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

科幻小说《三体》


16340193

本人学院


  • 科幻小说三体
    • 一三体的作者
    • 二三体的背景
    • 三三体的内容
      • 1三体
      • 2三体黑暗森林
      • 3三体死神永生
    • 四 三体中的政治和道德哲学

一、《三体》的作者

《三体》_第1张图片

中文名 刘慈欣 1
外文名 Cixin Liu
别名 刘电工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63年6月23日
职业 工程师,作家
毕业院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主要成就 1999年至2006年连续获中国科幻银河奖
《三体III》获2011年度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金奖
《三体III》获《当代》长篇小说2011年度五佳
《三体》获2013届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金奖
《三体III》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科幻文学门类)
代表作品 《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
职务 山西省作协、阳泉市作协副主席

二、《三体的背景》

《三体》_第2张图片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政府加强“科技兴国”宣传、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出现了诸多有利科幻创作的条件 ;同时以科技工作者为主的创作队伍逐渐更新 ,一些从科幻迷中分离出的精英化读者也成长为作家 。

刘慈欣1999年起在杂志《科幻世界》上发表作品 ,此后接连创作了多个中短篇小说;在2006年1月发表短篇小说《山》时,许多读者去信说希望他写成长篇,于是刘慈欣就决定不再写中短篇了 ;“有三颗无规则运行恒星的恒星系”这个构思他最初打算用来写短篇,后来发现能写成一部长篇小说,于是把这和吴岩在《中国轨道》里描写人们不顾一切地探索太空的历史相结合,设定以“文革”时期为整个故事的背景,描述一些人物与外星力量间的接触、以及华约和北约的冷战;在一位出版人的影响下,他对原来的构思做了较大的变化 ,改为一个长篇的三部曲系列,叙述从20世纪69年代到五百年后人类的一段特殊历程。

刘慈欣是在正职工程师的业余进行写作,工作不忙的时候一天写三到五千字,每部花了约一年的时间完成 ;第一部《三体》最初在2006年5月到12月的《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取得反响较好于是出了单行本 (连载删改了少量内容、在单行本中章节顺序有一定的调整);第二部《黑暗森林》的标题名称取自20世纪80年代的一句流行语“城市就是森林,每一个男人都是猎手,每一个女人都是陷阱。” 刘慈欣原本计划用四五个月完成,因单位工作时间不稳定写了九个月 。第三部《死神永生》出版后,该系列由“地球往事三部曲”更名为“三体三部曲”
《三体》_第3张图片

三、《三体》的内容

1、《三体》《三体》_第4张图片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天文学家叶文洁在期间历经劫难,被带到军方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叶文洁以太阳为天线,向宇宙发出地球文明的第一声啼鸣,取得了探寻外星文明的突破性进展。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四光年外的“三体文明”百余次毁灭与重生,正被逼迫不得不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对人性绝望的叶文洁向三体人暴露了地球的坐标,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

地球的基础科学出现了异常的扰动,纳米科学家汪淼进入神秘的网络游戏《三体》,开始逐步逼近这个世界的真相。汪淼参加一次玩家聚会时,接触到了地球上应对三体人到来而形成的一个秘密组织(ETO)。地球防卫组织中国区作战中心通过“古筝计划”,一定程度上挫败了拯救派和降临派扰乱人类科学界和其他领域思想的图谋,获悉处于困境之中的三体人为了得到一个能够稳定生存的世界决定入侵地球。

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庞大的三体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

2、《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_第5张图片

三体人在利用科技锁死了地球人的科学之后,出动庞大的宇宙舰队直扑太阳系,面对地球文明前所未有的危局,人类组建起同样庞大的太空舰队,同时(PDC)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订了“面壁计划”。出乎意料地,社会学教授罗辑被选出作为四位“面壁者”之一,展开对三体人的秘密反击。虽然三体人自身无法识破人类的计谋,却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选出的“破壁人”与“面壁者”进行智慧博弈。

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文明生存竞争中,罗辑由一开始的逃避和享乐主义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心,想到了一个对抗三体文明入侵的办法。科研军官章北海试图借一场陨石雨干涉飞船推进形式的研究方向。近二百年后,获选增援未来的他在人类舰队被“水滴”清除殆尽前,成功抢夺战舰逃离。此时罗辑证实了宇宙文明间的黑暗森林法则,任何暴露自己位置的文明都将很快被消灭。

借助于这一发现,他以向全宇宙公布三体世界的位置坐标相威胁,暂时制止了三体对太阳系的入侵,使地球与三体建立起脆弱的战略平衡。

3、《三体Ⅲ·死神永生》《三体》_第6张图片

身患绝症的云天明买下一颗星星送给暗恋着的大学同学程心,而程心因参与(PIA)向三体舰队发射探测器的工作,却想让航天专业背景的他放弃安乐死,作为被执行人将大脑捐献给阶梯计划。与三体文明的战争使人类首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因为黑暗森林打击的存在如临大敌,不敢在太空中暴露自己。在零道德的宇宙中发起黑暗战役的战舰被诱导返航,却受到有道德的地球文明审判。

不称职的懦弱少女程心被选来充当掌握地球命运的执剑人,她因为罗辑的成功将这看作一项只需花费时间的任务,刚刚任职水滴就向地球发动攻击,程心为了忠于人性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在警示下继续逃离的“蓝色空间”号,受到具有发射引力波能力的“万有引力”号与两个同行的“水滴”追击,其上的人员进入四维空间摧毁水滴并占领了“万有引力”号,启动引力波广播向宇宙公布了三体星系的坐标。

云天明与地球取得联系,通过讲述三个自己编创的童话故事,向程心透露大量情报;人类自以为悟出了生存竞争的秘密,开始进行掩体计划,维德领导的空间曲率驱动研究因为程心的错误判断被终止,使得人类最终没有能够逃脱被高级文明毁灭的命运。因为宇宙中还存在更强大的文明,战争的方式和武器已经远超出人类的想象,极高文明发出了一张卡片大小的“二向箔”,使整个太阳系压缩为二维平面而毁灭。

在地球人类接近灭亡之际,只有程心和艾AA两个幸存者乘坐光速飞船离开。罗辑成为设置于冥王星的地球文明博物馆的“守墓人”,她们在冥王星带走人类文明的精华。在云天明送的恒星的一颗行星上,程心遇到关一帆且探讨了宇宙降维的真相,然而超乎一切之上的力量要求宇宙归零重生,在黑域中穿越长达1800万年的时空……程心没有等到云天明到来,和关一帆在小宇宙中短暂居住后重新进入大宇宙生活。

四 、《三体》中的政治和道德哲学

内容
叶文洁和杀虫剂隐喻
黑暗森林和三体人性
英雄荣光与现代社会
充裕和“最后的人”
宇宙社会的政治猜想
太空中的政治
灭亡阴影下的平等主义
程心与刘慈欣的人性困惑
三体与道德世界的本质
引言
刘慈欣确实是一个好作家,在我们这个时代写了《三体》这部小说。我想大家应当和我一样,在阅读《三体》的过程中,对作家的辽阔宏大的想象力产生了极大的尊敬和推崇。

刘慈欣的这种高超的想象力,借助汉语文学的优美笔触,最终在纸上化为罕见的美学表达。比如说,在阅读一根纳米线割断“审判日”号巨轮这个片段时,我们就可以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美与壮观。在描述这个场景时,我们感受到作家文字的冰点温度,感受到创作氛围中呈现出的一种夸张的静谧与恬淡。

正是在这种静谧和恬淡中,刘慈欣让我们感受了一种淡淡的、静静的充满了死亡的暴力美学。
《三体》_第7张图片
《三体》是一部科幻作品。不过,在这门课中,我们看待《三体》的视角,并不仅仅着眼于《三体》的科幻性。我们的视角聚焦于《三体》故事的灵魂部分。在《三体》的世界中,吸引我们的,将是各种各样的人,和他们在故事线中逐步表现出的人性状态。
人和人性问题,实际上是构成一切小说意义和价值的生命线。如果没有对于现实的人的关切,科幻小说是不会成立的。所有宏远辽阔的幻想,所有以宇宙或未来为故事背景的畅想,要想在故事中幻化出奇妙的文学力量,都必须依托于它对“像我们这样的生灵,在灵魂最深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以及“我们究竟可以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些问题的回答。

实际上,随着我们课程的推进,大家会逐渐发现,《三体》小说不仅是一部好的科幻小说,而且也是一部好的纪实小说;它不仅描述宇宙和未来,而且描述地球和现在。在某种意义上,你甚至可以说,刘慈欣在这部小说中,陷入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最深的焦虑。刘慈欣受这种焦虑困扰,企图克服,但最终没有成功。

整部《三体》,都充斥着刘慈欣对现代中国人人性境况的不满和批判。平庸、狭隘、短视、焦躁的丑陋人性境况困扰着他,他无力解决。在允许一个充满矛盾和张力的人物“程心”活下去的同时,刘慈欣扔出了“二向箔”,毁灭了所有陷在这种人性境况中的人。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我们将会用专门一节课来加以讨论。
《三体》这部小说里面记载的全是人,活灵活现的、自私自利的、蝇营狗苟的、随时为了过好日子可以不顾明天的、短视的、狭隘的、我们这样的人。这种类型的人是特别的,只存在于特定历史阶段的世界之中。我们这个时代之前,人不是这样的;我们这个时代之后,人是未知的。《三体》探索的问题是:我们这种人,叫做现代中国人的这种人,此时此刻的中国人,整体上是什么样子的?在一个宏大的富有美学意义的灭亡和毁灭面前,我们这样的人表现出什么样的特质?究竟还有没有什么东西最终能救赎我们?《三体》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基调是极端黑暗、灰色的。在我读过的科幻小说中,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像《三体》这样对现实的人性持有如此悲观灰暗的心态。也许,为了理解《三体》,在这门课中,我们需要增加一点社会经验,要进入到我们这个时代最深的恐惧和焦虑当中去。当然,也许你们太小了,小到也许还不能理解我们这个时代背后的恐惧和焦虑,小到还不足以理解人性中最隐秘最幽暗的那个部分。那么,我只好帮助你们稍稍加强一点理解。我想给大家提出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我怕你们听了这个问题以后陷入深深思考而导致心理问题。好的,既然你们都让说,我作为一个教学机器只能尊重你们的意思。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房价这么涨下去,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将来怎么办?这个问题你们要冷静地悄悄地一个人独处地想一想,想到后脊梁骨出汗发凉就别再想了。在这门课中,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一步步地把刘慈欣看到的那个狂躁不安的人性世界撕开来拿给你们看。接着我们再一点点的把它合上,去思考中国人的希望和出路。
《三体》_第8张图片
在小说中,刘慈欣只用了15分钟,就让地球世界处在了毁灭的边缘。他从来没有相信过大多数人的意志代表了“对”。实际上,他意识到,一个平等主义的时代,很可能是庸俗不堪的,是真理荡然无存的,是对变成错、错变成对的时代。一个平等主义的、布尔乔亚的“末人世界”最终遭到毁灭,是刘慈欣整部小说中非常有思想性的部分。刘慈欣在《三体》中表达的是一个“道德荒漠”的基调,那就是他不相信任何道德上理所当然的东西,他不相信所有的我们已经建立的称之为“价值观”的那个东西真的是坚如磐石、不可置疑、不可摧毁的。

刘慈欣自己在何为对错这个问题上非常困惑。一方面,他用了前两本和第三本的80%想说明这个世界是混乱一团、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但另一方面,在作品的最后,他又提出了一个语焉不详的观点,认为这个世界大概存在一种隐秘的道德正确。

比方说,当程心坚决要把人造小宇宙的能量还给大宇宙的时候,她说这是因为她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召唤,做了一个她认为正确的事情。她给出的理由是:假如所有拥有小宇宙的人都不把能量还回去,那么大宇宙就没有了。但如果这个宇宙从根本上来说只是一片混乱的话,有没有大宇宙究竟又有什么意义呢?在《三体》第三部中,刘慈欣无数次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甚至直到结局,也无力化解这个困扰。

但在刘慈欣的隐约直觉中,也许某种隐秘存在的因素,确认了这个世界中的对和错。同学们可以回想,当罗辑画出的宇宙坐标被摧毁的时候,地球上有一种意见认为冥冥宇宙之中存在着一种正义的力量,这是地球上一些人的观点,这是认为存在着“自然正当”的观点。存在着一种从神秘的角度来看一定存在的对错观。这里所说的神秘,不是宗教意义上的,而是穷尽我们的能力也无法把握到的,通过哲学思维方式本质把握都无法认识的。在这样一个观点看来,无论有没有利益,无论利益的主体多么具体,在这些庸庸碌碌的主体和无穷无尽的利益之上,都存在着一个“永恒应当”的问题,也就是从某种我们无法把握的角度来看,我们都有一个对的标准、也有相应地去做对的事情的责任。
《三体》_第9张图片
这个思想实际上也是刘慈欣在刻画程心这个形象时始终摆脱不掉的想法。小说的最后,程心把能量还回给大宇宙的时候,她身边有个人跟她说,你这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选择做觉得自己应当承担责任的事情。程心确实是这么个人。但我们是不是真的有义务去做永恒正当的事情?以及,是不是真的有一个永恒正当的东西呢?这些问题,我们在后面的课程中都会讨论到。借助《三体》三部曲,我们将会去思考“我们称之为道德的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这样一个道德哲学的根本问题。

这里,我们还需要稍稍深入思考一下,所谓的“某种隐秘存在的因素”究竟可能是什么。在我所说的意义上,某种因素是“隐秘存在的”,只是说通过我们的理智,我们不能完全对其加以理解的。它并不一定是一个神学宗教意义上的神秘观念。实际上,我们所生活的宇宙在构造上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性究竟有没有某种内在秩序,这些问题我们都不了解,因此这对我们来说都是神秘的。如果,就像苏格兰启蒙哲学家那样,我们认为人性和我们的宇宙一样,在构造上都是有秩序的,那么,我们或多或少就倾向于相信,存在某种隐秘的因素,来确保了这种秩序有条不紊。在《三体》中,刘慈欣或多或少相信有这么个东西,他批判人性,但他也莫名其妙地相信人性中有某种很宝贵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剧透一下后面的课程,来说明这一点。

通过阅读《三体》,我们会发现,第一部中所描写的三体人对待地球文化的态度,和后两部中的完全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在第三部曲中,刘慈欣也许是接受了西方科幻小说的某种影响,也许是他的思想有变化,不管怎样,我们从文本中可以看到,刘慈欣开始接受这样一个观点,就是人性中的柔软、爱、温暖和感动的因素是人性中符合自然世界构造和内在秩序的因素。
《三体》_第10张图片
在这里,请大家注意,西方科幻小说中有一个传统,就是喜欢刻画一种独特的生灵,这种生灵没有人性中最重要的一个维度——情感能力。他们拥有人所不能拥有的理智能力,但是缺乏情感能力,从60年代开始我们在西方科幻小说中看到了大量这样的设想,比如《星际迷航》中的瓦肯星人。从第二部开始,刘慈欣向这个传统靠拢投降。如果三体人像第一部所描述的那样充满谋略,这部小说要么就不会继续,要么将是惊人伟大的小说,因为刘慈欣要想象一个前所未有的人性,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何看待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的道德,是《三体》中贯穿始终的一个问题。刘慈欣思考质疑一切道德观,从对人性的最大程度的怀疑、悲观、否定和批判出发,把我们称为道德世界的那个东西打得粉碎。程心本身则是一个矛盾重重的角色,但刘慈欣选择了程心。也许我们不能把程心简单当作一个人物角色来看待。实际上,程心在很大程度上被刘慈欣当作人性困境的解决方案(resolution)。但直到最后,刘慈欣也没有办法通过程心来完成对普遍人性的救赎。他选择了一个伟大的解决,就是让程心和极少数人类存续下来,而让像你、像我、像我们大家这样的人都被一张“二相箔”给灭了。还有比这更惊人的对“人性之难”问题的解决吗?这是个多么充满了美学意蕴的灭亡和毁灭!

刘慈欣在面对现代中国人的人性境况时,很困惑,他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成熟的哲学家在思考这部作品,他是想着写着、写着想着。程心这个人物本身就是一个难以理解、复杂多面、充满矛盾的。她充满了女性的阴柔,最后又表现了男性的气概。等我们把程心这个角色分析清楚了,我们大概也就能读懂《三体》和刘慈欣的所思所想,知道其实刘慈欣是没有能力面对这个时代最深的困惑、承受这个时代最深的恐怖和焦虑的。

整部《三体》,在我看来,实际上就是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中国人人性境况的一次纪实。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科幻作家,比刘慈欣更加痛恨这个时代的人性境况,痛恨到要用一个“二相箔”把所有苟活着的、虚假的、阴暗的、自私的人都毁灭了,独独留下来一个程心、一颗脑。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小说非常有意思,这部小说也许是两百年、三百年以后的人研究我们这个疯狂又绝望的时代的很好的文本,它记载的都是我们的想法。它是这个时代中国人真实精神状态的记载。正是因为这部小说里面没有任何东西对我们来说是新的,所以,在座的各位才会看得那么的投入、感到那么亲切。
《三体》_第11张图片


书写质能公式

E=mc2


  1.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微信公众号议见。 ↩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