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收到了HR发的入职1周年邮件,顿时有一丝小感慨。
一方面,时间真的猝不及防,过得很快;另一方面,过去这1年里自己在努力地做出改变,虽然找到了一些节奏,但是内心依旧没法做到平淡如水,不迷茫却略带点焦虑。
去年7月份,我从待了3年时间的创业公司离职,当时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希望打破固有的思维和环境,将自己在技术管理路上的经验换一个平台去验证和升级。
转眼已经1年了,同时这也是我迈向总监路上的第1年。皓月当空,很久没有驻足远望,当停下来,再去思考当初的目标和所经历的变化,又有些新的感受。这篇文章,算作一个小结。
— 1 —
更从容地看待变化
加入58转转,算是空降过来,这是第一个大的变化。在上家公司就见过很多空降兵的失败案例,所以也挺担心自己没法安全着陆。
我的直属领导表达了两点期望:1、研发团队要扩张1倍以支持业务发展;2、需要改变现在的组织惯性,提高团队活力。
回过头来看,这一步走得还算顺利。自己并没有大刀阔斧地对团队做出调整,而是躬身入局、去观察和感受团队已有的问题。每一个调整都会尽力地做足工作,让大家理解背后的动机和价值。
大概3个月时间,我制定了一些最基本的项目管理流程、研发规范和激励制度,让团队在协作效率和质量意识上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
中间也犯过2个错误:1、引入了很多量化标准来衡量研发的产出,并且公开化,让大家在心理上产生了比较大的负担;2、年底淘汰了1位从员工视角来看还不错的小组长,但是传达工作不充分,对留下来的同学造成了情感上的伤害。
整体来看,虽然没有遇到特别大的挑战,但是也一路小磕绊,每次调整还算及时。逐渐地,我在心态上也更加从容,能理性地看待各种变化。
自认为成长的地方在于:碰到问题后,会有意识地先反思自己在管理上的缺失,不断地改变管理方式,去适应团队。
过去1年时间里,转转的业务调整很快,每次调整都会伴随着组织架构的变化,不到半年我换了3个汇报对象,但是能在短期内快速经历不同风格的领导,对于个人的成长输入也是好事。
《终生成长》一书中谈到:要学会让成长型思维来定义人的一生。每一个错误、挫折和变化,都能当做学习的机会,当你把注意力放在「成长」上时,行动会更加成熟同时更有意义。
— 2 —
持续拿结果
去年正式入职前,我特意找了前领导,请教他总监岗位上的经验。他说分两个层次:
1、所管的团队规模通常比较大,你必须具备培养一线leader和核心骨干的能力。
2、优秀的中高层管理,一定要具备让团队「持续拿结果」的能力,让团队一直处于进步中,所以方向把握很重要。
第2点当时挺击中我的,以前我从没考虑过将「持续拿结果」当做管理上的要求,更别说如何做到。加入转转后,自己便开始有意识地去定期思考团队的短板和每个阶段的重心。
去年下半年,团队负责的广告业务发展很猛,带给公司的收入也在不断地创造新高。从人员补充、研发提效、质量保障等方面,算是比较好地支撑了业务。
春节前夕,因为大盘流量走低等自然因素,业务出现放缓。团队开始对技术架构和性能优化进行了比较大的升级,同时从长期效率和系统稳定性上规划了些事情。
总结下来,两点个人体会:
1、当业务快速增长时,团队士气、技术成长、奖金收入,这些正向的东西都会伴随而来,因此管理成本很低。这个阶段,质量要稳住,更侧重效率,确保技术不拖后腿。
2、当业务放缓时,技术节奏要适当拉起来,不能让团队出现明显的松懈情况,否则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之前的技术债以及技术长期规划可以快速补上。
过去半年,团队开始使用OKR做季度规划,让我逐渐有了更清晰的视角去分析和制定方向,从确定指标到路径拆解,实践后的感受很不一样。同时,它能让所有人更透明地看到团队的发展思路,用对了确实是非常好的管理工具。
还有一点比较深的体会是:对上管理。直属领导和公司高层对于团队的干预很少,自然不清楚很多细节。
作为技术负责人,你必须很认真地对待每次周汇报、OKR Review会议、半年度总结,不能让团队的成绩被埋没,同时这也是体现你管理成熟度的最好机会,于自己和团队都很重要。
— 3 —
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过去两年,互联网行业充斥着焦虑,去年的自己也一度被节奏带得很迷茫。看不到40岁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想努力却没有很清晰的目标。
真正做出改变,应该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听了罗振宇的年度演讲《时间的朋友》,才切实感受到自己在心态上太急了,行动上也不够务实。
今年元旦,我开始逼自己写作,认真地写了一篇公号文章《工程师如何从技术转型做管理》。从这开始,似乎找到了一项充满热情并且可以训练耐力的事情。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能真正静下心来去体系化思考,同时直面自己的不足。
有句话说:你知道的越多,你不知道的越多。坚持写作半年后,这是我感受最深刻的一句话。春节回来,我便彻底卸载掉了爱玩的手机游戏,把时间全部集中到学习和输出上,希望将这个正向迭代有节奏地坚持下去。
回到工作上,长期意识也在逐渐改变我的某些行为和方向决策。比如对自动化测试的坚持,比如给予组员职业生涯的建议甚至毫不避讳地去谈论跳槽。很多问题,我会比以前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更深入地去思考最本质的原因,而不是凑合。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很简单,为什么很多人复制不了他的做法?是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放到职场亦是如此,成长一定是个上坡路,找到自己的节奏并坚持下去,才是最难的。
— 最后的话 —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引用转转内部最喜欢用的一句话,鼓励现在的自己。
期待下一封周年邮件!也希望接下来的一年,能让团队的小伙伴们都走在成长的路上,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更务实地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