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全称: F5-BIG-IP-GTM 全球流量管理器.
是一家叫F5 Networks的公司开发的四~七层交换机,软硬件捆绑.
据说最初用BSD系统,现在是LINUX;硬件是Intel的PC架构,再加周边的网络和专用加速设备.当然要提提售价, 都是几十万RMB的身价.
这宝贝是用于对流量和内容进行管理分配的设备,也就是负载均衡.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BIG-IP.外部看来是一个IP,内部可却是几十台应用服务器.表现为一个虚拟的大服务器.
LVS = Linux Virtual Server
是一位叫章文嵩博士(中国人)开发的,他的web:http://zh.linuxvirtualserver.org/
和F5一样都是做负载均衡的设备。
F5虽然也是基于BSD系统修改的(据说最新的基于Linux了),但重要的交换部分,则是通过专门的交换芯片实现的(类似有了专门的图像处理芯片,就可以省去大量的CPU对图像处理的运算),这样他的性能就不会很依赖于主机的操作系统的处理能力。
F5上负载均衡大多是基于NAT/SNAT,也可以实现Proxy,但用的较少,做为一个上市公司,F5自然在产品化程度上做的很好,无论配置管理方便性、灵活性,性能和稳定性上都比较好。
LVS在NAT模式下,和F5的功能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毕竟LVS是纯粹的软件,性能是依赖于主机的运算能力的。
LVS是开源的项目,不应该和一个商业产品来比较,人家那是卖钱的,有很多人来维护和开发,而LVS一直是章博士义务来维护开发的,想要更好的功能,就需要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才行。
DNS轮询是做负载均衡最简单有效的实现方法,各方面代价都极低.
缺点是由于没有检测机制, 不够均衡,容错反应时间长.国内门户用这个技术的很多,配合squid有很好的效果.
当然,不做负载均衡, 直接从多个ISP拉几根线,分别提供服务是最原始的方法.
CDN =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
国内服务很少(http://www.chinacache.com),国外却非常流行.
就是提供缓存节点,把目标网络内容的访问转化为临近节点的访问.
响应速度/安全/透明/扩展,特别是中国这种还没解放台湾就南北分裂的网络格局下,更为伟大.
不过也是贵族的服务,建设成本很高.
ADSL + DDNS + CDN
把空间的租用费用投资在流量上, 直接有效. 不过电费和稳定性上不容乐观.
其实CDN不只是做网站服务的, 比如在韩国,多数的CND流量都是被网络游戏占用了.
试想,如果能大范围铺开CDN节点, 那还有必要一个游戏分那么多区,占用那么多服务器么?
结论是还有必要 虽然确实访问连接和响应速度对现在的网络游戏有很大影响,但开发瓶颈更在于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访问.
又一个试想, 把CDN和P2P结合, 上网的个人PC只要提供CDN服务, 就可以每月获的xx美金的佣金.由资讯和应用提供商买单.
怎么看这都是个良性发展的产业链, 就像google明年要推出免费手机,让广告商买单一样.
不过唯一不高兴的就应该是ISP们了,现在bt这样的共享都被封杀.
除非这个业务被他们自己垄断,不然也是僵尸的下场.
用户也不是百利无害的, 数据安全和资讯及时有挑战.
GV们也不是看戏的,现在还有网站可以封,写个blog都要100万注册资金;
如果一堆SSL加密的数据四处流窜,神龙无首无尾,怎么屏蔽过滤,怎么防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