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件监听,W3C规范中定义了3个事件阶段,依次是捕获阶段、目标阶段、冒泡阶段。
起初Netscape制定了JavaScript的一套事件驱动机制(即事件捕获)。随即IE也推出了自己的一套事件驱动机制(即事件冒泡)。最后W3C规范了两种事件机制,分为捕获阶段、目标阶段、冒泡阶段。IE8以前IE一直坚持自己的事件机制(前端人员一直头痛的兼容性问题),IE9以后IE也支持了W3C规范。
在Javascript中,浏览器一般分为两大类:
① 基于IE内核的浏览器(版本号小于9的IE浏览器)
② 基于W3C内核的浏览器(版本号大于9的IE浏览器、Firefox、Google等浏览器)
语法:
dom对象.addEventListener(type,callback)
:为W3C内核浏览器绑定事件监听
基于W3C内核的事件监听
type
:绑定事件类型,不带on
前缀,如click
,mouseover
,mouseout
callback
:事件的处理程序,通常是一个匿名函数
语法:
dom对象.attachEvent(type,callback,capture)
:为元素绑定事件监听程序
参数说明:
type
:绑定的事件类型,如onclick
、onmouseover
、onmouseout
callback
:事件的处理程序,通常是一个匿名函数
capture
:使用的浏览器模型,冒泡模型与捕获模`型,默认IE8以下的浏览器只支持冒泡模型!
IE内核的监听方式与W3C内核的监听方式:
①方式不同
IE内核的浏览器使用attachEvent
进行绑定
W3C内核的浏览器使用addEventListener
进行绑定
②参数不同
IE内核浏览器,其绑定方式一共有三个参数type
,callback
,capture
(使用的浏览器模型)
W3C内核浏览器,其绑定方式一共有二个参数,type
和callback
③type
参数不同
IE内核的浏览器,type
是需要添加on
前缀的,如onclick
W3C内核浏览器,type
是不需要添加on
前缀的,如click
④触发顺序不同
IE内核的浏览器,其事件监听是先绑定后触发,后绑定的先触发
W3C内核的浏览器,其事件监听是先绑定先触发,后绑定的后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