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企和民企工作感受的差异

近期,由于工作调动,从工作四年的外企环境调动到了一家民营企业。短短几个月就感受到了两者之间巨大的差异,具体有如下几点:

1,称呼的差异:民企中一般从中层领导开始称呼就要加“”总“”后缀,这个显而易见受到中国官本位文化的影响。外企相对淡的多,直呼其名。

2,知识的管理和传承:现在这家民企的项目已经运行很长一段时间了,却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文档资料留存,新同事几乎要从头学起,知识的传承没有延续性,人员的流动率非常之大估计是首要原因。相对而言,外企,知识的管理要完善的多,各种开发文档,需求文档都有一定的积累。民企还有点类似过去的师徒文化,知识靠口口相传。这块也是我感觉到存在最大效率问题的地方,是可以改进的方向。

3,发展的潜力上:正因为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外企环境里人很容易成为螺丝钉。当然这跟外企的政治策略也不无关系。总之,正是因为民企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潜在的机遇。在民企,完全就是主人翁的感觉,业务和技术都是完全开放,个人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可以深挖下去。另外,现在国内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在移动互联网某些领域甚至都已经达到世界领先,这给IT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我当初决定放弃外企回归民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中民企发展的潜力,现在看来也基本在预估范围内。

 

2017-08月记

 

在该互联网旅游工作了满一年了,总结这一年的感悟:

1,公司的口号是奋斗,在去年的年会上提的最多的一句就是:简单相信,傻傻坚持。看着像一句传销洗脑的话,不过倒是蛮符合现在互联网公司的作风的。

2,公司为了财务需求和推广营销,内部推广某个旅游产品卡,号召所有员工都认购(从号召力度来看,远远超出了正常号召的程度)。当然对于真正爱旅游的同事来说,该卡的吸引力还是不错的。由于该事件,公司发生了不少的人员变化,也造成了各种谣言飞起。

3,一朝天子一朝臣,某个部门领导一旦离开,其团队就是鸟兽散。公司的治理很大程度上都是人治。

4,重复造车,我的工作是数据相关的,从ETL到BI报表都有涉及,但是相关的工作居然有几个团队都在做,大家各自为政。这个跟公司高层对数据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统一化的领导。目前该状况已经有所改善,这也让人赶到有所期望。

5,关于文档,代码的规范化,一年下来之后还是做得比较简陋。

这一切的现象根本原因主要还是有两个:

1,公司业务发展快,

2,数据部门起步晚。

希望这一年里部门和公司能发展越来越好。

2018-07月记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davablog/p/7353456.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外企和民企工作感受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