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A学习笔记--地址解析(ICMP/ARP)

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

作用:差错检测/排错/查询
ICMP重定向:从一个接口收到数据,又重该接口转发出去
告诉PC下次直接把数据交给路由对应的下一跳
报文:Redirect
作用:避免产生次优路径造成带宽浪费
差错检测——消息类型:
ICMP ECHO Request
ICMP ECHO Reply

协议号:ICMP:1 TCP:6 UDP:17
常用命令类型
Ping
用于网络连通性测试
输出信息:目的地址、ICMP报文长度、序号、TTL值以及往返时间
Tracert
基于报文头的TTL值来逐跳追踪报文的转发路径
原理:
源端向目的端发送一个端口号不可达(大于30000)的UDP报文,其中TTL值从1开始依次递增,报文到达节点后TTL超时,节点设备向源端发送超时消息(携带时间戳),从回复的消息中可以依次获取到节点设备的IP地址。报文到达目的端时,回复源端端口不可达报文,远端收到端口不可达报文后判断UDP报文抵达目的地,停止Tracert程序。

ICMP数据包格式

基于以太网二帧封装:
Ethernet_II Header IP header ICMP FCS
ICMP报文内容
Type:消息类型
Code:编码值
Checksum:校验和字段,检查消息是否完整,包含32bit可选参数,一般为0
作用:ICMP Direct消息中指定网关IP/Echo类消息中关联请求和响应
类型0 编码0 响应请求(Echo Reply)
类型3 网络不可达(0)、主机不可达(1)、协议不可达(2)、端口不可达(3)
类型5 编码0 重定向(ICMP Redirect)
类型8 编码0 查询请求(Echo Request)

地址解析协议(ARP)

作用:通过目的IP地址获取目的MAC
二层协议类型:以太网 三层协议类型:IP
终端和三层设备通信:ARP协议
三层设备之间通信:路由协议:OSPF IS-IS RIP BGP EGP 静态
硬件长度:MAC地址长度:6B 协议长度:IP地址长度:4B
代码值:表示消息的类型:request/reply
源MAC 源IP地址 目的MAC 目的IP地址
ARP协议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协议
ARP只能在本网段/广播域内传输

工作步骤(原理)

A-B:广播发送ARP请求消息(携带请求的MAC对应设备的IP地址)
B-A:单播回应ARP响应消息(携带自己的MAC地址)
A收到数据帧,将数据帧的源MAC与源IP地址加入到ARP缓存表
ARP缓存表
记录数据帧的源MAC地址和对应源IP地址
作用:发送ARP请求前先查看缓存表→有,直接发送
↓没有
发送ARP请求
老化时间:1200S
网关:转发不同网段的数据

ARP类型

代理ARP:路由式代理ARP:充当网关–VLAN间代理ARP
VLAN内代理ARP

免费ARP:检查IP地址是否冲突/更新对方的ARP缓存表
原理:广播发送ARP请求(请求自己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反向ARP:RARP

逆向ARP:In ARP:帧中继
目的:通过虚连接标识获取对端的IP地址

你可能感兴趣的:(华为数通HCIA笔记,以太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