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期待的克里斯托佛·诺兰导演的大作《信条》,已经登陆内陆院线5天,目前收获了2亿+的票房。
虽然这个成绩,在现下大制作分分钟就上亿票房的市场环境下,似乎不太匹配诺兰的个人品牌价值,但相对这位大导以往作品在天朝的市场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毕竟创下了诺兰执导电影的最佳三日首周末票房(中国市场)呢!
然而刚上跑道才2天,《信条》就疲软了,票房被上映半个多月的《八佰》反超,两者距离越拉越大......
不过熟悉诺兰的影迷也能理解,他的作品在业界一直享有很高的美誉度,可“赚钱”能力并不算很突出,因为有一定的观影门槛,被同期大热的爆米花电影挤下去不奇怪。
即便像《盗梦空间》《星际穿越》这样兼具艺术和商业的神作,当年的市场表现也没有跟上爆火的话题热度。
有点遗憾的是,《信条》却并没有复制盗梦和星际的口碑神话。
随着时间推移,其在社交网上的风评,和票房走势一样直线下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外网。
豆瓣评分从首日的8.4跌到7.9,目前7.8↓猫眼淘票票分数也在持续下降。
在外网的imdb、Metascore以及CINEMA SCORE上,影片的评价都不算很好。
该片最终很可能与诺兰早期的几部作品水准持平。
在佳作频出,几乎没有失手的近几年,《信条》可以说是诺兰职业生涯的滑铁卢之作了。
这种尴尬,有点超乎很多人预料。毕竟是诺兰诶,几乎被影迷封神的导演,观众对他的业务能力从未有过怀疑。
坊间一直戏称“诺兰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只要诺兰活得够久,豆瓣250就是他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场超乎所有人意料的天降“滑铁卢”呢?今天,就主要来聊聊这场盛大的失败是怎么产生的。
PS:网上7788的剧情解析已经很多,本文不做过多的讨论。
《信条》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甚至有点俗套,就是男主为拯救世界,通过时空逆转的方式穿梭于全球各地,开展特工活动。
影片全面公映后,“烧脑”“难懂”成了网上高频出现的讨论词汇。
稍微熟悉诺兰的观众,对于上述感受并不稀奇。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会掺杂很多科幻元素、物理知识等等。
比如《星际穿越》的虫洞、五维空间、弹弓效应↓
《盗梦空间》里的梦中梦、潘洛斯阶梯↓
而《信条》在科幻概念的植入方面,几乎比诺兰以往所有作品加起来还多。
从片名开始,导演就给观众抛作业——《信条》的英文片名是《Tenet》,tenet是信条、原则、教义的意思,这个单词正着拼写和倒着拼写都是一样的,这种现象称之为回文。
回文在汉语中也有很多,比如: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洞中洞隐龙……
除了题目及预告片外,官方海报也在疯狂暗示本片将围绕“时空逆转”展开。
注意,是逆转不是穿越哦!
如果把现实世界当作电影,那么正常的世界就是顺序播放的电影,而逆转的世界则是倒序播放的电影。
《信条》主角回到的过去的世界,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而是回到了一个除了主角自己,一切都像倒带一样发展的世界里。
连空气流动都不一样了,不符合正常时间线的人的生理运行模式,所以逆转回去需要带着氧气面罩↓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很好的解释了这种现象,比如按照正常世界的时间看,翻车事故是这样发生的:一辆完好无损的车行进在路上——方向盘突然失控——翻车——车身受损。
但在逆转的世界里,以回过去的主角视角来看,就是这样的↓相当于平常的倒放模式。
其实光这一个“正常播放模式的人回到倒带模式世界开展任务”的设定,就够很多普通观众喝一壶了。
然而,影片并不满足于此,除了时空逆转(时间还涉及到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还有热力学(熵)、祖父悖论、能量守恒、莫比乌斯环......
因为涉及专业知识,就留给专业的人解读,这里不多做展开。
说实话,很多人估计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些概念,更别提理解。即便是稍微懂一些的观众,也需要很大的脑容量去消化。
所以,《信条》确实非常烧脑费脑,不容易看懂。
夸张点说,想要一遍彻底通关看懂《信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除非你有专业的知识打底。
从网络上看,影片收获恶评的原因,似乎也在于此: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实在太不友好了,甚至可以说是观影灾难。
但它之所以走到如今这样尴尬的处境,仅仅因为观影门槛过高、看不懂吗?
前面说过,复杂的理论一直是诺兰作品中的常客,却并不妨碍大家去理解剧情以及影片想要传达出的思想。
而且,这些略为晦涩难懂的理论,有时候会成为影片的加分项。
当初很多人也是受盗梦和星际的影响,有了探索梦中梦的兴趣,被激发了更强烈的了解浩瀚宇宙的欲望。
诺兰一向很有耐心,会在影片中花大量篇幅去解释这些理论,让观众基本明白怎么运转,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
而且再难懂的概念,都是在为剧情服务,是配菜。观众能否消化得了,并不影响整体营养的吸收。
简单说就是:看不懂但好看。
但在《信条》当中,这个惯例被首次打破。各种层出不穷的物理学和科幻理论轮番上场,没有过多的解释。
可能上一场戏主角说了一些晦暗不明的话,下一个镜头立马就抛出一个概念,观众几乎没有反应的时间......
可怕的是,如果你完全不明白这些知识,就跟不上电影的节奏。因为这些理论,已经凌驾于剧情之上了。
观众进影院是想好好享受一个好故事,一场视觉盛宴、或者得到更多的哲学思辨,而不是为了搞懂某个高深的理论绞尽脑汁累得半死啊!
有人吐槽,估计诺兰也被自己绕晕了,所以干脆在影片中安排了一句台词——“不要试图去理解它,感受它吧。”
那么,抛开这些晦涩难懂的理论,从纯感官层面去观赏《信条》,是不是不一样呢?
也并没有。
除了那些堆积如山的没有什么解释的概念,后半段的快速剪辑,过去现在来回切换,同一人在不同时间线的交织,已经让很多人大呼“救命”,大脑疲于奔命。
另外,影片整体气质就像一个冷酷运作的物理机器,在情感描写方面让观众无法共情。
诺兰的电影虽然大都商业气息浓烈,却绕不开一个“情”字,总有个非常动人的情感内核穿插在内升华主题,无论是亲情爱情友情甚至对手情。
这方面也是诺兰非常擅长去刻画的,观众很容易与其产生共鸣。
《盗梦空间》中的女主一心要和男主厮守在一起,因为分不清梦境和现实从高楼一跃而下的镜头,相信足以震撼到让观众记一辈子↓
《星际穿越》中男主与女儿的亲情,穿越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让人泪流满面。
在《信条》中,也是有情感描写的。比如女主与儿子的亲情,男女主的感情,男一和男二的友情。
但导演并没有过多的着墨描写,基本是一笔带过,让人觉得毫无共情感。
如果说女主和儿子的感情可以用现下流行的那句话“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勉强还能圆回来的话,爱情和友情的发展就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片中女主的丈夫控制欲极强,是个pua家暴狂,还是恐怖分子,女主分分钟恨不得将他大卸八块,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差点手刃这个变态,却被男主给救下了。
不仅如此,男主一开始许诺女主要救她脱离苦海不过都是在利用女主而已,正常发展的话,女主肯定恨死这个多管闲事的男人了吧。
可是后来,两人居然有着很隐晦的感情线呢!男主作为训练有素的特工,居然会不顾拯救世界的任务去冒险救女主,在女主生命受到威胁时会妥协......
就感觉↓
男一与男二,一直都在一起执行任务,彼此信任成为好朋友不奇怪。
影片最后,男二慷慨赴死,男主意识到男二和他早已在多次的时间逆转之旅中认识几十年,还曾救过自己,一瞬间突然爆哭。
可观众并不能get这种情感,甚至觉得尴尬,因为前面没有对这对的兄弟情有哪怕一次稍微带点情感热度的描写,更多的只是一起执行任务,难免显得干涩啊!
另外,女主与大反派之间的婚姻关系,角色嘴里口口声声在说着有多变态,实际上却没有演绎出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窒息感,纯粹靠台词推进,无法让观众产生共鸣。
从纯视觉层面,电影表现也乏善可陈。
再以盗梦和星际为例,两者都有很多让人叹为观止的视觉镜头,有些足以名垂影史——
诺兰能把大家想都不敢想的场面打造出来,这些视觉奇观辅以高深的理论,甚至能达到1+1>2的效果,延伸电影的视觉表达空间。
所以坊间也调侃:诺兰是一个不用3D技术却能拍出3D感的导演。
对比之下,《信条》就有些让人失望了。
虽然逆转回过去后的倒带世界,似乎也很新奇:比如倒着走的人群,倒着飞的海鸟,子弹逆回枪膛,明明是爆炸火海却变成结冰让主角死里逃生的场景......
可这些缺乏让观众眼前一亮的惊艳感,反而就像倒放镜头一般普通。
先前一直大肆宣扬的炸了一架真飞机的画面,也就飞机头撞进大楼引发起火......而已
另外,影片的配乐受到的争议也不小。
汉斯·季默一直以来都是诺兰的御用配乐师,他的配乐向来非常具有感染力,十分贴合剧情,为影片增色不少,几乎每一张ost都是经典。
不夸张的说,季默是诺兰封神的一大功臣。
而这次的《信条》换成了为《黑豹》作曲的配乐师,离开了汉斯季默的诺兰作品,仿佛一下失去了翱翔的翅膀,无法起飞。
全程咚咚咚chuachuachua的电子乐,除了震得人脑阔疼,就没有然后了。
表演方面,男主被吐槽面瘫,全程看不出他的表情有何变化,没有什么演技时刻,除了最后尴尬爆哭......把男主换成其他人来演,或许效果更好。
这位黑人小哥是好莱坞一线大咖丹泽尔·华盛顿的儿子,不少网友调侃小伙子一定是带资进组才被诺兰启用的
又或者,导演是出于政治正确才选用黑人做男主吧!毕竟诺兰可是公开说过《黑豹》应该拿奥斯卡最佳影片呢
相比之下,其他演员就顺眼多了。
暮光男罗伯特帕丁森成功去油,每个出场镜头都很帅,演技也没掉线。
女主伊丽莎白德比茨基一直是演技派,情感拿捏到位,盘靓条顺很吸睛↓
如果影片本身没什么幺蛾子,两人的表演会更有看头。
当然咯,《信条》被很多人吐槽bug太多,没有高潮,故弄玄虚......也不能就此简单定义为烂片。
影片在很多方面依然保持了诺兰的高水准:摄影镜头调度剪辑等等,都是下了功夫的。
只能说,它并不是很符合当下市场的大多数人的观影习惯,毕竟也有不少人认为《信条》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只要看懂了,后劲很大,回味无穷。
但作为一部商业片,《信条》的票房和口碑表现,明显说明它是失败的。
无论影片玩的是怎样高深有B格的理念,观众的感受也不会骗人。
以前大家一刷再刷诺兰的作品,是因为这些电影有足够的感动人心的力量。可有多少人N刷《信条》,真的是被影片本身吸引的呢?
一部电影,如果你去看第二遍,不是因它有足够好看的魅力,而是因为没有看懂;如果它需要无数超过十几分钟甚至一小时的剧情解析,来让观众明白讲的是什么,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了。
看不懂并不是你的错,而是电影自身或故作高深,或曲高和寡,哪怕这部电影拥有一个不凡的蓝本,哪怕它的导演是克里斯托弗·诺兰。
影史上不乏比这部电影更烧脑更晦涩难懂的作品,但还是能成为经典,一定是在难懂之外,有更为打动人心的地方。
《信条》好像并不不具备这些价值。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更像一次影像化的实验。
诺兰近年来一直执着于在电影语言方面做更多的尝试,甚至不惜为此牺牲了艺术表达,《敦刻尔克》和《信条》就是例子。
可惜的是,这些实验并没有带来振奋人心的结果。
不过就像当初李安想用120帧技术革新电影视觉语言的《比利·林恩的中场赛事》一样,即便诺兰此次尝试是失败的,也是一场伟大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