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奔,著有《深入理解 Android 自动化测试》、《创新者的世界》
文章开始前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作为工程师,为什么你却没有自己的专利呢?
是因为缺少知识、经验、灵感,还是觉得自己资历不足,亦或抱怨自己时间不够、评审太严、难度极大、性价比太低?
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人生中的第一件专利:电子设备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这个发明专利是 2011 年 11 月提交,12 月通过评审并发送到专利代理机构进行撰写、递交,2012 年 2 月 27 日正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2013 年 09 月 11 日拿到发明授权。
总体来说我归纳为五步:
第一步:沉浸
2011 年可以说是中国智能手机元年,我也是因为看到联想第一部智能手机,乐 phone1 代并被深深震撼后,决定加入联想开始做手机。
那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对于大屏智能手机而言,盲人用户该如何使用?
所以我经常闭着眼睛把玩手机,去感受其中的操控体验,发现当时的智能手机对盲人用户非常不友好,根本无法使用。
第二步:创意
于是我到各大创意网站去检索相关的盲人产品,搜索到很多有趣的交互方式和交互技术。
结合这些创意,我开始进一步思考智能手机该如何更好地支持盲人用户进行操控和交互,并得出几个还算靠谱的智能手机盲人交互方案。
第三步:撰写
接下来,我按照分别罗列出当前智能手机针对盲人用户的不足之处、现有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的不足,以及我的解决方案。
但当时我并不知道专利的具体的评审指标是什么,有哪几个重要的评审维度,每个维度的评审标准又是什么,可以说两眼一抹黑。
而从经验上说,我也不知道前方有哪些未知的坑等着我,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第四步:验证
这一步当时我也做得极差,毕竟是第一次,只知道去谷歌或百度简单检索了几个关键词,发现没有完全一样的,于是就撰写递交了。
第五步:评审
到了评审阶段,才发现有的想法其实早就有了(新颖性较差),有的想法用的都是现有技术(创造性较差),有的想法看上去不错但实际用起来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实用性较差)。
有句名言现在已经很少被人提及了:天才是 1% 的灵感,加上 99% 的汗水。
近几十年间,这句话被报刊、杂志、师长和父母们提过无数次,且大家似乎是统一口径一般地将其解释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才有回报,付出越多回报越大”。这种老生常谈让所有人的神经都麻木了。
其实爱迪生这句话饱含深意,只不过一直以来被一些某些人理解偏了。
笔者的理解是:
要做成一件在某些人看来堪称“天才”的事情,首先你需要 1% 的灵感。
接下来,为了让这个灵感从创新者的头脑里来到现实世界,创新者需要付出无比艰辛的努力去完成乏味而艰巨的工作,这就是爱迪生想要表达的重要能力 —— 创新力。
创新力需要的并不只是灵感和创意,还有忍耐——请注意,忍耐并不等于耐力,虽说要实现灵感必须具备超强的耐力,但大部分创新者其实并不缺少耐力,他们缺少的是对于日复一日重复劳动的忍耐。
事实上,产生洞见不过是一刹那的事情,但接下来的大多数时间需要为准确地阐释这个洞见进行极为漫长的准备。
用“社会生物学”奠基人,爱德华 · 威尔逊(Edward
O.Wilson)的话说,大多数工作并不涉及提出综合性的洞见,相反,它们包括缓慢、有条理的工作。比如,当你提出一个有关现存最大蚁属的洞见时,需要准确描述散布在世界各地的 600 多种相关蚂蚁,并手绘 5000 多张关于蚂蚁的精细草图。
这些,就是 99% 的汗水的由来。
所以,爱迪生这句话针对创新力所说的。
因为具有创新力的创新者都懂得一个道理:要做成一件事,不能只有有趣的灵魂,还得有甘于忍受枯燥劳动并愿意为之付出大量汗水的皮囊。
举这个例子不单是为了提醒创新者,也是为了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创新者的言语被某些人所解读时,会产生多么大的误会。
对于某些人而言,你付出多少汗水都是没用的,因为你并没有先获得灵感,你并不是在灵感的驱使下去付出,而不过是为了达成一个个平庸无比的目标去付出。
这就像两个人面对扫地这个任务,一个二话不说拿起扫帚就开始没日没夜地清扫,另一个则先苦思冥想找到了“扫地机”这个创意,然后没日没夜地付出艰辛的工作将这玩意儿真正做出来,并不断试错和迭代,将其做成一个产品。
两个人都是没日没夜地付出,你能说他们的付出具有同等价值吗?
别误会,我并没有贬低扫地工人的意思,也不是在鼓吹 1% 的灵感胜过 99% 的汗水,而是希望大家明白,当你错误解读别人的语言时,将会得出一个多么可笑的结论。
对于任何领域皆是如此,同样一个作品,外行人和内行人看到的视角将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是一个外行人,请不要生搬硬套某位专家的某句话,对作品进行大肆点评——那不仅是对作者的不尊重、不仅是对作品的不珍惜,也是对其他外行人的恶意误导。
说到这里,很多外行可能会不服气:凭什么内行看的就是门道,我们外行看的只能是热闹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本来就是来凑热闹的呀!
对于外行人而言,由于完全不具备该领域的系统知识和经验,导致他们看作品只能流于表面。他们很喜欢非常主观地将这个东西跟他们之前见过的某个东西等同起来,然后又说这东西跟这个或是那个很像,通过自己毫无根据的解读对作品说三道四。
而内行人则不同,他们首先会放弃感官上的先入为主,转而从客观现象的分析入手,认真仔细地观察和体会。
其实对于创新也是如此,面对一个优秀的创意,你不能仅仅只是读懂它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就默默地关掉看下一个。
对于创新者而言,我们需要将一个创意至少分为场景、问题、方案、技术和原则这五个方面的分析。
场景代表用户分析、问题代表切入点分析、方案代表构建分析、技术代表对比分析、原则代表归类分析。
下面就让咱们从创新者的角度仔细审视一番这里面的门道吧!
1. 场景:用户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场景,此时我们最关注的是创意生成的环境,以及它在该环境下与用户使用习惯是否契合。
所以我们需要问如下问题:
这个创意是在什么样的用户场景下发生的?
还有哪些类似的用户场景?
这些场景分别关注的是哪些方面?
这些场景的切入点分别是什么?
回答完这些问题,我们对这个场景下的核心用户,以及用户所关注的核心焦点就大概清楚了。
2. 问题:切入点分析
关于场景的思考也顺势将我们带入到下一个环节:问题。
此时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快速洞察出该场景下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从哪个角度切入该场景去解决这些问题更为合适,所以我们需要搞清楚如下问题:
在这个场景下,遇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我是否也遇到过类似问题?
当时我是怎么解决的?
还有哪些场景可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回答完这几个问题,相当于围绕着该场景的核心问题进行了纵向梳理,不仅考虑了类似场景可能出现的问题,还考虑了类似问题可能出现的场景,而与当时的解决方案进行对比,可以很好地发现自己与该创新者思考问题的角度、采用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层次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很好地进一步学习。
3. 方案:构建分析
对场景进行深入洞察并对当前的创意进行充分了解之后,我们就顺势进入到了下一个环节:方案。
此时,我们需要立足于该场景去思考当前方案的缺陷所在,不仅能提出更好的方案,而且还得更加契合当前场景。基于此,我们需要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针对这个核心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案又是什么?
除了这个方案,针对这个场景我们还能想到哪些方案?
哪些创新原则可以适用于这个场景?
这些创新原则在方案中各自起到什么作用?
这个方案的缺陷在哪?
我们是否知道该如何去弥补这些缺陷?
这个方案可能不适用的场景有哪些?
具体在哪些方面不适用?
这个方案可能会导致哪些功能发生冲突(或应用无法兼容)?
或许你会问:为什么针对问题的清单那么短,针对方案的清单却那么长?
答案很简单,针对问题的问题虽然看上去很少,却很难,需要你绞尽脑汁地思考,而针对方案的问题,则像是直接面对一整头牛,需要你从各个维度去剖解它、拆分它,将其五脏六腑骨肉皮毛统统分离开来,清晰可见地摆放在你的面前。
这些问题虽然看上去很多,却并不难回答,需要的不是苦苦求索,而是细心审查、耐心梳理、虚心求证,一丝不苟地做出解答。
4. 技术:对比分析
当解决方案被分拆后,自然而然地,所有技术细节也就摊放在了我们面前,于是我们进入到更艰巨,也更繁杂的一环,技术。
此时,你的答案完全取决于自己对该领域以及相关领域的技术积累。这个半点来不得假,想要胡编乱造蒙混过关简直是痴人说梦,除非评委跟你一样全都是技术白痴。
所以,这一环看似问题很多,却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问题:
创新者在解决方案中用到了哪些核心技术?
是否存在技术的突破,哪怕是很小的技术突破?
是否存在几个技术的融合,哪怕是很小的融合?
这些技术突破或技术融合具有哪些价值?
这些突破或融合可以应用到哪些场景里?
我们可以用这些突破或融合解决哪些之前迟迟没有解决的难题?
为什么这些核心技术会以这种方式组合在一起去解决问题?
这些核心技术的组合颠覆了之前的哪些思维?
这些核心技术的组合还能解决哪些问题?
解决方案中是否有取代现有技术的黑科技?
5. 原则:归类分析
做完了技术分析,下一步我们就需要思考将这些技术自如的应用到创新原则。
我们这里提到的创新原则泛指从创新实践、大量专利中提炼出的用于指导创新,产生新思想、新思路、新经验、新技术的模式提炼。
这是一个反向倒逼的过程,其实我们在选用技术时已经在潜意识里翻来覆去考虑过该使用哪些原则将这些技术很好地粘合在一起。
但如果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凑合成一个方案,难免会出现滥竽充数和狗尾续貂的情况。所以我们必须借助问题清单逼迫自己仔细研究所采用的创新原则究竟是不是最贴切的,是否真的到了增无可增、减无可减的地步。
基于此,你必须追问自己如下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者用到了哪些创新原则?
为什么要用到这些创新原则?
这些创新原则还能用在哪些领域解决类似问题?
是否还可以加入别的创新原则发生更有趣的化学反应?
这个方案是否还蕴含着某些已有创新原则难以解释的闪光点?
这些闪光点有无可能形成一个新的创新原则?
这个新的创新原则能解释哪些创意方案?
这些问题的目的显而易见,找出现有方案观察世界的所有缝隙,以及,寻找是否存在全新的观察世界的缝隙——无论是为现有缝隙添砖加瓦搜集更多例证,还是寻找新的看待世界的角度,我们都义不容辞。
当这五个方向上所有的问题全都问完时,我们可以喝上一口咖啡,放松一下,看看脑海中是否会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或灵感来。
分析的过程是好玩的也是痛苦的,是枯燥的也是有趣的,关键看你是否真的渴望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真的渴望了解未知的世界更多一点,还是被逼这样做。
如果是被逼的,那我劝你放弃,因为它的难度极大,没有强烈的兴趣是不可能做好的。
如果你真的渴望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也请你好好享受这个充满挑战和刺激的过程吧!
说到这里,让我们再来反思另一个问题:文字,是否真的能精确地描述不同概念?
外行一定觉得可以,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似乎无所不能。
但事实是,很难做到。
比如绘画里的“冷色调”和“暖色调”概念,就算你给出一大堆文字描述,其他人也很难根据你的描述准确地画出冷色调或暖色调的画来。
再比如“近实远虚”这个概念,比如画面的“明暗法则”,你都很难只通过语言描述就掌握其中的奥妙,就像你再怎么了解酸甜苦辣这四个字的概念和含义,也必须亲自去尝才知道它们各自代表着什么样的味觉刺激。
所以,你需要进行大量的识别与鉴赏,并结合相关理论的阅读,方能深入理解这些原则和概念的确切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