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看一下/boot/grub/menu.lst中的内容: default=0 timeout=5 #splashimage=(hd0,6)/boot/grub/splash.xpm.gz hiddenmenu title Fedora Core (2.6.11-1.1369_FC4) root (hd0,6) kernel /boot/vmlinuz-2.6.11-1.1369_FC4 ro root=LABEL=/ initrd /boot/initrd-2.6.11-1.1369_FC4.img title Windows XP rootnoverify (hd0,0) chainloader +1 其中: a,default=0 表示默认启动的第0号的操作系统,在GRUB中,title定义了启动的操作系统,从第1个开始,GRUB中是0,而第2个是1,依次类推... b,timeout=5 表示的是出现GRUB界面后,无操作情况下进入default设定的操作系统的时间,如果上下移动选择,则该选项无效 c,splashimage=(hd0,6)/boot/grub/splah.xpm.gz 表示的是允许出现的GRUB背景的path,显然(hd0,6)指定了分区(不知能否这么解释,呵呵),而后边的则是正常的path(在例子中,用#把它注释,为一可选项) d,hiddenmenu 表示隐藏GRUB的启动菜单,直接进入由default庙宇的操作系统中去,为一可选项. linux类 其格式一般为: title (......) root (hd[0-n],x) kernel (......) initrd (......) 其中: title行,是定义一个启动操作系统,而后边可以自己随便写上喜欢的名字,呵,当然最起码你得写得要自己能认出来,没必要把linux写成windows吧?! root行,指定相应的linux所有的/boot,如果在写分区和挂载时没有单独挂载,那么就和/在同一个分区中,hd[0-n]表示的是第几个硬盘,而x则表示的是[第几个分区-1],即x比分区号小1,特别要注意. kernel 行,在这里以kernel 起始,指定Linux的内核的文件所处的绝对路径(通过在终端输入命令:ls /boot/vmlinuz*来看内核的全名);因为内核是处在/boot目录中的,而如果/boot是独立的一个分区,则需要把boot省略,因为 /boot所在的分区在root (hd[0-n],x)中指定了,所以就无需要再指明内核处在哪个分区了;ro 表示只读;root=LABEL=/ 来表示Linux的根所处的分区。LABEL=/ 这是硬盘分区格式化为相应文件系统后所加的标签;如果您不了解什么是标签,也可以直接以/dev/hd[a-z]X 或者/dev/sd[a-z]X来表示;就看您的Linux是根分区是在哪个分区了。比如我的是在/dev/hda3, 那这里就可以写成root=/dev/hda3; initrd行,如果是/boot独立一个分区,initrd 一行要把/boot中省略;如果/boot不是处于一个分区,而是和Linux的/分区处于同一分区,不应该省略;我们通过查看/boot中的 initrd的文件名到底是什么来写这一行代码,在终端输入:ls /boot/initrd* 很容易能得到initrd文件名,然后写入. 在了解了以上情况之后,我们就很容易地理解另一种写法了: title (......) kernel (hd[0-n],y)(/boot)...... ro root=...... initrd (hd[0-n],y)(/boot)...... 其实只是省略的root很实在地写在了kernel和initrd行中去了而已 附: 其 实在GRUB启动菜单不能工作的时候,进入GRUB命令行(可按CTRL+C键)后,我们同样可以一步一步地把系统启动起来,其实在menu.lst中, 除title不是指令外,其余的都是GRUB指令,我们只要一步步地输入它们(错了要从新开始),中间输入关于kernel和 initrd要利用 TAB键补齐写好,最后只要boot一下就行了. 用GRUB指令引导windows: GRUB> rootnoverify (hd0,0) GRUB> chainloader +1 GRUB> boot 用GRUB指令引导linux: 略,读者可参考本文中的一些知识自己试验. menu.lst
看我ubuntu上的这段grub2配置文件(ext4引导,图片背景)http://hi.baidu.com/black/item/59442e4b8a7ff809e93504c6
|
http://wzoot.blog.163.com/blog/static/41638800200932584738164/
2009-04-25 20:47:38| 分类:Linux | 标签:ext4 ubuntu linux |字号 订阅
经过几十小时的折腾(官网速度慢),我的系统终于平滑升级到了Ubuntu 9.04 jaunty,不过在默认情况下仍然是使用ext3文件系统,因此想体验9.04中优化的磁盘访问效率,必须启用磁盘的ext4文件系统。
要将指定磁盘分区转为ext4,必须得在该分区未被挂载的情况下使用tune2fs命令来转。因此,最好的办法是使用9.04的live CD来转。
用live CD启动之后,按Alt+F2输入gnome-terminal进入命令行,然后输入
sudo tune2fs -O extents,uninit_bg,dir_index /dev/sdaX
其中/dev/sdaX是将要转为ext4格式的磁盘分区,其中X是具体的分区编号,注意别输错!
另外在使用tune2fs命令之后,切记一定要使用fsck命令来检查和修复分区中的错误!!
sudo e2fsck -pf /dev/sdaX
这个命令输完之后可能会停滞比较久,并输出一些什么错误的提示信息,别管,可以先去喝杯咖啡再回来!
然后还得修改一下fstab文件,输入
sudo mount -t ext4 /dev/sdaX /mnt
sudo gedit /mnt/etc/fstab
找到类似
# /dev/sdaX
UUID=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ext3 relatime,errors=remount-ro 0 1
修改为
# /dev/sdaX
UUID=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ext4 relatime,errors=remount-ro 0 1
如果以上步骤成功完成之后在重启到grub界面之后进不去,那么必须要更新grub版本来支持挂载ext4分区
一样在live CD下的命令行输入下面命令
sudo mount -t ext4 /dev/sdaX /mnt
sudo grub-install /dev/sda --root-directory=/mnt --recheck
现在重启之后即可体验Ubuntu 9.04的ext4文件系统带来的强大功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