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古界认定,大约在300万年前就诞生了人类的祖先,但直到1万年前,人类才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有文字的历史大约是始于距今4500年前,而18世纪的工业革命标志开创了人类的现代文明。在工业革命后的百年间,人类的发明及其创造当以以前的百万年计,创造的物质财富比此前的几千年还要多。人类的发明创造正以“加速度”方式发展。诺贝尔奖作为评价世界级一流科学家学术成就的最高标准,作为科学家的最高荣誉,而倍受世人瞩目;同时通过授予那些在科学上取得重要成就的个人以无上的荣誉而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偶像,引无数来者竟相仿效,致使诺贝尔奖百年辉煌,经久不衰。
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896)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一个贫寒的工程师家庭。他一生献身于科学事业,大胆革新,获得创造发明专利多达355项,特别在炸药研究方面成就巨大,他研究成功了如何控制硝化甘油,发明了雷管引爆技术和无烟火药。诺贝尔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他也是一个工程师、实践家。此外,他还写过诗和小说。由于耳闻目睹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他积极支持并努力投身于当时的国际和平运动,反对帝国主义把炸药用于战争。在他逝世前一年,即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在巴黎写下遗嘱:“在此我要求遗嘱执行人以如下方式处置我可以兑换的剩余财产:将上述财产换成现金,然后进行安全可靠的投资;以这份资金成立一个基金会,将基金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中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诺贝尔指定了四个斯堪的纳维亚的公共机构负责评选获奖人,它们是: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物理和化学奖的评选),瑞典斯德哥尔摩文学院(负责文学奖评选),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负责生理学及医学奖评选)和挪威议会选举的一个5人委员会(负责和平奖评选)。经济奖是后来由瑞典银行设立的,并于1969年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了第一次奖金[1]。诺贝尔奖的奖金额是空前的。1901年颁发的第一次诺贝尔奖的价值相当于一位大学教授30年的薪金。今天每一项奖金的数额达到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94万美元)。诺贝尔未设立如数学、哲学、历史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其它学科方面的奖金,是与他个人的经历和兴趣相联系的。从1901年颁发第一届诺贝尔奖开始,诺贝尔奖已走过一个世纪。诺贝尔奖在国际上极高的声誉和权威性首先来自于它的评奖办法和过程。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由各个奖项相应设立的诺贝尔委员会分别负责评选,然后交由相应的颁奖机构确定。评奖条件和评奖过程都有严格规定,甚至作为提名者的资格都有明确的限制.如诺贝尔基金会的章程规定:必须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士、外国院士或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委员会的委员,以及皇家科学院认为合乎条件应聘的科学家才成为有权推荐物理学和化学奖候选人的人。在推荐获奖人时,要写出书面推荐意见,并附上相关资料,在当年2月1日以前送达诺贝尔委员会评议、筛选;在11月15日前各颁奖机构最后确定获奖人。诺贝尔奖的评奖强调,获奖者不分国籍、种族,各奖项的获奖人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但至今没有一个奖项是3人以上同时获奖的。诺贝尔奖一般是发给个人,但和平奖也有颁发给有关组织和机构的。诺贝尔奖的评选和授奖注意那些反映当时科学技术的最先进成果,注意那些适应人类生活现实需求的最重大创造发明,因而它不但揭示出我们时代科学发展的水准和脉络,而且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方面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诺贝尔奖百年回顾
从1901年颁发第一届诺贝尔奖开始到今天为止101年间,诺贝尔奖伴随着近代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的飞速发展走过了辉煌的一百年。在这短暂又不平凡的百年中,人类从海洋到宇宙,渐渐深入理解宇宙、地球和生命。量子力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获得了惊天动地的发展。物理学经历了从经典物理到量子物理、从宏观观察到微观观察、从简单系统到复杂系统的历程。除了核物理、原子物理、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等新学科中新理论、新发现外,无线电通讯、半导体芯片、线性静电加速器和回旋加速器、电子显微镜等新技术也相继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2]。在化学方面,诺贝尔奖覆盖了从理论化学到生物化学以及应用化学的整个化学领域,有至少25个奖项授予有机化学,有11个奖项授予生物化学的发现[3]。在生物学和医学方面,授奖面包括了遗传学、免疫学、细胞学、神经生态学、感知生理学、分子生物学、传染媒介和杀虫剂、化疗/药物设计、癌、新陈代谢、内分泌、维生素等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4]。正如中科院赵忠贤院士所说:“100年来的诺贝尔科学家获奖名录,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是20世纪科学发展历程的缩影。”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物学和医学奖的获奖人简介、获奖项目分别列于附表1-3[5]。下面给出简要的统计分析:
获奖人次按学科统计列于表1[6]。由表1可见,颁奖次数最多的是物理学奖和文学奖。获奖人次最多的学科是生理学或医学,其次是物理学。先后两次获奖的科学家共有4位:法国的居里夫人(1903年物理奖,1911年化学奖);美国的鲍林(1954年化学奖,1962年和平奖);美国的巴丁(1956年、1972年两次物理奖);英国的桑格(1958年、1980年两次化学奖)。
表1.获奖人次按学科统计
|
物理学 |
化学 |
生理学或医学 |
文学 |
和平 |
经济学 |
总计 |
颁奖次数 |
94 |
92 |
91 |
94 |
82 |
31 |
484 |
获奖人次 |
162 |
135 |
172 |
97 |
88 |
46 |
700 |
占总人次的比例 |
23.1% |
19.3% |
24.6% |
13.9% |
12.5% |
6.5% |
100% |
每次授奖的平均人次 |
1.72 |
1.46 |
1.89 |
1.03 |
1.08 |
1.48 |
— |
获奖者最多的前10位国家及其分科统计给予表2。从表2可见,获奖人次居前10位的11个国家总获奖人次为590,占总人次的84.2%;他们包揽了物理奖的94.4%,生理学或医学奖的91.5%,化学奖的91%,经济学奖的89.2%,和平奖的63.6%,文学奖的61.8%。美国是拥有诺贝尔奖者最多的“超级大国”,除文学奖略逊色于法国外,其他5项奖均居世界各国之首,特别是获得的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超过或接近总数的一半。如果以获奖多寡的尺度作为一种衡量标准,那么可以说美国在这三个自然学科上是遥遥领先的。
表2. 获奖者最多的前10位国家及其分科统计
学科 国家 |
物理学 |
化学 |
生理学或医学 |
文学 |
和平 |
经济学 |
总计 |
总百分比 |
人 次 |
占学科比例 |
人 次 |
占学科比例 |
人 次 |
占学科比例 |
人 次 |
占学科比例 |
人 次 |
占学科比例 |
人 次 |
占学科比例 |
美国 |
71 |
43.8% |
48 |
35.6% |
85 |
49.4% |
11 |
11.3% |
18 |
20.5% |
30 |
65.2% |
263 |
37.5% |
英国 |
18 |
11.1% |
25 |
18.5% |
22 |
12.8% |
7 |
7.2% |
10 |
11.4% |
4 |
8.7% |
86 |
12.3% |
德国 |
21 |
12.9% |
26 |
19.3% |
16 |
9.3% |
7 |
7.2% |
4 |
4.5% |
1 |
2.2% |
75 |
10.7% |
法国 |
12 |
7.4% |
7 |
5.2% |
8 |
4.7% |
13 |
13.4% |
9 |
10.2% |
1 |
2.2% |
50 |
7.1% |
瑞典 |
4 |
2.5% |
4 |
2.9% |
8 |
4.7% |
7 |
7.2% |
5 |
5.7% |
2 |
4.3% |
30 |
4.3% |
瑞士 |
2 |
1.2% |
5 |
3.7% |
6 |
3.5% |
2 |
2.1% |
3 |
3.4% |
0 |
0 |
18 |
2.6% |
前苏联 |
8 |
4.9% |
1 |
0.7% |
2 |
1.2% |
4 |
4.1% |
2 |
2.3% |
1 |
2.2% |
18 |
2.6% |
荷兰 |
8 |
4.9% |
3 |
2.2% |
2 |
1.2% |
0 |
0 |
1 |
1.1% |
1 |
2.2% |
15 |
2.1% |
意大利 |
3 |
1.9% |
1 |
0.7% |
2 |
1.2% |
6 |
6.2% |
1 |
1.1% |
0 |
0 |
13 |
1.9% |
丹麦 |
3 |
1.9% |
1 |
0.7% |
4 |
2.3% |
3 |
3.1% |
1 |
1.1% |
0 |
0 |
12 |
1.7% |
奥地利 |
3 |
1.9% |
2 |
1.5% |
2 |
1.2% |
0 |
0 |
2 |
2.3% |
1 |
2.2% |
10 |
1.4% |
总计 |
153 |
94.4% |
123 |
91% |
157 |
91.5% |
60 |
61.8% |
56 |
63.6% |
41 |
89.2% |
590 |
84.2% |
*若获奖者改变国籍时,其按获奖工作在哪个国家做出的就计入哪个国家
若对诺贝尔获奖者年龄作一统计,以每10年作为一个阶段,表3给出每10年分段的获奖者平均年龄统计表。从表3可以看出,诺贝尔获奖者每10年平均年龄有不同程度的起伏。其中,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获奖者平均年龄呈上升态势,而和平奖获奖者年龄略有下降。但在近30年中诺贝尔获奖者平均年龄均超过了60 岁。这儿必须指出的是:科学发现的最佳年龄分布规律表明,历史上重大的科学发现和重大科学成果的发明者的年龄大都在25-45岁,峰值为37岁[7]。据不完全统计,85%的诺贝尔奖得主的年龄都在这个最佳年龄区。不少高龄获奖者都是在40岁左右或以前完成其获奖工作的。例如:李远哲50岁获奖、朱棣文49岁获奖、崔琦59岁获奖,但他们的获奖工作都是在40岁左右完成的。1901-2000年各学科获奖者平均年龄与最年轻、最年长者年龄统计表给予表4。
表3. 每10年分段的获奖者平均年龄统计表 单位:岁
年段 学科 |
1901 -10 |
1911 -20 |
1921 -30 |
1931 -40 |
1941 -50 |
1951 -60 |
1961 -70 |
1971 -80 |
1981 -90 |
1991 -2000 |
物理学 |
50.7 |
46.7 |
44.2 |
41.2 |
50.6 |
49.2 |
52.7 |
53.2 |
60.3 |
61.6 |
化学 |
52.2 |
48.1 |
51.6 |
45.8 |
55.6 |
51.7 |
56.6 |
60.5 |
56.8 |
63.8 |
生理学或医学 |
56.8 |
47.3 |
55.4 |
54.2 |
56.2 |
51.1 |
55.8 |
57.5 |
60.8 |
61.5 |
文学 |
66.3 |
56.6 |
58.5 |
56.6 |
66.3 |
61.2 |
64.6 |
68.8 |
68.2 |
61.5 |
和平 |
67.3 |
62.8 |
63.6 |
64.1 |
69.8 |
65.9 |
61.2 |
56.3 |
57.8 |
59.9 |
经济学 |
— |
— |
— |
— |
— |
— |
65.0 |
67.3 |
67.1 |
65.4 |
累计平均 |
58.7 |
52.3 |
54.7 |
52.4 |
59.7 |
55.8 |
59.3 |
60.6 |
61.8 |
62.9 |
表4. 1901-2000年获奖者平均年龄与最年轻、
最年长者年龄统计表
|
物理学 |
化学 |
生理学或医学 |
文学 |
和平 |
经济学 |
平均年龄 |
52.7 |
55.4 |
56.5 |
63.4 |
62.7 |
66.5 |
最年轻的年龄 |
25 |
35 |
32 |
42 |
32 |
51 |
最年长的年龄 |
84 |
83 |
87 |
85 |
87 |
81 |
按获奖者受教育的大学统计,表5列出了获奖人次最多的前10位大学及分科统计。在前10位的12所大学中,美国有7所,英国2所,德国2所,法国1所,它们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摇篮。
表5. 获奖人次最多的前10位大学及分科统计
大学名称 |
国名 |
物理学 |
化学 |
生理学或医学 |
文学 |
和平 |
经济学 |
总计 |
剑桥大学 |
英国 |
19 |
15 |
14 |
2 |
2 |
4 |
56 |
哈佛大学 |
美国 |
9 |
11 |
10 |
1 |
3 |
4 |
38 |
哥伦比亚大学 |
美国 |
10 |
4 |
9 |
1 |
1 |
7 |
32 |
芝加哥大学 |
美国 |
9 |
3 |
2 |
0 |
0 |
8 |
22 |
巴黎大学 |
法国 |
1 |
3 |
6 |
1 |
6 |
2 |
19 |
牛津大学 |
英国 |
1 |
6 |
5 |
2 |
2 |
2 |
18 |
加利福尼亚大学 |
美国 |
2 |
10 |
3 |
0 |
0 |
2 |
17 |
柏林大学 |
德国 |
6 |
5 |
3 |
0 |
1 |
1 |
16 |
加州理工学院 |
美国 |
9 |
3 |
2 |
0 |
1 |
1 |
16 |
慕尼黑大学 |
德国 |
5 |
8 |
2 |
0 |
0 |
0 |
15 |
麻省理工学院 |
美国 |
7 |
3 |
0 |
0 |
0 |
3 |
13 |
普林斯顿大学 |
美国 |
7 |
2 |
0 |
0 |
1 |
3 |
13 |
*凡获奖者在某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的,该大学均列入统计。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各种学科相互渗透和交叉,科研中的许多创新成果,往往是在多领域研究之中取得的。多领域研究能打破学科间或领域间的限制,突破条条框框和陈规旧律,促进多种信息和思想的相互交流、交叉、融合,使思维处在激活状态,从中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例如:“二战”后,卡文迪许实验室将原有的科研积累加以发展,把X光物理学、晶体结构分析技术、生物学综合起来研究;把物理学、雷达技术、天文学综合起来研究,使一个原来以核物理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世界知名实验室,扩展成从事天文和生物研究的实验室,经过了几年的努力,该实验室做出了战后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基因双螺旋结构和发明出划时代的射电望远镜,并开辟出分子生物学和射电天文学等崭新领域。据有关资料统计,诺贝尔科学奖(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理学与医学)颁发百年中有332项研究成果入选和467 名科学家获得此殊荣。从科学家个人研究情况来看,几乎所有获奖科学家的研究领域均跨分支学科,其中有近1/3的科学家跨学科研究,约2/3的科学家是与他人合作完成研究的。表6给出10个大物理学家的重大科学成就和研究领域统计。从表6不难看到,科研中取得巨大成就的10大物理学家均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研究。其他学科领域情况也大体相似。例如:生理学界杰出代表巴甫洛夫在血液循环、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营养机能等生理学问题上作过一系列研究,之后又进入医学领域,从神经生理学过度到精神病学的研究。可见凡在科研中取得辉煌成就的科学家,大多是知识面广泛、涉及研究领域开阔的人才。从获奖成果项目来看,每25年中合作研究获奖项目数占项目数的百分比统计情况见表7。由表7可见,合作获奖项目占总项目数的百分比在逐步增加,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发展的趋势越来越要求多领域、多学科的合作[8]。
表6. 10个大物理学家的重大科学成就和研究领域统计
人名 |
称谓 |
曾涉及的科学或技术研究领域 |
主要重大成就 |
阿基米德 |
古代物理学家 古代数学家 |
力学、数学、机械学、天文学 |
发现浮力定律、杠杆原理等 |
伽利略 |
实验物理学家 天文学家 哲学家 |
经典力学、实验物理学、天文学、数学、哲学 |
开创实验物理学,发现惯性定律、合力定律、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等 |
牛顿 |
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
力学、光学、数学、热学、天文学、哲学 |
发现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 |
法拉第 |
实验物理学家、化学家 |
电学、磁学、实验电磁学、光学、化学、冶金学 |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磁致旋光效应等 |
麦克斯韦 |
物理学家、数学家 |
电磁学、电动力学、数学、统计学、分子物理学、天文学 |
建立电磁场理论,预言电磁波存在等 |
居里夫人 |
物理学家、化学家 |
放射性物理学、化学、物理与化学实验技术 |
镭、钋等放射性元素的发现,放射性物质研究 |
卢瑟福 |
物理学家、化学家 |
放射性物理学、原子与原子核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
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人工核嬗变等发现 |
爱因斯坦 |
物理学家、哲学家 |
理论物理学、相对论理论、核物理学、哲学、天文学、音乐 |
建立相对论理论、发现光电效应规律等 |
玻尔 |
物理学家 |
原子与原子核物理、量子力学、铀裂变力学、金属电子论 |
原子结构与原子辐射、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 |
费米 |
物理学家 |
原子与原子核物理、核裂变、核反应堆理论研究、原子能开发技术、天体学 |
发现热中子扩散理论、建立第一个原子核反应堆等 |
表7. 诺贝尔奖百年来每25年合作研究获奖项目数
占总获奖项目的百分比
颁奖时期 |
1901~1925年 (第一个25年) |
1926~1950年 (第二个25年) |
1951~1975年 (第三个25年) |
1976~2000年 (第四个25年) |
获奖项目总数 |
69 |
74 |
95 |
94 |
合作研究获奖项目数 |
28 |
48 |
75 |
89 |
合作研究获奖项目数占总项目数的百分比 |
41 |
65 |
79 |
95 |
二、诺贝尔奖的反思和期盼
据统计,一般立国三十多年便会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前苏联1917年立国,39年后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奖;波兰46年;巴基斯坦29年;印度30年;平均35年。而中国建国已50余年,为什么至今未见诺贝尔奖踪影?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曹聪研究员指出[9],中国低比例的科研投入(十年来一直在0.5-1.0% GDP),政治对科学的干扰,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以及缺乏合适的研究环境等因素使诺贝尔奖无缘中国。扬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六位中国血统的诺贝尔奖得主虽然基础教育主要是在中国完成的,或者受到中国教育传统的熏陶;但以后都留学美国,成名在美国。这说明出成果的关键还在于有一个良好的软、硬环境,如先进的实验设备、高明的导师、浓厚的学术气氛等。
2001年12月,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名专家在复旦大学举行了“纪念诺贝尔奖颁奖100周年学术研讨会”[10]。会议讨论了诺贝尔奖与中国现实、诺贝尔奖与科学精神、诺贝尔奖与创新、诺贝尔奖与文化教育等课题。
上海原子核所詹克明研究员认为中西方文化的最大差距在于,西方鼓励创造,而中国人的“中庸”之学却使人变得求同,缺乏创见;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存在重文轻理、重术轻学的偏向,使得中国一直没有孕育出适合创新人才发展的土壤。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俞吾金先生在题为《“诺贝尔情结”之我见—兼论学术创新的前提》的主题报告中提出,诺贝尔奖作为一种激励,仍然是外在的,与学术研究在本质上毫无关系,要讨论学术研究上的创新,就要考虑内在的驱动力和条件。他认为学术创新的主观条件是个人的天赋、追求真理的热情、勤奋以及科学家的道德感和良知;客观条件是“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要尊重学术发展的规律,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造理想的科研环境。他意味深长地说:“只有忘记诺贝尔奖,我们才可以走进诺贝尔奖。”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平教授指出:“中国的问题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现有体制下缺少人才成长的空间,尤其缺乏科学人才的评价选拔系统,···”[7]。他对中西科技体制和学风的差距进行了系统探讨,列出了中西(美国,西欧)科技体制对照表(表8),并提出了包括改革科学管理体制、改革教育体制在内的多项改革建议。
表8. 中西(美国,西欧)科技体制对照表
问题 |
西方 |
中国 |
科学中的建立 学术评价 学术路线 经费来源 研究行为 经费,人事管理 经费使用优先顺序 学术评价和升级 学科间交流 教育方式 教育方式 考试方式 个人风格 |
全球寻找,因神设庙 基本问题的提出和创新 以问题,创意为主导 党规+基金+项目 长期导向 首长制 工资,交流,软件,硬件 专业内全球竞争 灵活,以问题,党派为中心 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提问式,研讨式 语言,数学,分析的综合 鼓励独创 |
就地选拔,设庙封神 实际问题的应用,博学 以赶超,应用为主导 党规+项目 短期导向 行政多头多层管理 硬件,软件,工资,交流 单位内部平衡 僵硬,条块分割 知识的灌输和积累 注解式,证明式 分科单项开始 鼓励模仿 |
北大徐光宪院士指出[11],诺贝尔奖是评价世界级一流科学家学术成就的重要标志,但不是唯一标准。他认为科学技术成就可以通过五个要素—“五度”来评价:原始创新性(高度)、重要性(深度)、系统性(广度)、难度和影响的深远程度(远度)。科学家的成就可用“五度”之积具体评分。
原科技部部长朱丽兰教授指出,中国需要诺贝尔奖,但它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中国科协书记处张泽研究员认为,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当时是瑞士伯尔尼专利局的低级职员,并无专项研究经费;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研究小组的经费消耗据说也只有数百英镑。为此他认为诺贝尔奖的获得并非主要取决于科研经费的多少,而在于创新的科学思想,在于“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12]。
三、结论
诺贝尔奖作为当前评价世界级一流科学家学术成就的最高标准,反映了当时科学技术的最先进成果。中国渴望诺贝尔奖,需要诺贝尔奖,以反映新中国的科技水平,以体现中华民族重新站立世界之林的能力,但它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和唯一标准。纵观世界百年科技发展,中国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和不乏年青人才,但在学术风气、科技体制、管理体制等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革、创新,以加速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和满足尽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以使诺贝尔奖早日在中国土地上出现。
参考文献
1. 唐得阳,诺贝尔奖获奖者全书,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
2. Erik B. Karlsson, The Noble Prize in Physics 1901-2000, noble. E-museum,
http://www.noble.se/physics/articles/karlsson/index.html.
3. Bo G. Malmstrom and Bertril Andersson, The Noble Prize in Chemistry: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emistry, http://www.nible.se/chemistry/articles/malmstrom/index.html.
4. Jan Lindsten and Nils Ringertz, The Nobel Pro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01-2000,
http://www.noble.se/medicane/articles/lindsten-ringertz-rev/.
5. 扬建邺,20世纪诺贝尔获奖者词典,武汉出版社,2000。
6. 肖明,扬建邺,诺贝尔奖百年统计分析,创新科技,(2002)37。
7. 陈平,从李约瑟问题看中西科技体制和学风的差距,科学对社会的影响,No.2 (2002) 49.
8. Gui Pin, Pattern of Multi – Field Research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No.1 (2002) 20.
9. 曹聪, 中国科学家的”诺贝尔奖情结”,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No.2 (2002) 52.
10. 周丽昀, 诺贝尔奖: 反思与期盼, 诺贝尔奖百年回顾, (2002)5.
11. 徐光宪,如何评论20世纪世界一流科学家的学术成就,科学对社会的影响,No。2 (2002)41。
12. 中国记者将环球采访30位诺贝尔奖得主,
http://www.networkchinese.com/chineseprof/region/china/nobel130.html. 02-7-2.
附表1. 百年诺贝尔物理奖一览表
获奖 年份 |
国别 |
奖得主 |
生存 年份 |
大学名称 |
获奖项目 |
1901 |
德国 |
Wilhelm Röntgen 伦琴.W.C. |
1845-1923 |
苏黎世大学 |
发现X-射线 |
1902 |
荷兰 荷兰 |
Hendrik A. Lorentz 洛伦兹.H.A. Pieter Zeeman 塞曼.P. |
1853-1958 1865-1943 |
莱顿大学 莱顿大学 |
磁性对辐射影响的研究 |
1903 |
法国 法国 波兰 |
Henri Becquerel 贝克勒尔.A.H. Pierre Curie 居里.P. Marie Curie 居里.M.S.(女) |
1852-1908 1859-1906 1867-1934 |
巴黎大学 巴黎大学 巴黎大学 |
发现自发放射性元素 对贝克勒尔发现的辐射现象的研究 |
1904 |
英国 |
Lord Rayleigh 瑞利.L. |
1842-1919 |
剑桥大学 |
气体密度测量和发现新元素Ar |
1905 |
德国 |
Philipp Lenard 伦纳德.P.E.A |
1862-1947 |
海德堡大学 |
阴极射线研究 |
1906 |
英国 |
J.J. Thomson 汤姆森.J.J. |
1856-1940 |
剑桥大学 |
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 |
1907 |
美国 |
Albert A. Michelson 迈克尔逊.A.A. |
1852-1931 |
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 |
精密光学仪器,光谱与基本度量学的研究 |
1908 |
法国 |
Gabriel Lippmann 李普曼.G. |
1845-1921 |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
发明彩色照相术 |
1909 |
意大 利 德国 |
Guglielmo Marconi 马可尼.G. Ferdinand Braun 布劳恩.K.F. |
1874-1937 1850-1918 |
波隆那大学 柏林大学 |
发展无线电报和通信 |
1910 |
荷兰 |
Johannes Diderik van der Waals 范德瓦尔斯.J.D. |
1837-1923 |
莱顿大学 博士 |
提出气态和液态方程 |
1911 |
德国 |
Wihelm Wien 维恩.W. |
1864-1928 |
柏林大学 |
发现热辐射定律 |
1912 |
瑞典 |
Gustaf Dalen 达伦.N.G. |
1869-1937 |
苏黎世大学 |
发明气体蓄电池及航标、浮标自动装置 |
1913 |
荷兰 |
Heike Kamerlingn Onnes 欧尼斯.H.K. |
1853-1926 |
格罗宁根大学 |
低温物理研究,生产出液氦 |
1914 |
德国 |
Lord Rayleigh 劳厄.M. |
1879-1960 |
哥廷根大学 |
发现X-射线晶体衍射规律 |
1915 |
英国 英国 |
William Bragg 布拉格.W.H. Lawrence Bragg 布拉格.W.L. |
1862-1942 1890-1971 |
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 |
通过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 提出布拉格定律 |
1916 |
|
-------- |
|
|
|
1917 |
英国 |
Charles Glover Barkla 巴克拉.C.G. |
1877-1944 |
剑桥大学 |
发现元素的标识X-辐射 |
1918 |
德国 |
Max Planck 普朗克.M. |
1858-1847 |
柏林大学 |
发现基本能量量子,量子理论的诞生 |
1919 |
德国 |
Johannes Stark 斯塔克.J. |
1874-1957 |
慕尼黑大学 |
发现多普勒效应和强电场中原子光谱分裂现象 |
1920 |
瑞士 |
Charles Edouard Guillaume 纪尧姆.C.E. |
1861-1938 |
苏黎世工艺学校 |
发现镍钢合金中的异常,研制成镍钢合金 |
1921 |
瑞士 |
Albert Einstein 爱因斯坦.A. |
1879-1955 |
苏黎世理工大学 |
创立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 |
1922 |
丹麦 |
|
1885-1962 |
哥本哈根大学 |
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 |
1923 |
美国 |
Robert A. Millikan 米利坎.R.A. |
1868-1953 |
奥柏林大学 |
基本电荷与光电效应的研究 |
1924 |
瑞典 |
Manne Siegbahn 西格巴恩.K.M.G. |
1886-1978 |
隆德大学 |
X射线光谱学的研究 |
1925 |
德国 德国 |
James Franck 弗兰克.J. Gustav Hertz 赫兹.G. |
1882-1964 1887-1975 |
柏林大学 柏林大学 |
发现电子对原子碰撞的定律 |
1926 |
法国 |
Jean Baptiste Perrin 佩兰.J.B. |
1870-1942 |
法国高等师范 |
物质不连续结构的研究 |
1927 |
美国 英国 |
Arthur H. Compton 康普顿.A.H. C. T. R. Wilson 威尔逊.C.T.R. |
1892-1962 1869-1959 |
普林斯顿大学 剑桥大学 |
发现漫射X射线的波长变化 找出使带电粒子径迹可见的方法 |
1928 |
英国 |
Owen Willans Richardson 理查森.O.W. |
1879-1959 |
剑桥大学 |
热金属电子发射的研究 |
1929 |
法国 |
Louis de Broglie 德布罗意.L.V. |
1892-1960 |
巴黎大学 |
发现电子的波动性 |
1930 |
印度 |
|
1888-1970 |
马德拉斯大学 |
光漫射的研究;发现喇曼效应 |
1931 |
|
-------- |
|
|
|
1932 |
德国 |
Werner Heisenberg 海森堡.W. |
1901-1976 |
慕尼黑大学 |
创立量子力学 |
1933 |
奥地 利 英国 |
Erwin Schrödinger 薛定谔.E. Paul A. M. Dirac 狄拉克.P.A.M. |
1887-1961 1902-1984 |
维也纳大学 布里斯托尔大学 |
引入量子力学波动方程 同上 |
1934 |
|
--------- |
|
|
|
1935 |
英国 |
James Chadwick 查德威克.J. |
1891-1974 |
曼彻斯特大学 |
发现中子 |
1936 |
奥地 利 美国 |
Victor F. Hess 赫斯.V.F. Carl D. Anderson 安德森.C.D. |
1905-1991 |
格拉茨大学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
发现宇宙辐射 发现正电子 |
1937 |
美国 英国 |
Clinton Davisson 戴维森.C.J. George Paget Thomson 汤姆森.G.P. |
1881-1958 1892-1975 |
芝加哥大学 剑桥大学 |
实验证实了电子照射下晶体内的干涉现象 同上 |
1938 |
意大 利 |
Enrico Fermi 费米.E. |
1901-1954 |
比萨大学 |
揭示出中子照射下产生的人工放射性元素 |
1939 |
美国 |
Ernest Lawrence 劳伦斯.E.O. |
1901-1958 |
南达科他州立大学 |
发明回旋加速器 |
1940- 1942 |
|
-------- |
|
|
|
1943 |
美国 |
Otto Stern 斯特恩.O. |
1888-1969 |
布雷斯劳大学 |
发现质子的磁矩 |
1944 |
美国 |
Isidor Isaac Rabi 拉比.I.I. |
1898-1988 |
康奈尔大学 |
记录原子核各种特性的共振方法 |
1945 |
奥地利 |
Wolfgang Pauli 泡利.W. |
1900-1958 |
慕尼黑大学 |
发现电子的不相容原理 |
1946 |
美国 |
Percy W. Bridgman 布里奇曼.P.W. |
1882-1961 |
哈佛大学 |
高压物理范畴的发现 |
1947 |
英国 |
Edward V. Appleton 阿普尔顿.E.V. |
1892-1965 |
剑桥大学 |
高层大气中阿普顿层的发现 |
1948 |
英国 |
Patrick M. S. Blackett 布莱克特.P.M.S. |
1897-1974 |
剑桥大学 |
核物理与宇宙辐射范畴的发现 |
1949 |
日本 |
Hideki Yukawa 汤川秀树.H. |
1907-1981 |
京都帝国大学 |
预言介子的存在 |
1950 |
英国 |
Cecil Powell 鲍威尔.C.F. |
1903-1969 |
剑桥大学 |
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关于介子的发现 |
1951 |
英国 爱尔 兰 |
John Cockcroft 科克罗夫特.J.D. Ernest T. S. Walton 沃尔顿.E.T.S. |
1897-1967 1903-1995 |
曼彻斯特大学 都柏林大学 |
通过加速电子使原子核蜕变的研究 同上 |
1952 |
美国 美国 |
Felix Bloch 布洛赫.F. E. M. Purcell 珀塞尔.E.M. |
1905-1983 1012-1997 |
莱比锡大学 哈佛大学 |
固体内核磁共振的发现 同上 |
1953 |
荷兰 |
Frits Zernike 泽尔尼克.F. |
1888-1966 |
阿姆斯特丹大学 |
相衬显微镜方法的研究 |
1954 |
英国 德国 |
Max Born 珀恩.M. Walther Bothe 博特.W. |
1882-1970 1891-1957 |
哥廷根大学 柏林大学 |
原子波函数的统计研究 重合法的发现 |
1955 |
美国 美国 |
Willis E. Lamb 拉姆.W.E. Polykarp Kusch 库什.P. |
1913- 1911-1993 |
加利福尼亚大学 伊利诺斯大学 |
氢光谱的发现 测量电子的磁矩 |
1956 |
美国 美国 美国 |
William B. Shockley 肖克利.W.B. John Bardeen 巴丁.J. Walter H. Brattain 布拉顿.W.H. |
1910-1989 1908-1991 1902-1987 |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威斯康星大学 卫特曼学院 |
对半导体的研究,发明晶体管 同上 同上 |
1957 |
美国 美国 |
Chen Ning Yang 扬振宁 Tsung-Dao Lee 李政道 |
1922- 1926- |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 |
发现宇称不守恒原理 同上 |
1958 |
前苏 联 前苏 联 前苏 联 |
Pavel A. Cherenkov 切伦科夫.P.A. Ilja M. Frank 弗兰克.I.M. Igor Y. Tamm 塔姆.I.Y. |
1904-1990 1908-1990 1895-1971 |
沃罗涅日大学 莫斯科大学 爱丁堡大学 |
切伦科夫效应的发现与解释 同上 同上 |
1959 |
美国 美国 |
Emilio Segre 塞格雷.E.G. Owen Chamberlain 张伯伦.O. |
1905-1989 1920- |
罗马大学 达特默斯学院 |
证实了反质子的存在 同上 |
1960 |
美国 |
Donald A. Glaser 格拉塞.D.A. |
1926- |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
开发出气泡室 |
1961 |
美国 德国 |
Robert Hofstadter 霍夫施塔特.R. Rudolf Mössbauer 穆斯堡尔.R.L. |
1915-1990 1929- |
普林斯顿大学 慕尼黑高等技术学校 |
核子形状与大小的测定 穆斯堡尔响应的发现 |
1962 |
前苏 联 |
Lev Landau 兰道.L.D. |
1908-1968 |
列宁格勒大学 |
对凝聚态物质的研究 |
1963 |
美国 美国 德国 |
Eugene Wigner 威格纳.E. Maria Goeppert-Mayer 迈耶.M.G. J. Hans D. Jensen 延森.J.H.D. |
1902-1995 1906-1972 1907-1973 |
柏林高等技术学校 哥廷根大学 汉堡大学 |
原子核内质子与中子相互作用原理的研究 提出原子核结构的壳层模型理论 同上 |
1964 |
美国 前苏 联 前苏 联 |
Charles H. Townes 汤斯.C.H. Nicolay G. Basov 巴索夫.N.G. Aleksandr M. Prokhorov 普罗霍罗夫.A.M. |
1915- 1922-2001 1916-2002 |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__ 列宁格勒大学 |
量子电子学的研究导致了微波源与激光仪器的制造 同上 同上 |
1965 |
日本 美国 美国 |
Sin-Itiro Tomonaga 朝永振一郎 Julian Schwinger 施温格.J.S. Richard P. Feynman 费曼.R.P. |
1906-1979 1918-1994 1918-1988 |
京都帝国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
量子电动力学基本原理的研究 同上 同上 |
1966 |
法国 |
Alfred Kastler 卡斯特勒.A. |
1902-1984 |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
发现了研究原子核磁共振的光学方法 |
1967 |
美国 |
Hans Bethe 贝蒂.H. |
1906- |
法兰克富大学 |
关于恒星能量产生的研究 |
1968 |
美国 |
Luis Alvarez 阿尔瓦雷斯.L.W. |
1911-1988 |
芝加哥大学 |
研究基本粒子,发现了共振态 |
1969 |
美国 |
Murray Gell-Mann 盖尔曼.M. |
1929- |
耶鲁大学 |
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分类 |
1970 |
瑞典 法国 |
Hannes Alfven 阿尔文.H. Louis Neel 内尔.L. |
1908-1995 1904-2000 |
乌普萨拉大学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
磁流体动力学、反铁磁性及铁磁性的研究 同上 |
1971 |
英国 |
Dennis Gabor 加博尔.D. |
1900-1979 |
布达佩斯工业大学 |
发明全息术 |
1972 |
美国 美国 美国 |
John Bardeen 巴丁.J. Leon N. Cooper 库帕.L.N. Robert Schrieffer 施里弗.J.R. |
1908-1991 1930- 1931- |
威斯康星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
发展超导理论 同上 同上 |
1973 |
日本 美国 英国 |
Leo Esaki 江崎玲于奈 Ivar Giaever 贾挨弗.I. Brian D. Josephson 约瑟夫森.B.D. |
1925- 1929- 1940- |
东京帝国大学 挪威技术学院 剑桥大学 |
半导体与超导体隧道效应 同上 同上 |
1974 |
英国 英国 |
Martin Ryle 赖尔.M. Antony Hewish 赫威斯.A. |
1918-1984 1924- |
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 |
射电天文学的研究 同上 |
1975 |
丹麦 丹麦 美国 |
Aage N. Bohr 波尔.A.N. Ben R. Mottelson 英特尔森.B.R. James Rainwater 雷恩沃特L..J. |
1922- 1926- 1917-1986 |
哥本哈根大学 柏图大学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
研究原子核,为核聚变铺平道路 同上 同上 |
1976 |
美国 美国 |
Burton Richter 里克特.B. Samuel C. C. Ting 丁肇中 |
1931- 1936- |
麻省理工学院 密执安大学 |
发现新一类基本粒子(psi或J粒子) 同上 |
1977 |
美国 英国 美国 |
Philip W. Anderson 安得森.P.W. Sir Nevill F. Mott 莫特.N.F. John H. van Vleck 范弗莱克.J.H. |
1923- 1905-1996 1899-1980 |
哈佛大学 剑桥大学 威斯康星大学 |
了解电子在磁、非晶固体中行为的贡献 同上 同上 |
1978 |
前苏 联 美国 美国 |
Pyotr Kapitsa 卡皮察.P.L. Arno Penzias 彭齐亚斯.A.A. Robert Woodrow Wilson 威尔逊.R.W. |
1894-1984 1933- 1936- |
彼得堡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
氦液化器的发明与应用 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支持 同上 |
1979 |
美国 巴基 斯坦 美国 |
Sheldon Glashow 格拉肖.S.L. Abdus Salam 萨拉姆.A. Steven Weinberg 温伯格.S. |
1932- 1926-1996 1933- |
哈佛大学 剑桥大学 康奈尔大学 |
将亚原子粒子的电磁与弱相互作用实现了统一 同上 同上 |
1980 |
美国 美国 |
James Cronin 克罗宁.J.W. Val Fitch 菲奇.V.L. |
1931- 1923- |
芝加哥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
证明了电荷共轭与宇称反演对称性的同时违背 同上 |
1981 |
美国 美国 瑞典 |
Nicolaas Bloembergen 布洛姆伯根.N. Arthur L. Schawlow 肖洛.A. Kai M. Siegbahn 西格巴恩.K.M. |
1920- 1921-1999 1918- |
莱顿大学 多伦多大学 斯德哥尔摩大学 |
激光器在光谱中的应用 同上 电子光谱学用于化学分析 |
1982 |
美国 |
Kenneth G. Wilson 威尔逊.K.G. |
1936- |
哈佛大学 |
连续相变分析 |
1983 |
美国 美国 |
Subramanyan Chandrasekhar 昌德拉塞卡.S. William A. Fowler 福勒.W.A. |
1910-1995 1911-1995 |
剑桥大学 俄亥俄州立大学 |
对了解恒星进化和退化的贡献 同上 |
1984 |
意大 利 荷兰 |
Carlo Rubbia 鲁比亚.C. Simon van der Meer 范德梅尔.S. |
1934- 1925- |
比萨高等师范学院 荷兰大学 |
发现亚原子粒子W与Z,对弱电作用理论提供了支持 同上 |
1985 |
德国 |
Klaus von Klitzing |
克里津.K. |
|
1943- |
布郎茨威技术大学 |
发现了量子霍耳效应,从而允许对电阻精确测量 |
1986 |
德国 德国 瑞士 |
Ernst Ruska 鲁斯卡.E. Gerd Binnig 比尼格.G. Heinrich Rohrer 罗雷尔.H. |
|
1906-1988 1947- 1933- |
柏林理工大学 法兰克福大学 苏黎世技术大学 |
研究出专门的电子显微镜 研制出专门的电子显微镜 同上 |
1987 |
德国 瑞士 |
J. Georg Bednorz 贝德诺尔斯.J.G. K. Alex Müller 米勒.K.A. |
1950- 1927- |
明斯特大学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 |
发现新的超导材料 同上 |
1988 |
美国 美国 美国 |
Leon M. Lederman 莱德曼.L.M. Melvin Schwartz 施瓦茨.M. Jack Steinberger 斯坦伯格.J. |
1922- 1932- 1921- |
纽约城市学院 哥伦比亚大学 芝加哥大学 |
亚原子粒子的研究 同上 同上 |
1989 |
美国 美国 德国 |
Norman F.Ramsey 拉姆齐.N.F. Hans G. Dehmelt 德默尔特.H.G. Wolfgang Paul 保罗.W. |
1915- 1922- 1913-1993 |
哥伦比亚大学 哥廷根大学 慕尼黑大学 |
研制出原子钟 找到了分离原子与亚原子粒子的方法 同上 |
1990 |
美国 美国 加拿 大 |
Jerome I. Friedman 弗里德曼.J.I. Henry W. Kendall 肯德尔.H.W. Richard E. Taylor 泰勒.R.E. |
|
1930- 1926-1999 1929- |
芝加哥大学 阿姆霍斯特学院 斯坦福大学 |
发现了原子夸克 同上 同上 |
1991 |
法国 |
Pierre-Gilles de Gennes 盖纳斯.P.G. |
1932- |
巴黎大学 |
发现了研究分子行为的普适规则 |
1992 |
法国 |
Georges Charpak 夏帕克.G. |
1924- |
法兰西学院 |
发明跟踪亚原子粒子的探测器 |
1993 |
美国 美国 |
Russell A. Hulse 赫尔斯.A.H. Joseph H. Taylor Jr. 泰勒.J.H. |
1950- 1941- |
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
发现新型脉冲星,从而打开了重力研究的新可能性 |
1994 |
加拿 大 美国 |
Bertram N. Brockouse 布洛柯斯.B.N. Clifford G. Shull 萨尔.C.G. |
1918- 1915-2001 |
McMaster大学 马省理工学院(MIT) |
发展中子谱 发展中子衍射技术 |
1995 |
美国 美国 |
Martin L. Perl 贝尔.M. Frederick Reines 雷纳特.F |
1927- 1918-1998 |
斯坦福大学 加利福尼亚大学 |
轻子物理的实验先驱,发现τ介子 轻子物理的实验先驱,发现neutrino |
1996 |
美国 美国 美国 |
David M. Lee 李.D.M. Douglas D. Osheroff 奥希罗夫.D.D. Robert C. Richardson 理查森.R.C. |
1931- 1945- 1937- |
康乃尔大学 斯坦福大学 康乃尔大学 |
发现He-3中超流体 同上 同上 |
1997 |
美国 法国 美国 |
Steven Chu 朱棣文 Claude Cohen-Tannoudji 洛德科昂-塔诺季 William D. Phillips 菲利普斯.W. |
1948- 1933- 1948- |
斯坦福大学 法兰西学院 国家标准和技术学院 |
发展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 同上 同上 |
1998 |
美国 德国 美国 |
Robert B. Laughlin 拉夫林.R.B. Horst L. Störmer 斯图姆。H。 Daniel C. Tsui 崔琦 |
1950- 1949- 1939- |
斯坦福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
发现一种具有分数电荷激发的新型量子流体 同上 同上 |
1999 |
荷兰 荷兰 |
Gerardus’t Hooft 霍夫特.G. Martinus J.G. Veltman 范特曼.J.G.M. |
1946- 1931- |
Utrecht大学 Utrecht大学 |
阐明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 同上 |
2000 |
俄罗 斯 德国 美国 |
Zhores I. Alferov 阿尔费罗夫.Z.I. Herbert Kroemer 克勒默.H. Jack S. Kilby 基尔拜.J.S. |
1930- 1928- 1923- |
A.F.Ioffe理工学院 加州大学 德州仪器 |
发现半导体异质结构 同上 发明集成电路 |
2001 |
美国 德国 美国 |
Eric A. Cornell 康奈尔.E.A. Wolfgang Ketterle 科特勒.W. Carl E. Wieman 维曼.C.E. |
1961- 1957- 1951- |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MIT)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
发现Bose-Einstein凝聚(BECs) 同上 同上 |
*表中获奖人国籍是指授奖时获奖人的国籍
数据引自:Nobel e-Museum: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 Laureates, http://www.nobel.se/physics/laureates/index.html.
附表2. 百年诺贝尔化学奖一览表
获奖 年份 |
国别 |
奖得主 |
生存 年份 |
大学名称 |
获奖项目 |
1901 |
荷兰 |
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 范特霍夫.J.H. |
1852-1911 |
莱顿大学 |
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 |
1902 |
德国 |
Hermann Emil Fischer 费歇尔.H.E. |
1852-1919 |
波恩大学 |
糖和嘌呤的合成研究 |
1903 |
瑞典 |
Svante August Arrhenius 阿累尼乌斯.S.A. |
1859-1927 |
乌普萨拉大学 |
电离理论 |
1904 |
英国 |
Sir William Ramsay 拉姆齐.A. |
1852-1916 |
格拉斯哥大学 |
惰性气体元素的发现及其在周期系中位置的确定 |
1905 |
德国 |
Johann Friedrich Wilhelm Adolf von Baeyer 拜耳.W.A. |
1835-1917 |
柏林大学 |
对有机染料、氢化芳族化合物的研究 |
1906 |
法国 |
Henri Moissan 穆瓦桑.H. |
1852-1907 |
巴黎大学 |
氟的分离及莫桑电炉的发明 |
1907 |
德国 |
Eduard Buchner 布希纳.E |
1860-1917 |
慕尼黑大学 |
非细胞发酵的发现 |
1908 |
英国 |
Ernest Rutherford 卢瑟福.E. |
1871-1937 |
新西兰大学 |
元素蜕变的放射化学研究 |
1909 |
德国 |
Wihelm Ostwald 奥斯特瓦尔德.W. |
1853-1932 |
捷尔希特大学 |
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的探索研究 |
1910 |
德国 |
Otto Wallach 瓦拉赫.O. |
1847-1931 |
哥丁根大学 |
脂环化合物的开创性研究 |
1911 |
法国 |
Marie Curie 居里.M.S.(女). |
1867-1934 |
巴黎大学 |
镭和镤的发现,镭的分离 |
1912 |
法国 法国 |
Victor Grignard 格利纳.V. Paul Sabatier 萨巴蒂埃.P. |
1871-1935 1854-1941 |
里昂大学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
格利纳试剂的发现 有机化合物的加氢方法 |
1913 |
瑞士 |
Alfred Werner 维尔纳.A. |
1866-1919 |
苏黎世大学 |
分子中原子键合的研究 |
1914 |
美国 |
Theodore William Richards 理查兹.T.W. |
1869-1928 |
哈佛福特学院 |
大量化学元素原子量的精确测定 |
1915 |
德国 |
Richard Martin Willstätter 维尔施泰特.R.M. |
1872-1942 |
慕尼黑工业大学 |
对植物色素尤其是叶绿素的初步研究 |
1916- 1917 |
|
------- |
|
|
|
1918 |
德国 |
Fritz Haber 哈伯.F. |
1968-1934 |
柏林大学 |
氨的合成 |
1919 |
|
------- |
|
|
|
1920 |
德国 |
Walther Hermann Nernst 奈恩斯特.W.H. |
1864-1941 |
苏黎世大学 |
热化学研究(热力学第三定律) |
1921 |
英国 |
Frederick Soddy 索迪.F. |
1877-1956 |
牛津大学 |
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发现及其特性研究 |
1922 |
英国 |
Francis William Aston 阿斯顿.F.W. |
1877-1945 |
伯明翰大学 |
质谱研究 |
1923 |
奥地利 |
Fritz Pregl 普列格尔.F. |
1869-1930 |
格拉茨大学 |
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方法 |
1924 |
|
------- |
|
|
|
1925 |
奥地利 |
Richard Adolf Zsigmondy 席格蒙迪.R.A. |
1865-1929 |
维也纳工业大学 |
胶体溶液各向异性的阐明 |
1926 |
瑞典 |
The (Theodor) Svedberg 斯韦德贝里.T. |
1884-1971 |
乌普萨拉大学 |
分散体系的研究 |
1927 |
德国 |
Heinrich Otto Wieland 维兰德.H.O. |
1877-1957 |
慕尼黑大学 |
胆汁酸构造的研究 |
1928 |
德国 |
Adolf Otto Reinhold Windaus 温道斯.A.O.R. |
1876-1959 |
柏林大学 |
甾醇的结构和它们与维生素的联系 |
1929 |
英国 瑞典 |
Arthur Harden 哈登.A. Hans Karl August Simon von Euler-Chelpin 欧伊勒-凯尔平 |
1865-1940 1873-1964 |
曼彻斯特大学 柏林大学 |
糖的发酵和与发酵有关的酶的研究 同上 |
1930 |
德国 |
Hans Fischer 费歇尔.H. |
1881-1945 |
马尔堡大学 |
氯化血红素、叶绿素的研究;氯化血红素的合成 |
1931 |
德国 德国 |
Carl Bosch 博施.C. Friedrich Bergius 贝吉尤斯.F. |
1874-1940 1884-1949 |
莱比锡大学 莱比锡大学 |
化学高压方法的发明和进展 同上 |
1932 |
美国 |
Irving Langmuir 兰格缪尔.I. |
1881-1957 |
哥伦比亚大学 |
表面化学的发现和进展 |
1933 |
|
------- |
|
|
|
1934 |
美国 |
Harold Clayton Urey 尤里.H.C. |
1893-1981 |
蒙大拿大学 |
重氢的发现 |
1935 |
法国 法国 |
Frederic Joliot-Curie 约里奥-居里.F Irene Joliot-Curie 约里奥-居里.I.(女) |
1900-1958 1897-1956 |
巴黎理化学院 巴黎大学 |
放射性元素的合成 同上 |
1936 |
荷兰 |
Petrus (Peter) Josephus Wilhelmus Debye 德拜.P.J.W. |
1884-1966 |
亚琛大学 |
偶极矩的研究,X射线和电子在气体中的衍射 |
1937 |
英国 瑞士 |
Walter Norman Haworth 霍沃思.W.N. Paul Karrer 卡勒.P. |
1883-1950 1889-1971 |
曼彻斯特大学 苏黎世大学 |
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研究 类胡萝卜素,黄素和维生素的研究 |
1938 |
德国 |
Richard Kuhn 库恩.K. |
1900-1967 |
维也纳大学 |
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 |
1939 |
德国 瑞士 |
Adolf Friedrich Johann Butenandt 布特南特.A.F.J. Leopold Ruzicka 卢奇卡.L. |
1903-1995 1887-1976 |
哥丁根大学 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 |
性激素的研究 聚亚甲基和高萜稀的研究 |
1940- 1942 |
|
------- |
|
|
|
1943 |
匈牙 利 |
George de Hevesy 赫维西.G. |
1885-1966 |
布达佩斯大学 |
同位素在化学研究中作示踪物 |
1944 |
德国 |
Otto Hahn 哈恩.O. |
1879-1968 |
马尔堡大学 |
重核裂变的发现 |
1945 |
芬兰 |
Artturi Ilmari Virtanen 维尔塔南.A.D. |
1895-1973 |
赫尔辛基大学 |
饲料防腐方法的发明 |
1946 |
美国 美国 美国 |
James Batcheller Sumner 萨姆纳.J.B. John Howard Northrop 诺思罗普.J.H. Wendell Meredith Stanley 斯坦利.W.M. |
1887-1955 1891-1987 1904-1971 |
哈佛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厄尔海姆学院 |
酶结晶的发现 纯态酶和病毒蛋白的制备 纯态酶和病毒蛋白的制备 |
1947 |
英国 |
Sir Robert Robinson 罗宾森.R. |
1886-1975 |
曼彻斯特大学 |
生物硷和其他植物制品的研究 |
1948 |
瑞典 |
Arne Wilhelm Kaurin Tiselius 蒂利乌斯.A.W.K. |
1902-1971 |
乌普萨拉大学 |
电泳和吸附分析及血清蛋白的研究 |
1949 |
美国 |
William Francis Giauque 吉奥克.W.F. |
1895-1982 |
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 |
极低温度(接近绝对零度)下物质的行为 |
1950 |
德国 德国 |
Otto Paul Hermann Diels 狄尔斯.O.P.H. Kurt Alder 阿尔德.K. |
1876-1953 1902-1958 |
柏林大学 柏林大学 |
二烯烃合成的发现和进展 同上 |
1951 |
美国 美国 |
Edwin Mattison McMillan 麦克米伦.E.M. Glenn Theodore Seaborg 西博格.G.T. |
1907-1991 1912-1999 |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加利福尼亚大学 |
铀后元素的发现和研究 同上 |
1952 |
英国 英国 |
Archer John Porter Martin 马丁.A.J.P. Richard Laurence Millington Synge 辛格.R.L.M. |
1910-2002 1914-1994 |
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 |
分配色谱的进展 同上 |
1953 |
德国 |
Hermann Staudinger 施陶丁格.H. |
1881-1965 |
达姆施塔特大学 |
大分子研究 |
1954 |
美国 |
Linus Carl Pauling 鲍林.L.C. |
1901-1994 |
俄勒学院 |
化学键的特性研究 |
1955 |
美国 |
Vincent du Vigneaud 迪维格诺德.V. |
1901-1978 |
伊力诺艾斯大学 |
多肽激素的首次合成 |
1956 |
英国 前苏 联 |
Sir Cyril Norman Hinshelwood 欣谢尔伍德.C.N. Nikolay Nikolaevich Semenov 谢苗诺夫.N.N. |
1897-1967 1896-1986 |
牛津大学 圣.彼得堡大学 |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 同上 |
1957 |
英国 |
Lord (Alexander R.) Todd 托德.L. |
1907-1997 |
格拉斯哥大学 |
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的研究 |
1958 |
英国 |
Frederick Sanger 桑格.F. |
1918- |
剑桥大学 |
胰岛素分子结构的确定 |
1959 |
捷克 |
Jaroslav Heyrovsky 海洛夫斯基.J. |
1890-1967 |
伦敦大学 |
极谱法的发现和发展 |
1960 |
美国 |
Willard Frank Libby 利比.W.F. |
1908-1980 |
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 |
放射性碳测年技术的发展 |
1961 |
美国 |
Melvin Calvin 卡尔文.M. |
1911- |
明尼苏达大学 |
光合成作用的化学步骤的研究 |
1962 |
英国 英国 |
Max Ferdinand Perutz 佩鲁茨.M.F. John Cowdery Kendrew 肯德鲁.J.C. |
1914- 1917- |
维也纳大学 剑桥大学 |
血红素蛋白结构的确定 同上 |
1963 |
德国 意大 利 |
Karl Ziegler 齐格勒.K. Giulio Natta 纳塔.G. |
1898-1973 1903-1979 |
马尔堡大学 热内亚大学 |
塑料聚合物结构及合成 同上 |
1964 |
英国 |
Dorothy Crowfoot Hodgkin 霍奇金.D.M.C. |
1910- |
牛津大学 |
抗恶性贫血病的生化物质(维生素B12)结构的测定 |
1965 |
美国 |
Robert Burns Woodward 伍德沃德.R.B. |
1917-1979 |
麻省理工学院 |
甾醇、叶绿素和其他物质的合成 |
1966 |
美国 |
Robert S. Mulliken 马利肯.R.S. |
1896-1986 |
麻省理工学院 |
化学键和分子的电子结构的相关研究 |
1967 |
德国 英国 英国 |
Manfred Eigen 艾根.M. Ronald George Wreyford Norrish 诺里什.R.G.W. George Porter 波特.G. |
1927- 1897-1978 1920- |
哥丁根大学 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 |
极快速化学反应的研究 同上 同上 |
1968 |
美国 |
Lars Onsager 昂萨格.L. |
1903-1976 |
特隆赫姆工学院 |
不可逆过程的化学热力学研究 |
1969 |
英国 挪威 |
Derek H. R. Barton 巴顿.D.H.R. Odd Hassel 哈塞尔.O. |
1918- 1897-1981 |
伦敦大学 奥斯陆大学 |
分子的实际三维形状的确定 同上 |
1970 |
阿根 廷 |
Luis F. Leloir 勒卢瓦尔.L.F. |
1906-1987 |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 |
糖核苷酸的发现及其在碳水化合物合成中的作用 |
1971 |
加拿 大 |
Gerhard Herzberg 赫茨贝格.G. |
1904- |
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 |
分子结构的研究 |
1972 |
美国 美国 美国 |
Christian B. Anfinsen 安芬森.C.B. Stanford Moore 穆尔.S. William H. Stein 斯坦.W.H. |
1916- 1913-1982 1911-1980 |
宾夕法尼亚大学 范德毕尔特大学 哈佛大学 |
对酶化学的基础贡献 同上 同上 |
1973 |
德国 英国 |
Ernst Otto Fischer 费歇尔.E.O. Geoffrey Wilkinson 威尔金森.G. |
1918- 1921- |
慕尼黑大学 伦敦大学 |
有机金属化学 同上 |
1974 |
美国 |
Paul Flory 弗洛里.P. |
1910-1985 |
曼彻斯特大学 |
长链分子的研究 |
1975 |
英国 瑞士 |
John Warcup Cornforth 康福思.J.W. Vladmir Prelog 普雷洛格.V. |
1917- 1906- |
悉尼大学 捷克工程学院 |
立体化学的研究 同上 |
1976 |
美国 |
William N. Lipscomb 利普斯科姆.W.N. |
1919- |
肯塔基大学 |
甲硼烷的结构 |
1977 |
比利 时 |
Ilya Prigogine 普里果金.I. |
1917- |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
热力学范围的拓展 |
1978 |
英国 |
Peter D. Mitchel 米切尔.P.D. |
1920-1992 |
剑桥大学 |
生物体系能量转移过程理论的公式化 |
1979 |
美国 德国 |
Herbert C. Brown 布朗.H.C. Georg Wittig 威蒂希.G. |
1912- 1897-1987 |
赖特学院 蒂宾根大学 |
有机物合成中硼磷化合物的引入 同上 |
1980 |
美国 美国 英国 |
Paul Berg 伯格.P. Walter Gilbert 吉尔伯特.W. Frederick Sanger 桑格.F. |
1926- 1932- 1918- |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哈佛大学 剑桥大学 |
重组DNA的首次制备,DNA生物和化学分析的进展 同上 同上 |
1981 |
日本 美国 |
Kenichi Fukui 福井谦一 Roald Hoffmann 霍夫曼.R. |
1918- 1937- |
京都帝国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
化学反应的轨道对称解释 同上 |
1982 |
英国 |
Aaron Klug 克卢格.A. |
1926- |
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 |
生物物质(病毒及其他由核酸与蛋白质化合而成的粒子)的结构测定 |
1983 |
美国 |
Henry Taube 陶布.H. |
1915- |
加利福尼亚大学 |
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的研究 |
1984 |
美国 |
Robert Bruce Merrifield 梅里菲尔德.R.B. |
1921- |
加利福尼亚大学 |
多肽合成方法的进展 |
1985 |
美国 美国 |
Herbert A. Hauptman 豪普特曼.H.A. Jerome Karle 卡尔勒.J. |
1917- 1918- |
纽约城市学院 纽约城市学院 |
推断小分子化学结构方法的进展 同上 |
1986 |
美国 美国 加拿大 |
Dudley R. Herschbach 赫希巴奇.D.R. Yuan T. Lee 李远哲 John C. Polanyi 波拉尼.J.C. |
1932- 1936 1929- |
哈佛大学 台湾大学 曼彻斯特大学 |
基本化学反应分析方法的进展 同上 同上 |
1987 |
美国 法国 美国 |
Donald J. Cram 克拉姆.D.J. Jean-Marie Lehn 莱恩.J.M. Charles J. Pedersen 佩德森.C.J. |
1919- 1939- 1904-1989 |
罗林斯学院 路易.巴斯德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
能模拟活的机体中分子化学行为的分子的制备 同上 同上 |
1988 |
德国 德国 德国 |
Johann Deisenhofer 戴森霍弗.J. Robert Huber 休伯尔.R. Hartmut Michel 米歇尔.H. |
1943- 1937- 1948- |
慕尼黑理工学院 慕尼黑理工学院 蒂宾根大学 |
光合成中所需蛋白的结构确定 同上 同上 |
1989 |
美国 美国 |
Sidney Altman 奥尔特曼.S. Thomas R. Cech 切赫.T.R. |
1939- 1947- |
麻省理工学院 格里内尔学院 |
RNA催化特性的发现 同上 |
1990 |
美国 |
Elias James Corey 科里.E.J. |
1928- |
麻省理工学院 |
对复杂分子合成的逆合成分析的进展 |
1991 |
瑞士 |
Richard R. Ernst 恩斯特.R.R. |
1933- |
瑞士联邦理工大学 |
核磁共振谱的发展 |
1992 |
美国 |
Rudolph A. Marcus 马库斯.R.M. |
1923- |
麦吉尔大学 |
化学体系中电子转移反应理论 |
1993 |
美国 加拿 大 |
Kary B. Mullis 穆利斯.K.B. Michael Smith 史密斯.M. |
1944- 1932- |
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 曼彻斯特大学 |
基因研究和基因控制技术的发明 同上 |
1994 |
美国 |
George A. Olah 欧拉.G.A. |
1927- |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
碳氢有机化学技术的进展 |
1995 |
荷兰 美国 美国 |
Paul J. Crutzen 克鲁森.P.J. Mario J. Molina 莫利纳.M.J. F. Sherwood Rowland 罗兰.F.S. |
1933- 1943- 1927- |
MTS MIT 加利福尼亚大学 |
地球臭氧层耗竭过程的分析研究 同上 同上 |
1996 |
美国 英国 美国 |
Robert F. Curl Jr. 柯尔.R.F. Sir Harold W. Kroto 克罗托.H.W. Richard E. Smalley 斯莫利.R.E. |
1933- 1939- 1943- |
Rice大学 Sussex大学 Rice大学 |
富勒烯新型碳化合物的发现 同上 同上 |
1997 |
美国 英国 丹麦 |
Paul D. Boyer 博耶.P.D. John E. Walker 沃尔克.J.E. Jens C. Skou 斯库.J.C. |
1918- 1941- 1918- |
威斯康星大学 牛津大学 奥胡斯大学 |
三磷酸腺苷合酶的研究 同上 发现离子传输酶 |
1998 |
美国 美国 |
Walter Kohn 科恩.W John A. Pople 波普尔.J.A. |
1923- 1925- |
加利福尼亚大学 西北大学 |
发展场泛涵理论 发展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
1999 |
美国 |
Ahmed H. Zewail 泽韦尔.A.H. |
1946 |
加州理工大学 |
用飞秒谱研究化学反应过渡态 |
2000 |
美国 美国 日本 |
Alan J. Heeger 黑格.A.J. Alan G. MacDiarmid 马克迪尔米德.A.G. Hideki Shirakawa 白川英树 |
1936- 1927- 1936- |
加利福尼亚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 筑波大学 |
发现和发展导电聚合物 同上 同上 |
2001 |
美国 日本 美国 |
William S. Knowles 诺尔斯.W.S Ryoji Noyori 野依良治 K. Barry Sharpless 夏普雷斯.K.B. |
1917- 1938- 1941- |
哈佛大学 名古屋大学 Dartmouth 学院 |
首创加氢反应的手性催化剂 发展高效手性催化剂 手性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 |
*数据引自:Nobel e-Museum: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 Laureates, http://www.nobel .se/chemistry/laureates/index.html.
附表3. 百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一览表
获奖 年份 |
国别 |
奖得主 |
生存 年份 |
大学名称 |
获奖项目 |
1901 |
德国 |
Emil Adoft von Behring 贝林.E.A. |
1854-1917 |
柏林大学 |
血清疗法的研究 |
1902 |
英国 |
Ronald Ross 罗斯.R. |
1857-1932 |
圣巴塞罗缪医学院 |
疟疾如何进入生物体的发现 |
1903 |
丹麦 |
Niels Ryberg Finsen 芬森.N.R. |
1860-1904 |
哥本哈根大学 |
皮肤病的光疗 |
1904 |
俄国 |
Ivan Petrovich Pavlov 巴甫洛夫.I.P. |
1849-1936 |
圣彼得堡大学 |
消化生理学的研究 |
1905 |
德国 |
Robert Koch 科赫.R. |
1843-1910 |
哥丁根大学 |
结核的研究 |
1906 |
意大 利 西班 牙 |
Camillo Golgi 戈尔吉.C. Santiago Ramony Cajal 拉蒙-卡哈尔.S |
1843-1926 1852-1934 |
帕多瓦大学 萨拉戈萨大学 |
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 同上 |
1907 |
法国 |
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 拉韦郎.C.L.A. |
1845-1922 |
斯德拉斯堡医学院 |
发现原虫在疾病中的作用 |
1908 |
俄国 德国 |
Ilya Ilyich Mechnikov 梅奇尼科夫.I.I. Paul Ehrlich 挨利奇.P. |
1845-1916 1854-1915 |
卡尔可夫大学 莱比锡大学 |
免疫的研究 同上 |
1909 |
瑞士 |
Emil Theodor Kocher 科赫尔.E.T. |
1841-1917 |
伯尔尼大学 |
甲状腺的生理、病理及外科学 |
1910 |
德国 |
Albrecht Kossel 科塞尔.A. |
1853-1927 |
斯特拉斯堡大学 |
细胞化学的研究 |
1911 |
瑞典 |
Allvar Gullstrand 吉尔斯特兰德.A. |
1862-1930 |
乌普萨拉大学 |
眼屈光学的研究 |
1912 |
法国 |
Alexis Carrel 卡雷尔.A. |
1873-1944 |
里昂大学 |
血管缝合的研究;器官移植 |
1913 |
法国 |
Charles Robert Richet 里歇.C.R. |
1850-1935 |
巴黎大学 |
过敏的研究 |
1914 |
奥匈 帝国 |
Robert Barany 巴拉尼.R. |
1876-1936 |
维也纳大学 |
前庭器官的研究 |
1915- 1918 |
|
------- |
|
|
|
1919 |
比利时 |
Jules Bordet 博尔德.J. |
1870-1961 |
布鲁塞尔大学 |
血清中免疫因子的研究 |
1920 |
丹麦 |
Schack August Steenberg Krogh 克罗伊.S.A.S. |
1874-1949 |
哥本哈根大学 |
毛细血管运动调节机制的研究 |
1921 |
|
------- |
|
|
|
1922 |
英国 德国 |
Archibald Vivian Hill 希尔.A.V. Otto Fritz Meyerhof 迈尔霍夫.O.F. |
1886-1977 1884-1951 |
剑桥大学 海德堡大学 |
有关肌肉产热的发现 肌肉中乳酸代谢的研究 |
1923 |
加拿 大 英国 |
Frederick Grant Banting 班廷.F.G. John James Richard Macleod 麦克劳德.J.J.R. |
1891-1941 1876-1935 |
多伦多大学 玛丽歇尔医学院 |
胰岛素的发现 同上 |
1924 |
荷兰 |
Willem Einthoven 埃因托芬.W. |
1860-1927 |
乌德勒支大学 |
心电图机理的发现 |
1925 |
|
------- |
|
|
|
1926 |
丹麦 |
Johannes Andreas Grib Fibiger 菲比格.J.A.G. |
1867-1928 |
哥本哈根大学 |
癌症研究的贡献 |
1927 |
奥地 利 |
Julius Wagner-Jauregg 瓦格纳-尧雷格 |
1857-1940 |
维也纳大学 |
麻痹性痴呆疟疾的预防接种 |
1928 |
法国 |
Charles Jules Henri Nicolle 尼科尔.C.J.H. |
1866-1936 |
巴黎大学 |
班疹伤寒的研究 |
1929 |
荷兰 英国 |
Christiaan Eijkman 艾克曼.C. Sir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 霍普金斯.F.G. |
1858-1930 1861-1947 |
阿姆斯特丹大学 伦敦大学 |
抗神经炎维生素的发现 刺激生长维生素的发现 |
1930 |
美国 |
Karl Landsteiner 兰德施泰纳.K. |
1868-1943 |
维也纳大学 |
人类血液的分型 |
1931 |
德国 |
Otto Heinrich Warburg 瓦尔堡.O.H. |
1883-1970 |
柏林大学 |
呼吸酶性质及作用方式的发现 |
1932 |
英国 英国 |
Sir 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 谢灵顿.C.S. Edgar Douglas Adrian 挨德里安 |
1857-1952 1889-1977 |
剑桥大学 剑桥斯特里尼蒂学院 |
关于神经原功能的发现 同上 |
1933 |
美国 |
Thomas Hunt Morgan 摩尔根.T.H. |
1866-1945 |
肯塔基大学 |
染色体的遗传功能 |
1934 |
美国 美国 美国 |
George Hoyt Whipple 惠普尔.G.H. George Richards Minot 迈诺特.G.R. William Parry Murphy 墨菲.W.P. |
1878-1971 1885-1950 1892-1987 |
霍普金斯大学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 |
关于贫血的肝疗法的发现 同上 同上 |
1935 |
德国 |
Hass Spemann 施佩曼 |
1869-1941 |
海德堡大学 |
胚胎中的组织原效应 |
1936 |
英国 德国 |
Sir Henry Hallett Dale 戴尔.H.H. Otto Loewi 勒韦.O. |
1875-1968 1873-1961 |
莱斯学院 施特拉斯堡大学 |
神经冲动化学传递的研究 同上 |
1937 |
匈牙 利 |
Albert von Szent-Györgyi Nagyrapolt 森特-哲尔吉.A. |
1893-1986 |
---- |
生物氧化过程的研究 |
1938 |
比利 时 |
Cornelle Jean Frangois Heymans 海曼斯.C.J.F. |
1892-1968 |
根特大学 |
呼吸调节中窦与主动脉机制的发现 |
1939 |
德国 |
Gerhard Domagk 多马克.G. |
1895-1964 |
基尔大学 |
百浪多息的抗菌效应 |
1940- 1942 |
|
------- |
|
|
|
1943 |
丹麦 美国 |
Henrik Carl Peter Dam 达姆.H.C.P. Edward Adelbert Doisy 多伊西.E.A. |
1895-1976 1893-1986 |
哥本哈根工艺学院 伊利诺斯大学 |
维生素K的发现 维生素K化学性质的发现 |
1944 |
美国 美国 |
Joseph Erlanger 厄兰格.J. Herbert Spencer Gasser 加塞.H.S. |
1874-1965 1888-1963 |
加州大学 威斯康星大学 |
神经纤维分析机能的研究 同上 |
1945 |
英国 英国 澳大 利亚 |
Sir Alexander Fleming 弗莱明.A.F.. Ernst Boris Chain 钱恩.E.B. Sir Howard Walter Florey 弗洛里.H.W.. |
1881-1955 1906-1979 1898-1968 |
伦敦大学 威廉大学 阿得雷德大学 |
青霉素及其疗效的发现 同上 同上 |
1946 |
美国 |
Hermann Joseph Muller 马勒.H.J. |
1890-1967 |
哥伦比亚大学 |
X射线辐射诱发的突变 |
1947 |
美国 美国 阿根 廷 |
Carl Fredinand Cori 科里.CF. Gerty Theresa Cori 科里.G.T. (女) Nee Randnitz, Bernardo Houssay 奥塞.B.A. |
1896-1984 1896-1957 1887-1971 |
日耳曼医学院 日耳曼医学院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 |
糖原如何被催化转变的发现 同上 糖代谢中垂体激素的功能 |
1948 |
瑞士 |
Paul Hermann Müller 弥勒.P.H. |
1899-1965 |
巴塞尔大学 |
DDT的性质 |
1949 |
瑞士 葡萄 牙 |
Walter Rudolf Hess 赫斯.W.R. Antonio Caetano de Abreu Freire Egas Moniz 埃加斯·莫尼兹 |
1881-1973 1874-1955 |
洛桑大学 康宁布里大学 |
间脑功能的发现 精神病中脑白质切除术的治疗价值 |
1950 |
美国 瑞士 美国 |
Edward Calvin Kendall 肯德尔.E.C. Tadeus Reichstein 赖希施泰因.T. Philip Showalter Hench 亨奇.P.S. |
1886-1972 1897-1996 1896-1965 |
哥伦比亚大学 苏黎世大学 拉法耶特学院 |
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与生物效应的研究 同上 同上 |
1951 |
南非 |
Max Theiler 蒂勒..M. |
1899-1972 |
开普敦大学 |
黄热病的发现 |
1952 |
美国 |
Selman Abrabam Waksman 瓦克斯曼.S.A. |
1888-1973 |
拉特哥斯大学 |
链霉素的发现 |
1953 |
英国 美国 |
Hans Adolf Krebs 克雷布斯.H.A. Fritz Albert Lipmann 李普曼.F.A. |
1900-1981 1899-1986 |
汉堡大学 柏林大学 |
在塘代谢中辅酶A枸橼酸循环的发现 同上 |
1954 |
美国 美国 美国 |
John Franklin Enders 恩德斯.J.F. Thomas Huckle Weller 韦勒.T.H. Frederick Chapman Robbins 罗宾斯.F.C. |
1897-1985 1915- 1916- |
耶鲁大学 密执安大学 密苏里大学 |
组织培养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培养 同上 同上 |
1955 |
瑞典 |
Axel Hugo Theodor Theorell 西奥雷尔.A.H.T. |
1903-1982 |
卡罗琳医学院 |
氧化酶作用的性质与方式 |
1956 |
美国 德国 美国 |
Andre Frederic Cournand 库尔南.A.F. Werner Forssmann 福斯曼.W. Dicknson W. Richards 理查兹.D.W. |
1895-1988 1904-1979 1895-1973 |
巴黎大学 威廉大学 耶鲁大学 |
关于心脏导管插入和循环改变的发现 同上 同上 |
1957 |
意大利 |
Daniel Bovet 博韦.D. |
1907-1992 |
日内瓦大学 |
合成箭毒的生产 |
1958 |
美国 美国 美国 |
George Wells Beadle 比德尔.G.L. Edward Lawrie Tatum 塔特姆.E.L. Joshua Lederberg 莱德伯格.J. |
1903-1989 1909-1975 1925- |
内布拉斯加大学 威斯康星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
化学过程的遗传调节 同上 遗传重组 |
1959 |
美国 美国 |
Severo Ochoa 奥乔亚.S. Arthur Kornberg 科恩伯格.A. |
1905-1993 1918- |
马德里大学 罗彻斯特大学 |
人工生产核酸的研究 同上 |
1960 |
澳大 利亚 英国 |
Sir Frank Macfarlane Burnet 伯内特.F.M. Peter Brian Medawar 梅达沃.P.B. |
1899-1985 1915-1987 |
墨尔本大学 牛津玛格德琳学院 |
组织移植免疫性的获得 同上 |
1961 |
美国 |
Georg von Bekesy 贝凯西.G. |
1899-1972 |
伯尔尼大学 |
内耳的功能 |
1962 |
英国 美国 英国 |
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 克里克.F.H.C. James Dewey Watson 沃森.J.D. Maurice Hugh Frederick Wilkins 威尔金斯.M.H.F. |
1916- 1928- 1916- |
剑桥大学 芝加哥大学 剑桥圣约翰大学 |
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发现 同上 同上 |
1963 |
澳大利亚 英国 英国 |
Sir John Carew Eccles 挨克尔斯.J.C. Alan Lloyd Hodgkin 霍奇金A.L. Andrew Fielding Huxley 赫胥黎.A.F. |
1903-1997 1914-1998 1917- |
墨尔本大学 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 |
冲动沿神经纤维传播的研究 同上 同上 |
1964 |
美国 德国 |
Konrad Bloch 布洛赫.K.E. Feodor Lynen 吕南.F. |
1912-2000 1911-1979 |
慕尼黑大学 慕尼黑大学 |
关于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的发现 同上 |
1965 |
法国 法国 法国 |
Franqois Jacob 雅各布.F. Andre Lwoff 利沃夫.A. Jacques Monod 莫诺.J. |
1920- 1902-1994 1910-1976 |
巴黎大学 巴黎大学 法国自然科学院 |
关于体细胞调节活动的发现 同上 同上 |
1966 |
美国 美国 |
Peyton Rous 劳斯.F.P. Charles Brenton Huggins 哈金斯.C.B. |
1879-1970 1901-1997 |
霍普金斯大学 哈佛大学 |
关于癌病因及治疗的研究 同上 |
1967 |
瑞典 美国 美国 |
Ragnar Granit 格拉尼特.R. Haldan Keffer Hartline 哈特林.H.K. George Wald 沃尔德.G. |
1900-1991 1903-1983 1906-1997 |
瑞典师范学院 霍普金斯大学 纽约大学 |
关于眼化学和生理视觉过程的发现 同上 同上 |
1968 |
美国 美国 美国 |
Robert W. Holley 霍利.R.W. Har Gobind Khorana 科拉纳.H.G. Marshall W. Nirenberg 尼伦伯格.M.W. |
1922-1993 1922- 1927- |
伊利诺斯大学 旁遮普大学 佛罗里达大学 |
遗传密码的破译 同上 同上 |
1969 |
美国 美国 美国 |
Max Delbrück 德尔布吕克.M. Alfred D. Hershey 赫尔希.A.D. Salvador E. Luria 卢里亚.S.E. |
1906-1981 1908-1997 1912-1991 |
哥丁根大学 密执安州立大学 都灵大学 |
关于病毒与病毒病的研究和发现 同上 同上 |
1970 |
英国 瑞典 美国 |
Sir Bernard Katz 卡茨.B. Ulf von Euler 奥伊勒-凯尔平 Julius Axelrod 阿克塞尔罗德.J. |
1911- 1905-1983 1912 |
莱比锡大学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 纽约大学 |
关于神经传递化学的研究 同上 同上 |
1971 |
美国 |
Earl W. Sutherland, Jr. 萨瑟兰.E.W. |
1915-1974 |
瓦希布鲁学院 |
激素的作用 |
1972 |
美国 英国 |
Gerald M. Edelman 埃德尔曼.G.M. Rodney R. Porter 波特.R.R. |
1929- 1917-1985 |
厄尔西努斯学院 利物浦大学 |
抗体化学结构的研究 同上 |
1973 |
奥地利 奥地利 英国 |
Karl von Frisch 弗里施.K. Konrad Lorenz 洛伦兹.K Nikolass Tinbergen 廷伯根.N. |
1886-1982 1903-1989 1907-1988 |
慕尼黑大学 维也纳大学 莱顿大学 |
动物行为方式的发现 同上 同上 |
1974 |
美国 比利时 美国 |
Albert Claude 克劳德.A. Christian de Duve 迪夫.C. George E. Palade 帕拉德.G.P. |
1899-1983 1917- 1912- |
列日大学 卢万大学 布加勒斯特大学 |
细胞结构与机能组织的研究 同上 同上 |
1975 |
美国 美国 美国 |
David Baltimore 巴尔的摩.D. Renato Dulbecco 杜尔贝科.R. Howard Martin Temin 特明.H.M. |
1938- 1914- 1934-1994 |
斯沃思莫尔学院 都灵大学 斯沃摩尔学院 |
肿瘤病毒与细胞遗传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上 同上 |
1976 |
美国 美国 |
Baruch S. Blumberg 布卢姆伯格.B.S. D. Carleton Gajdusek 盖达塞克.D.C. |
1925- 1923- |
斯塔内克塔迪联合学院 罗彻斯特大学 |
传染病起源及传播的研究 |
1977 |
美国 美国 美国 |
Roger Guillemin 吉耶曼.R. Andrew V. Schally 沙利.A.V. Rosalyn Yalow 耶洛.B. |
1924- 1926- 1921- |
里昂大学 麦吉尔大学 亨特学院 |
垂体激素的研究 同上 放射性免疫测定的研究 |
1978 |
瑞士 美国 美国 |
Werner Arber 阿尔伯.W. Daniel Nathans 内森斯.D. Hamilton O. Smith 史密斯.H.O. |
1929- 1892-1999 1931- |
瑞士联邦工学院 特拉华州立大学 霍普金斯大学 |
可改变DNA结构的酶的发现和应用 同上 同上 |
1979 |
美国 英国 |
Allan M. Cormack 科马克.A.M. Godfrey N. Hounsfield 豪斯菲尔德.G.N. |
1924-1998 1919- |
开普敦大学 吉尔德大学 |
CAT(计算机轴向体层检查)扫描的研制 同上 |
1980 |
美国 法国 美国 |
Baruj Benacerraf 贝内塞拉夫.B. Jean Dausset 多塞.J. George D. Snell 斯内尔.G.D. |
1920- 1916- 1903-1996 |
哥伦比亚大学 巴黎大学 哈佛大学 |
免役系统对外来物反应的遗传控制的研究 同上 同上 |
1981 |
美国 美国 瑞典 |
Roger W. Sperry 斯佩里.R.W. David H. Hubel 休伯尔.D.H. Torsten N. Wiesel 维厄瑟尔.T.N. |
1913-1994 1926- 1924- |
芝加哥大学 麦吉尔大学 卡罗琳医学院 |
大脑半球功能的研究 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处理 同上 |
1982 |
瑞典 英国 英国 |
Sune K. Bergtröm 贝里斯特罗姆.S.K. Bengt I. Samuelsson John R. Vane 约翰·罗伯特·文 |
1916- 1934- 1927- |
卡罗琳医学院 隆德大学 牛津大学 |
前列腺素的生化和生理 同上 |
1983 |
美国 |
Barbara McClintock 麦克林托克.B. |
1902-1992 |
康奈尔大学 |
影响遗传活动的植物基因的发现 |
1984 |
英国 德国 阿根廷 |
Niels K. Jerne 耶纳.N.K. Georges J.F. Köhler 克勒.G.J.F. Cesar Milstein 米尔斯坦 |
1911-1994 1946-1995 1927-2002 |
哥本哈根大学 弗赖堡大学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 |
生产单克隆抗体的理论及技术开发 同上 同上 |
1985 |
美国 美国 |
Michael S. Brown 布朗.M.S. Joseph L. Goldstein 戈德斯坦.J. |
1941- 1940- |
宾夕法尼亚大学 华盛顿大学 |
与胆固醇代谢有关的细胞受体的发现 同上 |
1986 |
美国 意大利 |
Stanley Cohen 科恩.S. Rita Levl-Montalcini 列维-蒙塔尔西尼 |
1922- 1909- |
纽约市立大学 都灵大学 |
帮助调节细胞生长的化学物资的发现 同上 |
1987 |
日本 |
Susumu Tonegawa 利根川进 |
1939- |
东京大学 |
抗体遗传学的研究 |
1988 |
英国 美国 美国 |
Sir James W. Black 布莱克.J.W. Gertrude B. Elion 埃利翁.G.H.(女) George H. Hitchings 希钦斯.G.H. |
1924- 1918-1999 1905-1998 |
圣安德鲁大学 纽约亨特女子学院 华盛顿大学 |
新一类抗病药物的开发 同上 同上 |
1989 |
美国 美国 |
J. Michael Bishop 毕晓普.J.M. Harold E. Varmus 瓦穆斯.H.E. |
1936- 1939- |
葛底斯堡大学 哈佛大学 |
致癌基因的研究 同上 |
1990 |
美国 美国 |
Joseph E. Murray 默里.J.E. E. Donnall Thomas 托马斯.E.D. |
1919- 1920- |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 |
肾及骨髓移植的研究 同上 |
1991 |
德国 德国 |
Erwin Neher 内尔.E. Bert Sakmann 萨克曼.B. |
1944- 1942- |
慕尼黑理工大学 慕尼黑大学 |
与疾病有关的细胞如何通信的发现 同上 |
1992 |
美国 美国 |
Edmond H. Fischer 费歇尔.E.H. Edwin G. Krebs 克雷布斯.E.G. |
1920- 1918- |
日内瓦大学 华盛顿大学 |
称为蛋白激酶的一类酶的发现 同上 |
1993 |
英国 美国 |
Richard J. Roberts 罗伯茨.R.J. Phillip A. Sharp 夏普.P.A. |
1943- 1944- |
Sheffield大学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
“分裂”或被阻隔的遗传结构的发现 同上 |
1994 |
美国 美国 |
Alfred G. Gilman 吉尔曼.G.H. Martin Rodbell 罗德贝尔.M. |
1941- 1925- 1998 |
雅鲁大学 霍普金斯大学 |
称为G-蛋白的细胞信号器的发现 同上 |
1995 |
美国 德国 美国 |
Edward B. Lewis 刘易斯E.B. 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 尼斯累恩.C.N. Eric F. Wieschaus 威肖斯.E.F. |
1918- 1942- 1947- |
哥本哈根大学 夫兰克福大学 纽约大学 |
控制机体早期结构发育的基因的鉴定 同上 同上 |
1996 |
澳大利亚 瑞士 |
Peter C. Doherty 多尔蒂.D. Rolf M. Zinkernagel 津克纳格尔.R. |
1940- 1944- |
爱丁堡医学院 苏黎世大学 |
免役系统如何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发现 同上 |
1997 |
美国 |
Stanley B. Prusiner 普鲁赛纳 |
1942- |
费城大学 |
发现一种全新类型致病因子—元病毒 |
1998 |
美国 美国 美国 |
Robert F. Furchgott 弗奇戈特 Louis J. Ignarro 伊格纳罗 Ferid Murad 穆拉德 |
1916- 1941- 1936- |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得克萨斯大学 |
发现氧化氮作为心血管系统标识分子 同上 同上 |
1999 |
德国 |
Günter Blobel 布洛贝尔.G. |
1936- |
洛克菲勒大学 |
蛋白质信号转导的研究和发现 |
2000 |
瑞典 美国 美国 |
Arvid Carlsson 卡尔松.A. Paul Greengard 格林加德.P. Eric R. Kandel 坎德尔.E.R. |
1923- 1925- |
隆德大学 霍普金斯大学 纽约大学 |
发现脑内神经细胞间信号传导另一种形式—“慢突触传递” 同上 同上 |
2001 |
美国 英国 英国 |
Leland H. Hartwell 哈特韦尔.L.H R. Timothy (Tim) Hunt 亨特.R.T Sir Paul M. Nurse 诺斯.P.M |
1939- 1943- 1949- |
加州理工大学 剑挢大学 伯明翰大学 |
有关控制细胞周期的研究 同上 同上 |
*数据引自:Nobel e-Museum: The Nobel Prize in Medicine – Laureates, http://www.nobel.se/medicine/laureates/index.html.
**附表1-3中大学名称为首次获得证书或学位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