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卫星在轨效果图,图源:九天微星
30秒快读
1 |
当5G成为大国博弈焦点时,新一轮的“太空竞赛”打响,卫星互联网正异军突起。 |
2 |
10万颗星座计划引发了“卫星工厂竞赛”,现在中国已经具备像“造飞机”那样生产卫星的能力。 |
3 |
谁先将卫星送上天空,谁便在太空中占有一席之地。英国政府和印度移动网络运营商巴蒂财团接手破产危机中的Oneweb,由此,英国政府获得“英国首个太空主权能力”。 |
9月4日,Space X的“猎鹰9号”火箭搭载60颗星链卫星升空,加上此次发射,马斯克“星链计划”成功发射的卫星总数已达713颗。
比发射速度更快的,是Space X的卫星生产速度,有消息称,Starlink(星链)工厂每月可制造120颗卫星。
图源:Twitter/Michael Sheetz
起步晚于Space X的中国商业航天企业,在“新基建”浪潮的涌动下,正在加快追赶的步伐。
中国第一个民营卫星工厂——九天微星智能卫星工厂近日也在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正式开工。这是卫星互联网纳入国家新基建后首个落地的重大项目,将于2021年初建成投产,届时可实现年产100颗以上百公斤级卫星的产能。
随着新一轮的“太空竞赛”打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对近地球轨道“虎视眈眈”的卫星已近10万颗,庞大的发射计划倒逼卫星制造必须进入“工业化”阶段。在这个赛道,中国同样需要跑得更快一些。
对近地球轨道“虎视眈眈”的卫星已近10万颗,图源:YouTube/Analytical Graphics, Inc
01
中国首个民营卫星工厂
“九天卫星工厂,未来大有可为”,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为9月1日开工的九天微星卫星研发制造基地开工所做题词,“大有可为”四字颇有深意。
9月1日,中国首个民营卫星工厂在河北唐山正式开工,图源:九天微星
传统意义上,航天应用属“国家队”领域,发射的卫星通常与地球同步轨道,采用定制化生产方式,设计、制造、发射周期理论上需要26~32个月,也正因生产周期长、技术和成本门槛高。
截至2019年底,中国在轨卫星300多颗,而全球在轨卫星数量为2218颗。
图源:光大证券
然而,未来10年内,10万颗低轨卫星将有可能在太空中重新定义“星罗棋布”:Space X的“星链计划”4.2万颗、Oneweb星座4.8万颗、亚马逊的柯伊伯(Kuiper)星座3236颗……国内的卫星星座计划也已启动。
据不完全统计,发射数量在30颗以上的有10个项目,其中,国字头背景的“鸿雁”星座计划发射300颗卫星,“虹云”星座计划发射156颗卫星。
图源:光大证券
如此庞大的发射计划,迫使卫星的设计和生产方式必须发生根本变化。
星座发射计划基本都在距离地球2000公里以内的近地轨道,其卫星体积小、重量轻、在轨寿命短,且星座式组网方式可以做到一次性论证和设计,批量生产,卫星的生产周期降至数周甚至天。这些都让商业资本进入卫星生产成为可能。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划定为“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之一,商业航天行业发展从“游击战”转为“阵地战”。有数据显示,国内上半年卫星互联网相关企业新注册1128家,同比增长158%。
图源:企查查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卫星互联网的企业之一,九天微星曾在2018年率先完成百公斤级近轨卫星的发射和运营,并在2017年启动了通信系统及地面终端研发。
一位九天微星的内部人士回忆,当时她刚进入公司不久,九天微星的首个物联网卫星还未上星,团队便已经开始论证卫星智能制造产线的方案。
截至目前,九天微星已完成6轮融资,融资总额累计超过5亿元,是国内民营卫星领域融资最多的企业。
此次唐山工厂开工,意味着中国商业资本正式进入卫星生产阶段,而据九天微星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彭媛媛透露,新一轮的B+融资也已启动。
02
让卫星生产“有节拍”
卫星制造主要包括卫星整体制造、部组件和分系统制造,中金公司在一份名为《商业航天:谁能成为中国的 SpaceX?》中指出,卫星从传统的“定制化”开始走向“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关键,是四个变革:模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快速 AIT(总装、测试与试验)、优化供应链。
图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简单理解,是采用柔性(脉动)生产线、智能化设备,将模块化后的通用部件进行快速AIT,从而大大节约生产时间。
图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脉动生产线”的概念,源自飞机制造。以往飞机制造是固定站位,工程师按照线性步骤装配,脉动式则将飞机分成5个相对固定站位,同时对飞机的5个部分进行装配作业,完成之后再将飞机向前移动,从而实现多架飞机同时装配,这种移动便叫脉动。
柔性(脉动)生产线就像下饺子一样并行操作,图源:央视
Oneweb与空客公司合作的卫星工厂,率先采用了这种AIT方式。
Oneweb官网上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其生产过程:每条装配线上有四个模块生产工位,每个站点,由制造工程师、工业机器人组成将每个组件按照标准组装。
每个部件都是模块化的,四个模块可以像盒子的四个侧面一样装配在一起,而且所有生产过程都是并行进行,从而保证高效。
建造完每个模块后,AGV机器人再将其运送到装配站,由那里的团队将卫星总装在一起,每个成品约是洗衣机的大小。
Oneweb装配线和组装成品,图源:Astronautika.lt、OneWeb
“卫星总装脉动生产线有点像按节拍移动,”九天微星的唐山工厂也正在做这样的尝试,其相关人士介绍,卫星舱板组装站点、集成总装站点、试验测试站点固定不动,由潜伏式AGV机器人作为转运工具,将生产好的卫星部件,按照设定好的“节拍”在不同站位间进行移动,以此确保在短周期、低成本的情况下,灵活批量化生产50-500公斤级卫星。
目前,Space X和Oneweb均已实现自给自足。Space X在7月下旬的一次简报中向FCC(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表示,目前Starlink每月建造120颗卫星,以此计算,Space X日产卫星4颗,一年可生产1440颗。Oneweb尽管还在破产重组中,但工厂此前已经实现日产两颗卫星。
九天微星一期工程的目标是年均生产百颗卫星,其相关人士透露,这是根据发展阶段,充分评估资金利用效率后做出的规划,后期随着需求增长,有可能会通过增设产线、优化工艺提高产线运行效率等方式,持续提高产能。
03
全球“争夺”太空
随着美国降下“技术铁幕”,卫星互联网在“新基建”中的战略意义将可能进一步突破。
一系列针对华为的限制都表明,美国和英国对在5G时代失去通信领域主导地位的不甘,而且试图在6G(包括卫星互联网在内的天地一体网)弯道超车。
曾在3月陷入破产危机的Oneweb,今年7月获得英国政府和印度移动网络运营商巴蒂财团10亿美元的注资,由此,英国政府获得“英国首个太空主权能力”,而商业和卫星运营业务会交由印度最大电信运营商 Bharti Global 负责。
印度最大电信运营商 Bharti Global ,图源:AVN POST
就在宣布重组计划前不久,Oneweb提出了比Space X更为激进的星座计划:4.8万颗卫星。
Space X的星链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就在前几天,它首次成功在轨道上测试了星链卫星的“激光通信”,将两个卫星用“太空激光器”相连,允许彼此之间交换数据,而不是将其来回传送到地面,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时延,能够传输数百GB的数据。
根据计划,Space X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在美国北部和加拿大南部提供Starlink作为商业服务,并计划“在2021年将全球人口覆盖全球”。
图源:YouTube/Darth Vader's Videos
频率更是稀缺资源。2019年11月20日,国际电联通过新版低轨卫星通信频段分配方案,采用先发先得原则,只要7年内发射一颗卫星并在随后7年内将申请的卫星数量全部发射完成,便可以占用相应频段。这意味着,谁先将卫星送上天空,谁便在太空中占有一席之地。
04
批量生产卫星,难还是不难?
然而,随着多星发射技术逐渐成熟,制造能力将逐渐成为卫星互联网的瓶颈。
卫星总装上市公司中,中国卫星是龙头,在回答一名投资者对于“卫星生产从单体小批量到大批量规模化生产的布局和规划问题”时,中国卫星回答表示,所属子公司航天东方红、深圳东方红开展了自动化总装、自动化测试等方面的尝试和探索,但鉴于卫星研制流程的复杂性,距离形成流水线式的工业化卫星生成模式尚存在一定差距。
OneWeb卫星模块化流水线批量制造,图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目前中国在轨卫星有300多颗,其中由东方红生产发射的有104颗,包括通信、遥感、导航等各类卫星。根据8月24日中国卫星发布的半年度财报,上半年发射了四颗卫星。
对于中国卫星的回应,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以往中国卫星的生产模式往往都是单件定制,可以标准化的部分很少,但整体而言,以技术积累、经验积累和产业链布局能力来看,中国卫星都比较成熟和完善。
“在国家统筹巨型星座的前提下,短期内对卫星需求会更具确定性,并且会逐渐推出相应的标准,而标准化应该就是工业化的前奏。”这位人士对中国卫星仍然十分看好。
图源:九天微星
不过,“国家队”的谨慎从侧面印证了国内企业对于卫星工厂的纠结。此前,吉利、国星宇航、银河航天等公司都曾提出建设卫星工厂的计划,但提出批量生产的企业,在公开消息中,只看到九天微星一家。
上述业内人士透露,关于卫星工业化生产,业内有两种不同意见:航天圈的人认为卫星批量生产很难,会遇到很多困难,而来自传统制造业的人则乐观得多,认为工艺并不复杂,比汽车制造简单。
复杂还是简单?恐怕要等九天微星卫星工厂明年的第一批产品给出答案。
作者/IT时报记者郝俊慧
编辑/挨踢妹
排版/黄建
图片/九天微星、Twitter、光大证券、企查查、中金公司、央视、OneWeb、Astronautika.lt、OneWeb、YouTube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相关推荐
结尾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