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from Internet
解析作者 | 唧唧堂心理学写作小组:Javan;
解析审核| 唧唧堂心理学写作小组 :Yuan,Wen
推送编辑 |悠悠
推荐订阅
本篇解析收录于:
唧唧堂2020第2期百篇论文导读专栏,点击访问
唧唧堂心理学论文导读大专栏,点击访问
本文是针对论文《预期结果偏差:为实现很可能发生的结果付出(不必要的)成本(Prospective outcome bias: Incurring (unnecessary) costs to achieve outcomes that are already likely)》的一篇论文解析,该论文于2019年12月发表于《实验心理学杂志总论(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该研究作者包括Joshua Lewis和Joseph P. Simmons。
人们经常需要决定是否增加成本来提高成功的可能性。例如,销售员需要决定是否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追踪一个快要到手的单子,研究者需要决定投稿前是否要对文章进行再一轮的修改。但是我们并不清楚,人们是更愿意为那些目前成功概率并不大的事情付出成本(雪中送炭),还是为那些已经很可能成功的事情付出(锦上添花)?
研究者发现,人们更愿意为那些已经很可能成功的事情付出成本,并提出背后的原因是预期结果偏差;其中,预期结果偏差是指人们对于决策结果的预期会影响当前决策。原因有二:第一,人们会表现出结果偏差(outcome bias),即人们会根据决策结果来对决策本身进行评价,且这一评价会影响后续决策;第二,人们关于未来自己如何评价当前决策会有一个预期,且这一预期会影响当前决策。
预测一:当期待的结果本身发生概率高时,与期待的结果本身发生概率低时相比,人们倾向于投资更多的资源来提高该结果发生的概率。这是因为,期待的结果在概率高时更容易实现,且人们能预期到该结果实现时会认为决策本身更正确,因此会认为,在期待结果概率高时投资更多的资源是更明智的。
预测二:假设投资资源带来的期望价值是一定,人们更倾向于小幅度提升获得大奖的概率,而不是大幅度提升小奖的概率。因为一个潜在的大奖会使人们对当前决策有更正面的评价。
为验证预期结果偏差,研究者进行了9个实验,分别对上述2个理论预测进行验证,或对其它可能的解释进行排除。
由于结果偏差是预期结果偏差成立的前提,研究者首先对结果偏差进行验证,即人们对于伴随着好结果(与坏结果相比)的决策的评价更高,即使结果本身并不是由决策导致的。
【方法】
MTurk上招募了403名有效被试。被试被随机分成“赢”和“输”两组,分别对下述情境进行想象,其中“输”条件下的被试看到的是方括号中的描述。
情境:想象你参与一次抽奖。有编号为1~100的100张奖券。你原来拥有编号为1~60 [1~30]的奖券,并用$10额外购买了编号为61~70 [31~40]的的奖券。最终结果显示获奖奖券的编号为50。因此,你赢得[没有赢得]奖品,但即使没有额外购买奖券也是同样的结果。
任务:在情境想象之后,被试被要求用7点量表对额外购买的决策行为进行评价,1为非常差,7为非常好。
【结果】
“赢”条件下的被试(M = 4.59)比“输”条件下的被试(M = 3.18)对决策评价更高(t(401) = 8.39, p < .001),验证了结果偏差。
【方法】
实验室实验,共158名有效被试。
在一共15个问题中,被试需要决策是否要在键盘上按照要求的数量输入“ab”(付出努力),以提高获得问题中对应奖项的概率。被试被随机分配到“高概率”和“低概率”两种条件,“高概率”条件的被试看到的获得奖项的基础概率均大于50%(e.g. 输入“ab”100次可使获得一瓶可乐的概率从94%提高到97%),“低概率”条件被试看到的获得奖项的概率即使付出努力提高之后也小于50%(e.g.输入“ab”100次可使获得一瓶可乐的概率从3%提高到6%)。两种概率条件的概率设置是关于50%对称的(e.g. “高概率”条件涉及到的概率94%、97%与“低概率”条件涉及到的概率3%、6%距离50%的距离是相等的)。
【结果】
以是否付出努力提高概率为因变量(提高=1),高概率条件的哑变量为自变量(高概率=1)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高概率条件下人们更倾向于付出努力提高成功的可能性(b = 1.24, p < .001),验证了预测一。
实验3:
实验2任务中使用的情境都是关于“提升概率”的,实验3致力于将其推广到 “保持概率”的情境。具体来说,在15个问题中,被试均需要决定是否接受一笔奖金,接受会带来获奖概率的下降;换句话说,拒绝这笔奖金可以使获奖概率得到保持。结果表明,在高获奖概率条件下,相比于低概率条件,人们更不愿意接受奖金(b =0.80, p = .004)。
实验4:
实验2任务中使用的概率是研究者人为设定的,为使结论进一步推广,实验4对实验2问题条件中的概率进行了更精细的操纵。实验4中,任务中的概率是计算机随机生成的(仍保持“高概率”与“低概率”条件涉及到概率的对称性),涉及到了更广的概率范围,得到了与实验2相同的结论(b = 18.13, p <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