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迷恋“专注力”,“发散力”也同样重要



IDG君写在前面:
今天是教师节,祝所有的老师们节日快乐。
我们从老师那里获得的,不仅仅是最直接的知识,更多的是老师的启发,在老师的启发下,我们的思维得到 发散。而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能让我们更好地运用知识,让创造性的想法在我们的脑海里碰撞出火花。
今天的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有两种模式——“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这两种模式对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来说都不可或缺。 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足够的牵引力来让自己做到深度思考、聚焦问题,但是,专注的另一面——发散却常常被人们忽略其重要性,以及与专注结合的互补效果。
这两种思维模式就像大脑中的跷跷板一样,你唱罢来我登场,我们就是在这两种思维的交替过程中掌握一门又一门学科、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的。


不要迷恋“专注力”,“发散力”也同样重要_第1张图片


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是指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和更加放松的休息状态。这两种思考状态基于不同的神经网络模型,它们对学习都非常重要。


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大脑会频繁地在两种模式之间不停切换。尽管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你无法同时处于两种思维模式之中,不过,对有些你并不太关注的事情,发散模式确实可以悄悄地在后台处理。有时候,你突然一恍神,那就是发散模式现身了。


可能平日里,我们总是训练自己学会专注,可是适度发散一下,或许更有利于我们做出突破,这两种思维方式对于工作的效率来说是同等重要的。


专注模式有助于开启“心流”


当你完全沉浸在专注模式中时,深度工作和高效工作才能实现。它是利用理性、连贯、分解的途径直接解决问题的一种模式。专注模式与大脑前额叶皮层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相关。你把注意力集中到某样东西上,然后“砰”的一声,专注模式就开启了。


Mihaly Csikszentmihalyi是一位研究注意力和工作之间的关系的心理学家,他将这种精神状态描述为“心流”。


“假如一个人投入到一项挑战中,并且当他只要将自己的技能最大化就可以攻克这项挑战时,心流状态就会出现。” Mihaly在他的书《心流:心理学的最佳体验》(Flow: The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中写道。


日常,我们主要使用专注模式来解决问题,处理任务。但当你放松、休息、散步或做梦时,你的大脑会呈现发散模式。


发散模式则像切换到“广角光源”


发散思维指的是一些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毫无规律可言的想法,最后总是能因为一个奇妙的点,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扩散方式。很多时候,发散思维是用来触发你更多的想法或者创意。


发散模式对学习和工作来说也同样必不可少。如果我们在一个问题上挣扎了许久而不得思路,它会冷不防地提供一个新点悟。同时,它也与宏观视角相关联。当你放松注意力,任由思维漫步时,发散模式思维就出现了。松弛状态让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相互联络的机会,并反馈给我们宝贵的灵感。


与专注模式不同,发散模式看起来跟任何一个特定脑区的关系都不太密切,它更像是“弥散”于整个大脑之中。通常,专注模式生成了初步思路之后,发散模式的灵感才源源涌现。为了提高我们的表现,我们需要在一天中重新启动我们的大脑。如果一直专注于眼前的任务、下一步的事项,你很难为“发散”的精神状态腾出空间。


《数字思维:如何在数学和科学中做到出类拔萃》(A Mind for Numbers: How to Excel at Math and Science)一书的作者Barbara Oakley写道:“如果你试图理解或弄清楚一些新事物,最好的办法是关闭你那种专注于精确的思维方式,让发散模式上场。


很多人把“忙碌”和“高效”、“多产”混为一谈。实际上,只有你有意识地在一天中交替使用这两种思维模式时,你才能做到最好。


专注模式意味着我们高度专注一个特定问题或者概念。但有些时候,你会无意中发现高度集中的思维却是南辕北辙:你忙着在脑中某处搜寻答案,而真正的答案还远在大脑的另一边呢。

而发散模式会让大脑以开阔得多的视野俯瞰世界。如果你想要理解新事物,那最好关掉精确的专注思考模式,把开关切换到“广角光源”,直到你锁定了一个新的、更有成效的方法。


为什么要有两种思考模式?


无论是专注模式,还是发散模式,都要求两个大脑半球同时参与。想要保持创造力,两种思维模式都会被用到,对它们的强化训练缺一不可。


据证实,面对一个困难的问题时,我们必须先要用专注模式奋斗上一阵子,投入艰苦的努力。有趣的是,发散模式也常常是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在题目艰涩难懂的时候。不过,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处于集中状态下,发散模式就是被屏蔽的。


归根结底,任何学科中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两种基础思维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一种模式接收信息并进行处理,再将结果传给另一种。除了某些琐碎的小问题或概念,大脑要理解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开这种信息之间的往来传递。我们在这里提出的观点,对于理解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尤为重要。但你会逐渐发现,它们对语言、音乐或创意写作等许多领域也同样奏效。


如何切换发散模式


很多非常忙碌和高效的人会安排时间去思考。他们会从会议、电话或电子邮件中抽离,去思考、探索新的想法。


科学也证明了这一点。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走动时比坐着不动时更有创造力。


达尔文常常在伦敦散步。查尔斯·狄更斯习惯在上午9点到下午2点之间写小说。在那之后,他会出去散步。他曾经说过:“如果我不能走得又快又远,我就会爆炸并死亡。”乔布斯也喜欢进行长时间散步的爱好也广为人知,他经常在散步时锻炼身体、冥想。写下《肖申克的救赎》的斯蒂芬·金的许多著作都是以在淋浴、开车或散步后在笔记本或餐巾纸上写下的单句开始的。


发散思维一定是基于你原来的认知,建立在你能理解的认知范围内的有机组合,和化学反应。除了散步、放空大脑外,发散思维常常也会借助头脑风暴,利用更多人的智慧,来激发更多的想法,产生更多的脑洞,触发更多的脑回路。因为当你每天只专注在工作上时,所有那些琐碎的任务和决定都会逐渐耗尽你的心力资源。

McGill University的Daniel J.Levitin表示:“如果你想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更有精力,建议你应该把一天分成不同的项目时间段。”


他解释说,如果你感到不堪重负,这是有原因的:思维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这是大脑注意力系统进化的结果。我们的大脑有两种主要的注意力模式:正任务网络和负任务网络(the task-positive network and the task-negativenetwork)…

正任务网络在你积极参与一项任务、专注于该任务而不分心时很活跃;负任务网络在你走神时很活跃。这两个注意力网络就像大脑中的跷跷板一样,当一个活跃的时候,另一个就不活跃。


不要迷恋“专注力”,“发散力”也同样重要_第2张图片

《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Business Review)的作者Ron Friedman也强调了使用两种思维模式以获得最佳绩效的重要性。


当你持续地做一项任务时,很容易失去注意力,迷失在思维的森林中。相反,在短暂的休息之后,重新聚焦问题的那开始的几秒钟会迫使你从全局角度思考你最终想要实现的目标。

总而言之,在保持专注之余,别忘了让大脑重启一下。别认为发散是在浪费时间,它对你的顿悟或许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References:
《The Two Modes of Thinking That Help YourBrain Perfor m Better》,Thomas Oppong

《大脑的两种思维模式: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


END


你还不能错过:
重塑雕像的权利、五条人pick的这本书里,讲了什么…
Netflix将拍《三体》,关于这些话题大刘怎么说...
德鲁克:战略,不是规划“未来做什么” |《认识管理》

把大脑切换到“广角光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迷恋“专注力”,“发散力”也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