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随着多地进口冷冻产品检出新冠病毒,包括肉类在内的进口冷链食品是否可以放心使用,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据海关总署9月8日发布的最新消息,今年前8个月我国累计进口658万吨肉制品,已超过去年全年进口量。
而今年以来,由于新冠疫情的不断蔓延,我国对于进口肉制品的安全问题也愈发重视。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7月份以来至少有11地从进口冷冻产品中检出新冠病毒。
针对一些国家(地区)部分输华冷链食品生产企业发生聚集性感染事件等情况,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8日表示,将坚持关口前移,采取与出口国家(地区)沟通磋商、对输华食品企业远程视频检查、对发生疫情企业动态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强化源头管控,保障进口冷链食品安全。
该负责人表示,截至9月7日,海关总署对发生员工感染新冠肺炎的19个国家的56家冷链食品企业采取了暂停进口措施,其中有41家企业系自主暂停对华出口。
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陈伟表示,目前疫情是偶发性事件,不建议全面暂停进口肉类产品。他还表示,为应对肉食缺口的短板,我国相关肉企近年来已加大了畜禽养殖的投入和投产。
前8月进口量超去年全年
着眼于我国强劲的肉制品需求,去年12月23日,我国正式官宣,将调低包括冻猪肉在内的超过850项商品的进口费用。随后多国都对华伸出橄榄枝,希望能继续扩大对中国市场的肉制品出口。
截止目前,我国进口肉类总量已从2014年的279.2万吨增至2019年的617.82万吨,五年来增加了121.28%。今年前8个月进口658万吨,已超过去年全年进口量,其中8月肉类进口量为83.2万吨。
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肉类消费国,每年8000多万吨的肉类消费占全球肉类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一,特别是猪肉消费,更是达到5000多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一半左右。
海关数显显示,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猪肉及猪杂碎进口56万吨,其中猪肉进口43万吨,同比大增了120.2%;1-7月份累计猪肉及猪杂碎进口338万吨,同比增长98.2%,其中累计猪肉进口256万吨,同比增138.5%。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海关总署更新了《符合评估要求的国家或地区输华肉类产品名单》。其中,新增美国6家猪肉、牛肉、禽肉企业及冷库肉类产品输华。此外,乌拉圭、德国、荷兰部分肉企也相继恢复输华,今年前七个月我国自巴西的猪肉进口量就增加了将近1.5倍。
据农业农村部表示,今年我国的猪肉进口量将会比去年增加100万吨以上。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虽然6、7月进口猪肉大增,但是进口只是补充国内市场的一个手段,这一点从数据方面就能明显体现。比如2019年全年我国猪肉总体的消费量为3793.7万吨,而进口猪肉仅仅占据消费总量的5.55%。所以,猪肉的消费更多消耗的是国产生猪,而进口猪肉仅是补充,也不会对市场供应造成影响。
进口肉能放心食用吗?
中国是肉类进口大国。截至目前,中国已批准从38个国家(地区)2020家企业进口猪、牛、羊、禽、鹿、马、驴肉等7种肉类产品。
但与此同时,从7月3日福建厦门2份厄瓜多尔进口冷冻白虾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之后,据本报记者统计,至少有11地从进口冷冻产品中检出新冠病毒,其中七地来自厄瓜多尔冻虾集装箱内壁和外包装。
一边是新冠病毒的威胁,一边是国内对进口肉类的巨大需求。因此,今年我国对于进口肉制品的安全问题也愈发重视。
据了解,全国海关对进口冷链食品开展新冠病毒风险监测,截至9月7日,共抽样检测样本50多万个,覆盖产品样本、内外包装样本、集装箱内壁等样本。在这些样本中,7月3日大连海关和厦门海关从来自厄瓜多尔3家企业1个集装箱内壁样本、5个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其他样本均为阴性。
面对频繁出现的进口海鲜包装发现新冠病毒的情况,海关总署8月14日发布公告,将对进口厄瓜多尔冷冻南美白虾提出检验检疫要求——厄瓜多尔输华冷冻南美白虾生产企业应经厄官方批准,并获得中方注册;厄企也应进一步加强对新冠病毒的防范及检疫。
此外,海关总署也表示,中国海关将继续加强与出口国家(地区)主管部门合作,加强源头管控,严防进口包括肉类在内的冷链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过程中受到新冠病毒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加强口岸风险监测,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障进口食品安全,同时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督促进口商落实责任,积极开展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审核,严禁进口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产品,保障进口食品安全,增强消费者信心。
事实上,2019年以来,根据国际动物疫情状态,海关总署暂停了波兰禽肉、匈牙利禽肉、爱尔兰牛肉和哈萨克斯坦羊肉对华出口,对60家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的企业采取了取消或暂停注册资格等措施,并对169批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的肉类实施了退运或销毁处理措施。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