就是讲述川剧演员故事的电影——《活着唱着》。
电影的导演名叫马楠,是加拿大的华裔青年导演,出生于上海,十岁移民去了多伦多。
他的剧情长片处女作《老石》,拿下了多伦多电影节最佳加拿大首作奖。
《活着唱着》是他的第二部剧情长片作品。
他最开始是这部电影的编剧,但在写剧本的过程中,越写越投入,于是毛遂自荐要做导演,他也凭借此片获得了澳门国际影展新华语映像单元最佳剧本奖。
也许,大家对于导演比较陌生,但监制确实是无人不知。
本片的监制是获得过金鹰奖和飞天奖的老戏骨邓婕老师。
这部电影,历时7年。
当时邓婕老师和张国立老师看完赵刚导演的纪录片《民间戏班》后,非常感动。
于是,想把纪录片改成电影,本来是想让邓婕老师来演的,她出身于川剧世家,父母都是川剧届的老前辈。
她1973年考入四川省川剧学校学习花旦,1978年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省川剧院。
所以,邓婕老师对川剧有很深的感情,但她觉得自己可能不会演得那么生动。
导演马楠提议让剧团原型自己演自己,于是就有了这部原汁原味的电影。
事实证明,这个提议是正确的。
女主赵丽的扮演者赵小利,凭借此片获得了上海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
赵小利在现实生活中13岁开始学习川剧,采访时她说,“我对电影艺术不了解,我只知道用心去演自己。”
电影讲的是她的故事,也是现在很多川剧人的故事。
在成都石板滩镇,一堆破旧的房子中间,几个年过半百的老者坐在舞台前,听着传统川剧。
这里的热闹属于台上的演员,也属于这些热爱川剧的老戏迷。
屋外,墙上用油漆喷了醒目的“拆”字。
台下,演员们想着要离开这里,去看看新世界也能多赚点钱。
这是团长赵丽现在最头疼的两件事。
随着网络的发达和社会的发展,在多种新兴艺术形式的冲击下,真正喜欢看川剧的人,越来越老,也越来越少。
剧团的收益也不太乐观,团里的演员回忆说,当年看戏用十斤猪肉换票,座无虚席。
现在呢?
翻看网上的购票信息,一场川剧的价格在50到180不等,对比之下,原比以前要便宜很多,却很少有人会去买票看。
团里很多川剧演员,辛苦拍戏、卖力演出,赚到的钱还没有在火锅店变脸赚得多。
可川剧不等于变脸,火锅店的变脸也不是他们追求的艺术
收益不好,导致剧团的经费有限,好一点的地方租不起,现在的窝又面临着拆迁,他们已经记不起自己搬过多少地方了。
就算演员、场地都有,可依然很少有人去看,他们现在演的川剧已经无法满足多数人的猎奇感和新鲜感。
老戏没人看,赵丽再一次地陷入了沉思。
这一段,导演用虚实对比的手法,让我们看到了女主内心的挣扎。
幻想世界里有人或者是神,指引着她向前奔跑,揭开谜题。
现实生活中,困难却并没有停止逼近。
她四处寻觅,找人看看能不能不拆掉旧的住所、找房子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新地方。
影片里,很多小细节都映射了她的艰辛和疲惫。
穿着厚底鞋在马路上奔跑,就如同在现实中,她从未有过脚踏实地的安全感。
影片的最后,赵丽并没有保住那片要拆掉的房子,因为城市的发展也具有它的合理性。
那她的剧团呢?
这是一个略带开放式的结局,需要大家去电影里找寻答案。
《活着唱着》目前已经上映了,豆瓣6.3分上下浮动。
作为呼吁关注传统文化的艺术片来说,这部电影里有真人、真事、真感情,但仍有不足。
电影中有人情的挖掘却缺少人性的探索。
《百鸟朝凤》里,焦三爷坚持《百鸟朝凤》要吹给德高望重的人,不符合的、给钱都不会吹,值得的、就算吐血也要吹。
在挑接班人上,他选择了天性纯良的天鸣而不是领悟能力高的蓝玉。
对于唢呐文化来说,也许传承比发扬更重要,所以继承人的秉性比天赋更让焦三爷看重。
在这些事情中,我们感动于故事本身,更被焦三爷的品格所吸引,这是他作为匠人的人性之光。
而《活着唱着》里,虽然可以从演员的表情、话语中了解到他们的坚持、热爱和不容易,也有亲情之间的描述,但真正可以引起共鸣的却并不是太多。
有网友说,电影更像是给外国人看的川剧宣传片。
浅尝辄止的文化搭配空灵的艺术画面,对于不了解的外国人来说确实会有震撼的感觉,但对明白其中滋味的中国人来说,很多东西可能就浮于表面了。
传统艺术的唤醒,情怀是必要的,但要想做到共鸣,还应该从深处打动观众。
电影铺子
微信 |movpuzi
电影大餐、生活甜点,荤素搭配,常吃不累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