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捕鼠”大数据

  “猫捉老鼠”在资本市场上不断上演。如今,监管层已能得心应手地将大数据监控系统运用于捕鼠。


  上交所和深交所各有一套证券交易监控系统,系统集成了交易、登记、结算数据和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等相关信息。上交所异动指标分为4大类72项,敏感信息分为3级,共11大类154项;深交所建立了9大报警指标体系,合计204个具体项目,其中包括典型内幕交易指标7个,市场操纵指标17个,价量异常指标15个。交易所针对老鼠仓等交易行为还建立了专项核查和定期报告制度。


  大数据捕鼠大致分三步:首先是通过对网络信息和交易数据的分析挖掘出可疑账户,其次通过分析交易IP、开户人身份、社会关系等进一步确认;最后进入调查阶段。


  这些系统多年前就已经在运转,只是近年来得到了不断升级更新。对交易数据的挖掘方面,交易所能够做的甚至比美国监管机构还多,因为美国的证券交易所并不能完全掌握交易明细数据,而中国可以。


  交易所监控系统虽然可监测到非常细微的可疑之处,但经系统初筛出的可疑账户数量很多,而且其中有一些是被“误伤”的。这一方面需要监管层进一步核查,另一方面,监控系统本身也要不断升级来降低错误率。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u/1160813/blog/204980

你可能感兴趣的:(揭秘“捕鼠”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