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第一炉香》时的许鞍华,被资本押宝,注定要重视商业。这点像极了当年在邵氏拍《倾城之恋》的自己。才华让她赢得资本的追捧,而资本逐利的本能,也为许鞍华带上了镣铐,让她在拍片时必须考虑票房,重视明星的号召力。
文丨尘飞扬
排版、编辑丨Zed
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算得上华语电影圈的嘉年华。赵婷执导的《无依之地》拿到最佳影片,另一边,威尼斯电影节也没有忘记许鞍华,为她颁发终身成就奖。
威尼斯的终身成就奖当然是莫大荣耀。在这个榜单中,前有卓别林,后有宫崎骏、吴宇森。许鞍华以全球首位女导演的身份拿到这个奖,这事很有平权色彩,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也做到了。
对获奖者来说,终身成就奖也有个不动听的弦外之音——此人的艺术生命走向黄昏。我们能看到许鞍华从布兰切特手里接到奖杯,也能看到她的最新作品《第一炉香》只出现在威尼斯电影节的非竞赛单元。
宣发物料方面,《第一炉香》的营销方也充分展现了出色的语言天分,“第七十七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入围影片”。有些影片入围是提名,是冲刺奖项的种子选手,而《第一炉香》连陪跑的资格都没有 。当然,威尼斯电影节有个不成文的规则,获得威尼斯终身成就奖的导演,新作品不能入围主竞赛单元。
《第一炉香》宣发方也想趁着威尼斯的东风,为营销添一把火,发布第一款预告片。
但片方没想到,一场关于选角的群嘲,早早拉开了帷幕。
1.被群嘲的《第一炉香》选角
在《第一炉香》预告片中,彭于晏对马思纯说“我把它翻译成英文给你听”,成为网友恶搞的素材。两人像极了健身房业务员给客户推销减肥课程。
原著中,乔琪乔是气质忧郁的混血儿,身材高大单薄,体形瘦弱,“他比周吉婕还要没有血色,连嘴唇都是苍白的,和石膏像一样”。
一身肌肉,肤色黝黑的彭于晏饰演乔琪乔,就像姜文演了程蝶衣。网友戏称,他和马思纯演对手戏,能把《第一炉香》变成《第一炉钢》。
网友群嘲《第一炉香》的选角,导演翁子光也有意见,如果他来拍《第一炉香》,女主就是春夏:
“反正我都得罪人了,我觉得许鞍华的《第一炉香》最适合的就是春夏。如果我拍,一定用春夏。”
在原著中,葛薇龙白瘦幼美,身材小只。姑妈梁太太首次出场,张爱玲就用了“娇小个子”的形容词。后来葛薇龙穿梁太太的鹅黄丝质衬衫和鸽灰短裤,“葛薇龙穿了觉得太大”。
马思纯为演葛薇龙减肥,但她身高170,肩宽骨架大,一度被嘲身材走形,从头到脚很不葛薇龙。
说起来,白瘦幼美算得上张爱玲小说女主的标配。
《金锁记》中曹七巧,瘦骨脸儿,手腕雪白,身材小巧。《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年轻的时候肤白如磁,遇到范柳原,“由磁变为玉──半透明的轻青的玉”,依旧是白皮肤。她依旧有“孩子似的萌芽的乳”,又白又瘦的上海姑娘。《色,戒》中的王佳芝,胸脯丰满,身材高大,却不能算胖,她的腰肢纤细。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胖简直是命运悲惨和衰老的代名词。
所以《连环套》中的霓喜就没有那么幸运,扛不住悲惨命运的摧残,年过30,肥肉爬上了她的身体。
“她年纪已经过了三十,渐渐发胖了,在黑纱衫里闪烁着老粗的金链条,嘴唇红得悍然。”
很多网友不满马思纯扮演葛薇龙,她确实算不得白瘦幼美的美人。国内观众看到《第一炉香》的选角与原著差别太大,心生不满理所当然。
2.改编张爱玲小说的得与失
2020年是张爱玲诞辰100周年,小说不再有100年前的地位。经过这一百多年的发展,电影也不再是“文学的小妹妹”(张爱玲语),成为这个时代最流行的文化品种。
纵观华语电影圈,最有资格拍张爱玲小说的未必是许鞍华,但许鞍华确实是拍摄张爱玲小说最多的导演。执导过话剧版《金锁记》,也拍过《倾城之恋》和《半生缘》,加上《第一炉香》,许鞍华拍过4部张爱玲的小说。
改编张爱玲小说的日子,也是许鞍华不断试错成长的日子。1982年,《投奔怒海》商业口碑两开花,许鞍华被邵氏招安。让许鞍华没想到的是,背靠大树也不好乘凉,大公司不差钱,但会干预创作。许鞍华追求艺术导向,邵氏要求市场导向,双方彼此折磨,许鞍华希望早早履行完合同,离开邵氏。在这个背景下,她拍了《倾城之恋》。
在《倾城之恋》中,许鞍华展现了让人迷惑的选角眼光,请刚刚离婚的周润发演范柳原,一口龅牙的缪骞人饰白流苏。按现在的眼光看,这些选角槽点满满。
一张大国字脸的周润发,能在正气霸气之间自由穿梭,让他演性情轻浮的浪荡子,实难演出范柳原的精气神。缪骞人怨妇相太浓,许鞍华也不能理解为何美术指导将缪骞人的头发剪短。
多年后,许鞍华在《许鞍华说许鞍华》一书复盘《倾城之恋》,承认选角是败笔。
缪骞人的戏剧表演很差,发仔也是。虽然两人都是好演员,但他们是电影(cinema)演员,不是戏剧(drama)演员。其实《倾城之恋》最有吸引力的是两个主角的对手戏,两个人的动态足以控制整个戏,演员要做优秀的戏剧角色,但他们俩是很低调的演员,演戏很生活化,做这个戏就行不通。
《倾城之恋》的失败,让《半生缘》很难找到投资。早在1984年,许鞍华最想拍的就是《半生缘》。《半生缘》的故事发生在上海、南京,需要拍摄上海的弄堂和街景。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香港导演不能去内地拍实景,许鞍华这才改弦更张,执导《倾城之恋》。
等到真的拍《半生缘》时,电影的选角却是集体在线的。吴倩莲扮曼桢,梅艳芳演曼璐,黎明简直就是另一个沈世钧,温吞犹疑的性格,富家子弟的气质,葛优的祝鸿才,“笑的时候像猫,不笑的时候像老鼠”。
许鞍华拍得也老实,努力还原原著,考虑到电影容量,该删的删,该减的减。作为《半生缘》原著党,我表示内心舒适。
在影片中,世钧和曼桢在一家小脏馆子中正式相识。原著特意交代了时间,大年初四上午。他们选择小脏馆是因为叔惠世钧常去的北方馆子歇业。在这件意味着廉价的小脏馆中,两人遇见了正在等饭的曼桢。
他们厂里只放三天假,他们中午常去吃饭的那个小馆子却要过了年初五才开门。初四那天他们一同缺吃饭,扑了个空,只得又往回走,街上满地都是掼炮的小红纸屑。走过一家饭铺子,倒是开着门,叔惠道:“就在这儿吃了吧”。
一进门的一张桌子,却有一个少女朝外坐着,穿着件淡灰色的旧羊皮大衣……
这个情节的精妙处,在于点明了三人有不同的原生家庭。三人都在一家工厂做事,世钧和曼桢没有养家糊口的经济压力,而曼桢背后还有很多张需要吃饭的嘴。这就注定她会吃廉价的小脏馆,不会和世钧叔惠一样去相对高档的北方馆子。
小脏馆相识暗示不同门第给生活带来的影响,也为世钧和曼桢的爱情悲剧埋下伏笔。另一方面,叔惠和翠芝也因为门不当户不对没有在一起。许鞍华在《半生缘》中没有直接展现翠芝母亲对叔惠的羞辱,用一个简单的仰视镜头展现了叔惠与翠芝之间的距离。
叔惠配世钧送翠芝回家,告别时翠芝与世钧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此时叔惠仰视翠芝。这个镜头告诉观众,与翠芝门当户对的是世钧,叔惠只能仰视她。最终翠芝嫁给了世钧。许鞍华懂得用朴素的视听语言讲故事,导演功力非同凡响。
2009年,许鞍华受香港焦媛实验剧团邀请,执导话剧版《金锁记》。话剧版《金锁记》的编剧是王安忆。她是写上海普通人生活的行家里手,文学评论家王德威曾评价她是当代张爱玲。值得一提的是,王安忆也是《第一炉香》的编剧。
3.文艺张爱玲,“商业”许鞍华
《第一炉香》的主创阵容,洋溢着不差钱可劲儿造的气息。
除了许鞍华和王安忆的强强联合,其他主创也特别亮眼。配乐师是坂本龙一,《末代皇帝》的配乐就出自他之手。摄影师杜可风,名作无数。录音指导杜笃之,世界级世界水准的电影录音师。剪辑指导邝志良,拿过八次香港金像奖最佳剪辑。服装设计是和田惠美,曾凭借黑泽明的《乱》拿到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被誉为亚洲电影界的“第一服装指导”。美术指导是赵海,代表作品《天下无贼》《集结号》《辛亥革命》等等。
这个黄金班底对得起《第一炉香》。高投资,也为影片带来巨大的票房压力。许鞍华的选角未必是她不懂张爱玲,而是她向资本妥协的结果。
《第一炉香》开拍之前,许鞍华用《黄金时代》和《明月几时有》证明自己赔钱专业户的实力。《黄金时代》投资7000万,票房5151万。《明月几时有》的纯制作成本5000万+,票房刚过6000万。为了和许鞍华拍电影,很多演员采用自降片酬甚至零片酬的方式降低制作成本。这依旧无法阻挡许鞍华电影打破口碑好票房差的困境。
这个困境让许鞍华成为投资人的噩梦,没钱拍电影是许鞍华的日常。在两部大制作接连扑街后,许鞍华依旧能得到资本认可,拍摄《第一炉香》。彭于晏马思纯参演《第一炉香》,正是商业和艺术角力的最终结果,也是许鞍华拿到的最好的牌。
我不是在为《第一炉香》的选角唱赞歌,而是认为《第一炉香》的选角本就是权衡利弊的结果。毕竟许鞍华不是有华纳保驾护航的诺兰,缺钱拍片几乎贯穿她的职业生涯。即便在她巅峰时期,许鞍华依旧是资本的弃儿。
1995年,许鞍华贡献出平生最佳作品之一的《女人四十》。主演萧芳芳成为柏林影后,金马金像最佳影片两开花。同年9月份,有个让张爱玲粉丝难过的消息传来,张爱玲约在9月1日去世。许鞍华想要继续拍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算是对张爱玲的悼念,也是紧跟热点。
尔后《倾城之恋》失败,《半生缘》的投资也如履薄冰。在《许鞍华说许鞍华》一书中,她提到为《半生缘》找钱的困境:
1996年,突然杜佑宁同我讲,如果我想拍《半生缘》,大陆方面可以找300万,香港可以再找600万,900万的资金足够拍得成吗?我说900万一定拍不了,起码要1000万,大约1200万。结果找到的预算有1100万,就是大陆300万,香港600万,加上台湾卖埠200万。
《半生缘》拍了三个多月,不算很久,最多是超出十天。我们预计1月初拍完,但因为这期间演员的档期无法迁就。总之,三个月拍这个戏是足够的,差不多五十组。
我们所有的问题都在于资金不足,我也很明白。我之前说九百万没可能,其实有一千两百万也不够,尤其有这个cast,应该要一千七百万才拍得好。
这就是许鞍华坚持艺术理想的困境。她想要拍自己想拍的电影,但拉不到投资。有人投资她的电影,又会干预创作。
拍《第一炉香》时的许鞍华,被资本押宝,注定要重视商业。这点像极了当年在邵氏拍《倾城之恋》的自己。才华让她赢得资本的追捧,而资本逐利的本能,也为许鞍华带上了镣铐,让她在拍片时必须考虑票房,重视明星的号召力。
张爱玲的粉丝很多,却不能让其小说的电影版变成旱涝保收的摇钱树。这注定许鞍华改编张爱玲小说会面对资本束缚的尴尬。
张爱玲曾在《我的天才梦》里感慨,“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看到《第一炉香》被群嘲的选角,我还是心疼许鞍华。她敢穿张爱玲这袭旗袍,就注定无法避免被蚤子咬。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THE END
公众号文章推荐新规下,为了不错过更多好文,请将「毒药」设为“星标”。
文末点击【在看】,一键三联(点赞、分享、留言)。
谢谢!
往期精彩